理论教育 黔馨家园:解决残疾人生存之困的村级集中托养基地

黔馨家园:解决残疾人生存之困的村级集中托养基地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闵孝镇鱼良溪村“黔馨家园”残疾人集中供养基地残疾人的生存之困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杨再炼带领村“两委”筹资修建了“黔馨家园”。2016年10月,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残疾人“黔馨家园”建成,这是铜仁市第一家村级残疾人集中托养场所。2018年,全村16户残疾人贫困户共投入“特惠贷”47万元,入股“黔馨家园”。

黔馨家园:解决残疾人生存之困的村级集中托养基地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的是干部”。毋容置疑,农民是现实主义者。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现实的例证。

“能人治村”是乡村振兴的一剂良药。杨再炼就是这样一位能人,不仅在江口出名,而且在全国闻名,他是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全国劳模。

杨再炼作为鱼良溪村的“当家人”,带领村“两委”干部拧成一股绳,把这个“家”操持得红红火火。

“黔馨家园”就是他的家中“家”。村民们从他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了机遇,看到了希望,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位于江口县西侧18公里,距闵孝镇集镇1.8公里,距杭瑞高速闵孝匝道口8公里,303省道、305省道穿境而过,全村面积33平方公里,有耕地2885亩。由原边江村、广寨村和阴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9个村民组,是一个非贫困村,共有1082户4588人,有残疾人116人。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中一部分人没有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是致贫返贫最敏感最脆弱的群体。

闵孝镇鱼良溪村“黔馨家园”残疾人集中供养基地

残疾人的生存之困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

杨再炼十分关心全村重度残疾人。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建一个残疾人托养中心。他带领全村人,一起去追梦。

杨再炼带领村“两委”筹资修建了“黔馨家园”。2016年10月,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残疾人“黔馨家园”建成,这是铜仁市第一家村级残疾人集中托养场所。村“两委”将23名患有重度残疾的村民接到这里,采取集中食宿、集中托养、集中培训、集中劳动的方式进行安置,让全镇23名残疾人有了一个“新家”。

这是一个专门为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娱乐、劳动、康复的村级公益平台,一个让残疾人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环境,一个没有歧视、没有贫贱,有了尊严、有了保障的幸福、和谐、团结、温馨家园。

按照贵州省残联《关于开展创建“黔馨家园”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示范点的活动方案》要求,“黔馨家园”以鱼良溪村为主,建成了为全镇和全县其他乡镇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等服务的照料体系。服务对象为已办理第二代残疾证的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

目前“黔馨家园”已建有护理保健室、文体活动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劳动(生产)场所、食堂、宿舍及洗浴室,场地内具备基本的无障碍设施设备。鱼良溪村“黔馨家园”核心区占地7亩,有农用基地7个,各类训练(辅导)房、宿舍18间,服务残疾人23人、空巢老人1人、留守儿童2人,日间照料托养7人(其中精神残疾人1人、智力残疾人2人、重度残疾人4人)。

一排整齐干净的残疾人宿舍

为阳国喜老人过生日

杨再炼带头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6人24小时轮流值班,像亲人一样照看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劳动、疏导他们的心理和帮助他们康复治疗,最重要的是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防止他们走失,保障他们的安全。让他们感受党委、政府的温暖,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0岁出头的阳国喜老人5岁失明,23岁时父母双亡,只有相依为命的弟弟一直照顾着他,但弟弟在4年前不幸去世。如今,阳国喜老人患有偏瘫。为驱散老人心理上的阴影,让他树立生活信心,“黔馨家园”安排了一个残疾人晚上照顾老人,白天杨再炼有空就推着老人在“黔馨家园”的操场上散步,并做老人的心理疏导,还为他举办生日宴,让他愉快地生活、安享晚年。

“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整合“精扶贷”、“特惠贷”、村集体收入等资金入股“黔馨家园”,为残疾人开辟就业岗位。创建“黔馨家园”生态养殖基地,规模养殖江口特产萝卜猪,专门解决残疾人、五保户就业。2018年,全村16户残疾人贫困户共投入“特惠贷”47万元,入股“黔馨家园”。目前,流转土地30亩,建成一个钓鱼池;建成一个生态萝卜猪养殖场,年出栏萝卜猪约200头;建成8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建成一个免费理发店,为持证残疾人和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建设一幢集旅游接待和干部培训基地于一体的鱼粮休闲大酒店,其中,一幢三楼一底的住宿宾馆主体基本完工。如今,23位重度残疾人不但免费吃住,还被分配到村开办的农家乐、钓鱼池、免费理发店、村委会农经网、红心猕猴桃基地等岗位做工。

闵孝镇鱼良溪村贫困户残疾人集体经济萝卜猪养殖基地(www.daowen.com)

杨刚强正在养猪场搅拌饲料

结合23个残疾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特征,适量分配其力所能及的劳动:能扫地的扫地、能看鱼塘的看鱼塘、能喂猪的喂猪、能煮饭的煮饭。按照劳动能力及工作量发放工资800—1500元不等,坚决不养懒惰和偷奸耍滑的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聋哑人杨刚强,在“黔馨家园”被安排到生态猪养殖场负责喂猪、打扫圈舍卫生,每月有900元的收入。一个曾经被亲人视为负担的聋哑人,如今存款已过万元。

身高只有1.15米的姚金花,连切菜都要站在板凳上,她跟丈夫自从到“黔馨家园”后,两口子除了一日三餐有保障、居有定所、衣食无忧外,每人每月还有800元的工资。姚金花脸上洋溢着笑容说:“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姚金花在集体经济酒店务工

脱贫后返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贫困人口自身的脆弱性。

做好致贫返贫的风险预警,其实是对返贫现象的一种事前干预,其目的是有效地收集、处理贫困户和已脱贫户生活变动、生活质量下降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脱贫户进行动态监测,根据致贫原因及劳动能力情况对贫困户进行分类细化,针对不同的致贫返贫风险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能更直接、更精准地解决困难群众贫困的根本,这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防止脱贫后返贫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有效帮扶鳏寡、孤独、残疾等弱势群体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为做到脱贫精准,江口县以敬老院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依托,采取集中供养、互助养老方式,实现农村兜底对象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同步小康,有效破解了农村兜底对象稳定脱贫难题。

闵孝镇平寨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给互助幸福院供养人员过生日

对个体而言,激活其内生动力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江口县太平镇快场村,位于梵净山景区,如同人间仙境。

快场村的张松,因童年的不幸落下终身残疾,个头矮小,背上驮起一座“山峰”。张松的学历其实不算低,中专畜牧专业毕业,学过兽医,就想从事这份工作,但是由于身高和体力方面的原因,几次求职都被拒之门外,自主创业又遭受失败。张松陷入了迷茫也产生了消极情绪,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

2015年,张松被纳入太平镇快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快场村驻村第一书记新华走进了张松的生活,了解到张松的境遇,与他交心谈心,积极帮他谋划产业发展,寻找脱贫门路。

张新华发觉张松有文化,农村淘宝是一个空缺,就让张松开个淘宝店;快场的森林覆盖率高,山上的野花多,适合养蜂,张新华便把自己养蜂的经验传授给他,引导他养蜂,还介绍他去学习家电维修,让他掌握一技之长。

张松得到了镇、村和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和帮扶,重拾生活信心。张松说,通过张书记和村“两委”的帮助,他现在拥有自己的淘宝店铺、家电维修店,还养了二三十桶蜂,现在一年有几万元的收入。2016年,张松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张松还带动几户贫困户,依靠党的惠民政策,在脱贫致富路上勇往前行。他成了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励志典型。2017年12月,他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脱贫以后不再返贫才是真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