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口县实现100%通油路和水泥路,成功打造美丽新农村

江口县实现100%通油路和水泥路,成功打造美丽新农村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贫攻坚期间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后而发生蜕变的美丽新农村要想富,先修路。2017年底,江口县实现了100%的乡镇通三级油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水泥路。净河村位于江口县德旺乡东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南麓,距德旺乡政府所在地3.9公里,由原小榜、凯土两个小村合并组成。同时,净河村以村民组为自治单元,全面建立组务委员会,由其做好本组水

江口县实现100%通油路和水泥路,成功打造美丽新农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在江口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在江口任何一个乡镇的任何一个村子,水泥硬化路通到了每家每户,晴天鞋不沾灰、雨天鞋不沾泥的生活让江口的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新生活的美好。一条条硬化公路将村庄串联起来,路旁就是青山绿水,还有漫山的茶园和点缀房前屋后的菜园,一幅世外桃源般的乡村图景,正吸引着许多在外务工的江口人回归家乡。

过去,江口县的农村,普遍存在“有新房,无新貌”的现象,“鸡巡逻,鸭执勤,猪圈对大门”更是村寨的真实场景。圈厕随处乱建,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村头路尾成了天然垃圾场。日积月累,日晒雨淋,臭气熏天。禽粪随处可见,污水随地横流。“脏、乱、差”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也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水、电、路和通信的更新换代使江口现在的农村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如今村民都很爱惜生活的地方,知道现在的新生活、新环境来之不易,所以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居住的环境,也更爱护这些山山水水和花草树木。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也是江口县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围绕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统筹抓好“路、水、电、讯、寨”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实现路通水洁、电通讯畅、村美寨靓,打好基础设施这场攻坚战,江口县着实下了大力气。

脱贫攻坚期间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后而发生蜕变的美丽新农村

要想富,先修路。2014年以来,江口县累计投入67.79亿元用于大交通建设。已建成的安江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江大高速公路,使江口融入了国家交通大动脉和省会贵阳3小时经济圈,实施国省道路、县乡道路、通村公路、通组公路建设,实现村组路网全覆盖。2017年底,江口县实现了100%的乡镇通三级油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水泥路。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是2014年的3倍多。

脱贫攻坚期间建成的太平镇梭家村山脚至岑忙村通村公路

脱贫攻坚期间建成的太平镇至怒溪镇沥青路

修路是地处山区的江口县最大的一笔基础设施投入,排第二位的是供水方面。江口县所在的区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丘陵地貌,土层较薄,地表水易渗漏,加上地形坡度大,雨水流失迅速,水利设施修建相对较难,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都有很大的问题。2014年以来,江口县下定决心兴修水利,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6亿元,实施骨干水源、病险水库整治等各类综合水利项目150个,建成鱼粮中型水库并向县城供水。其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16亿元,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全覆盖工程,实现100%的村民组通自来水,水质达标率100%。

位于江口县闵孝镇的鱼粮水库

干群一心修建自来水蓄水池

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声、战鼓隆隆,为高质量地打赢这场战争,江口县不遗余力,累计投入4.67亿元,大力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新建和改造线路91条1336千米,装配变压器628台,农村户均配电量达到2000伏安,全县供电可靠性达到99.68%。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实现光纤宽带乡村全覆盖,移动通信网络村村通,4G网络交叉覆盖率达96%。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力工人正在加紧作业

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为贫困户家改电

一幢幢青瓦吊脚楼错落有致,一曲曲土家山歌韵味悠长……这是江口县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水、电、路、网都通了之后,江口县建设的步伐也加快了,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结合文明村寨创建,建成村级文体广场260个、村级综合文化站106个、文化墙680个,如今的乡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同时,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环境治理,建立并在全县推广农村“垃圾兑换超市”,有效破解了乡村卫生治理主体难明确、机制难建立、陋习难改变的“三难”问题。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江口县大力实施“五改一化一维”工程,投入资金3亿余元,全面实施改水、改电、改厨、改厕、改圈、庭院硬化和房屋维修“五改一化一维”工程,惠及2.9万余户。

脱贫攻坚后,环境美丽、生态宜居的双江街道梭家村

立足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加强对自然山水、田园风貌、文化脉络的保护,坚守村寨规划“红线”,耕地保护“黄线”,林地保护“绿线”,水体保护“蓝线”,江口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寨寨山水环绕、山清水秀,家家户户清新亮丽、干净整洁。

净河村位于江口县德旺乡东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南麓,距德旺乡政府所在地3.9公里,由原小榜、凯土两个小村合并组成。该村下辖17个村民组619户25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633人,现有贫困户4户5人。小榜村属二类贫困村,已于2016年顺利出列,凯土村属三类贫困村,已于2017年出列。已经脱贫摘帽的净河村如今又是什么面貌呢?

脱贫攻坚后,净河村的美丽新面貌

无办公场所、村级阵地,群众会难开、有事无地方办,基层党建薄弱、群众对乡村干部认可度不高,这是过去摆在净河村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净河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协调筹措资金建设好了新村委会办公楼,切实夯实村级阵地建设,使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解决了有地做事,群众有地办事。(www.daowen.com)

为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净河村围绕“以短养长、以长固短、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冷水鱼养殖、精品水果种植、吊瓜种植、田园综合体项目等的实施,使全村群众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净河村猕猴桃种植基地

收入增加了,生活的品质也需要提高,人们开始注重人居环境,净河村党员干部为建设美丽乡村立下军令状。为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实现“龙头一打开,清泉自然来”的愿望,该村因组施策、因户施策,大抓联户路、通组路建设,深入推进人饮工程,按照实际需要实施“五改一化一维”。完成了44423平方米联户路硬化,完成5条12.8公里通组路硬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5户,“五改一化一维”402户,改厕148户,改厨161户,改圈88户,改电142户,改水255户,房前屋后硬化266户,房屋修缮210户。完成老屋场、岩门人饮工程。同时,净河村以村民组为自治单元,全面建立组务委员会,由其做好本组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的监督管理,对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员进行处罚,有效保护了本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目前,净河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了联户路,洞下、董上组更是成为全乡环境变化的典范,净河村已经成为江口县美丽乡村的标志之一。

德旺乡净河村改善后的人居环境

一个地方民风的好坏,也是老百姓生活品质高下的体现。为切实改变农村生活陋习,促进村风民风转变,实现村组自治,净河村每个村民小组均建立组委会,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确各组组长负责牵头做好本组环境卫生保护,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净河村推行“卫生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整治滥办酒席的陈规陋习。由组委会负责做好环境卫生保护、村风民俗落实的监督管理,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三结合”,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德旺乡净河村“三结合”治理体系示意图

江口县的桃映镇妙石村,是全县最后通硬化公路的深度贫困村,妙石村自有人居住以来,村民的生活方式都是肩挑背驮。地处偏远,海拔又高,以前从妙石村到桃映镇上赶集,需要在崎岖的山道上步行两三个小时,有些年纪大的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山村。这里仿佛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曾经的妙石村下雨天路面泥泞,越野车都过不了

妙石村里,还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单亲家庭特别多。近20年来,嫁到这里的媳妇生了小孩之后有些会离家出走,然后再不回来,村里几乎看不到青壮年,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小楼组刘洪云之子刘水平是一个能吃苦的人,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肯学习技术,在上海从事电梯安装与维修工作,工作几年后他积攒了一点存款。一次老乡聚会,同在上海务工的罗红霞走进了刘水平的生活,罗红霞的老家在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慢慢地两人就约定终身。

刘水平同罗红霞先在外面办了喜酒,然后乘坐十个小时火车、转乘两个小时汽车才到桃映镇上,接下来的路就像刘水平和罗红霞的生活一样,急转直下。步行三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被刘水平称之为家的小木板房,怀有身孕的罗红霞到妙石村时天已经黑了,从上海来到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她想连夜就走,要回娘家,经过刘水平父母和邻居劝说才答应住一晚再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罗红霞挺着肚子来到院坝,她望着眼前的大山和泥泞崎岖的山路感到绝望,在刘水平家那栋风雨飘摇的木屋前大哭起来。她觉得自己是被刘水平骗来的,下定决心要离开这个地方。她到屋里提着行李就走,被刘水平的母亲拦了下来,儿子好不容易娶上的媳妇就要离家出走哪里肯放,老人流着眼泪挽留儿媳。经过村干部和邻里的劝说,罗红霞勉强答应把小孩生下后再出门打工。时间考验着嫁入大山深处的罗红霞,几个月后她顺利地产下一个女孩,坐完月子的罗红霞还是决定要离开这里,趁去镇上买药的机会离开了妙石村,也离开了她的亲生女儿。

2014年,妙石村来了一支驻村工作队,他们走村串户了解每家的情况,在各个村民组召开大会小会,了解民意并统计百姓想要做什么、想发展什么,提升大家士气,鼓舞大家利用本村资源改变现在的村情村貌,让老百姓富起来。

三年后,成效显著,到2017年底,妙石村不再是一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村,每家每户焕然一新,组组通公路、户户硬化路,各种物资和产业项目也通过新修的路源源不断地来到了村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红霞得到女儿的电话并加了微信,在视频中看到妙石村的变化,罗红霞不敢相信,女儿住的地方也不是她原来看见的那个家。她问女儿和她爸爸搬到什么地方去了?女儿说:“我家是精准扶贫户,国家政策好,帮助我们翻修了房子,硬化了院坝,房子周围还安装了路灯厨房厕所都升级改造了,全家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后,刘水平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记得院坝里有一棵柚子树,我看到了才相信。”罗红霞依然不敢相信妙石村的发展变化,女儿把视频对准了柚子树之后,罗红霞才慢慢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她要马上回来看看。

2018年10月20日,罗红霞回到了妙石村,刘水平看着久别的罗红霞眼泪夺眶而出,“媳妇你回来了!我等你很多年了。现在不走了吧!”罗红霞看了看女儿,也看了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妙石村,她点点头说:“我不走了!我们以后好好地生活!”

山更青,水更绿,路更宽,灯更亮,刘水平家门前的路灯每晚准时亮了起来,那一盏盏路灯次第点亮,照亮了妙石村的生活,也照亮了村民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