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柏山村巾帼突击队:脱贫攻坚展现巾帼风采

黄柏山村巾帼突击队:脱贫攻坚展现巾帼风采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11月7日,民和镇黄柏山村“巾帼脱贫攻坚行动”正式启动。在黄柏山村脱贫攻坚巾帼突击队员授旗仪式上,15名巾帼突击队员身着迷彩服,个个精神饱满、蓄势待发,充分展示了黄柏山村的巾帼风采。巾帼突击队员授旗仪式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青壮男子大多外出务工的乡村显得尤为突出。黄柏山村把信念坚定、品行良好、乐于奉献、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女同志组织起来,组建“黄柏山村脱贫攻坚巾帼志愿服务队”。

黄柏山村巾帼突击队:脱贫攻坚展现巾帼风采

爱情和事业,是青春时期两个重要又纠结的选择题,其答案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你内心最终的抉择。

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结婚当天,新郎新娘都没有出现在婚礼现场。

新郎潘文政是怒溪镇扶贫站站长,新娘陈婵是怒溪镇骆家屯驻村干部,他们既是情侣又是脱贫攻坚战中并肩作战的战友,重任在肩,他们曾经三度推迟婚期。

2018年7月11日,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组连续第三天来到怒溪镇。这天也是陈婵第三次推迟婚期的出阁之日。就在这天上午,陈婵接到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焦灼的声音:“你怎么还没回来,亲戚朋友都已经到了……”没等母亲说完,陈婵便打断了她的话,说:“妈,我还在忙,先挂了,一会回来。”挂断电话后,陈婵悄悄用手背擦干泪水,转身又投入迎检工作中。就在此时,新郎潘文政的电话也几乎被打爆,家里人不停地催问,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去女方家接人……等他稳定了情绪,深吸一口气后,拨通了陈婵的电话:“亲爱的,对不起,又得让你再等等了……以后咱们补上好吗?”陈婵笑着说:“没关系,你不觉得这才是值得一生回忆的事儿吗?”两个年轻人直到下午检查工作完毕后,才匆匆赶到婚礼现场。

婚礼的第二天,新婚的小两口还未来得及换下新装,又匆匆忙忙回到了迎检第一线。

无独有偶,德旺乡扶贫站站长吴静也是三推婚期。

2015年7月,吴静大学毕业,10月到德旺乡政府上班,主要负责全乡的扶贫开发系统工作。她跟男朋友是高中同学,他们恋爱了七年,男朋友在贵阳新区上班,她回到了老家。

2017年,父母催他们结婚,吴静回复家里:不结,还要玩一下。

其实,玩只是个借口,那时是扶贫最忙的时候。

这年4月,她男朋友的爷爷过世了。农村有个习俗,晚辈要么当年结婚,要么就再等三年。她已经26岁了,再过三年就近30岁了,家里说必须当年把婚结了。时间就定在6月。

吴静犹豫了,刚好赶上绩效考核,各区县抽人,她被抽出来考核其他区县,查建档立卡,查项目,没办法换人。她只好说天气太热了,婚纱照还没拍呢,再缓缓吧。

第二次定在9月,吴静回来后又被抽调到县办做扶贫开发系统工作,实在忙不过来。

第三次是10月,那时候扶贫站站长因为家里的原因辞去了职务,党委、政府要吴静把这个重任扛起来。正遇到全省党政绩效考核,半年前德旺乡在全市排倒数第20位,每个人都觉得脸上无光。吴静很想打一个翻身仗,每天都加班加点工作。

一推再推,最后定在2018年2月,又遇到省办第三方评估,直到2月9日,她把所有的工作做完,总算把婚结了。

吴静回忆说,我的婚礼与别人不一样,没有那样隆重,还有点辛酸的感觉。

吴静与驻村干部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采集核对相关信息

作为基层扶贫干部,辛苦不用说,加班是常态。吴静从2015年上班到2018年江口顺利退出贫困县,休息日加起来没有超过一个月。她对接的是政策数据审核、政策如何落地、如何让老百姓利益得到最大保障,很多个日日夜夜,她脑子里全是数据。现在,老百姓找到吴静,只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她就能说出他是哪个村哪个组的。

其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迟婚期的何止陈婵、吴静,还有向丽,这些年轻的姑娘,都因忙于脱贫攻坚工作一再推迟婚期。

或许这让她们人生中美好的婚姻显得不够完美,留下了一些缺憾,但正是这不完美、这些缺憾给她们的青春留下了特别的印记。

2017年11月7日,民和镇黄柏山村“巾帼脱贫攻坚行动”正式启动。

在黄柏山村脱贫攻坚巾帼突击队员授旗仪式上,15名巾帼突击队员身着迷彩服,个个精神饱满、蓄势待发,充分展示了黄柏山村的巾帼风采。

巾帼突击队员授旗仪式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青壮男子大多外出务工的乡村显得尤为突出。(www.daowen.com)

黄柏山村把信念坚定、品行良好、乐于奉献、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女同志组织起来,组建“黄柏山村脱贫攻坚巾帼志愿服务队”。

民和镇党委书记刘仕建说,女同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巾帼突击队要把广大妇女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要团结引领广大妇女走在脱贫攻坚的前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要联系和服务困难妇女,为她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她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鼓起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信念。

民和镇韭菜村杨家岭组有个年过古稀的老奶奶袁提云,是1983年入党的老党员。在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改善工程中,她不顾年事已高,处处身先士卒,不分天晴落雨带头投工投劳,却不要一分钱报酬。晚上还协助驻村工作队动员群众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切实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她协助驻村工作队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起,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老党员袁提云老人身先士卒投工投劳修建蓄水池

袁提云老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个老人家,打围栏、扎篱笆,这家帮到那家,处处少不了她。她常笑着说:“莫看我脸上皱巴巴,我的心还是十八!”

进入杨家岭,坡地上有一块新平整的停车场。这里原本是袁提云家的荒地,是她主动把自家的荒地贡献出来,用来修建村里停车场的。

如今的杨家岭已经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示范的先进典型,房前屋后整齐有序,联户路、通组路干净整洁,杨家岭的笑脸墙上满是大家幸福的笑脸。

袁提云没有停歇下来享清福,时常穿上自己的工作服,佩戴“突击队”袖章,带上自家的工具,为村里的事忙碌。

2017年9月,民和镇民和社区来了一位年轻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她叫田沙,是个“90后”研究生

田沙是江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因为她太年轻,村民对她能否为村里办事心里没有底。

民和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严天祥说,有一次他下村回来,看到田沙趴在办公桌上低声哭泣,满脸委屈,就仔细问她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民和社区新五组村民贺某来到社区办理安装电表申请盖章,田沙跟贺某讲,盖章需要身份证复印件、电话号码用于登记录入网上办事系统,贺某就气势汹汹地叫道:“没有带身份证就不能盖章了吗?你们贺主任呢?盖个公章这么麻烦,办事能不能有点效率,你们总是让老百姓来回跑嘛。”田沙无奈,只得把章盖了,但感觉一肚子委屈。

擦干泪水,她重新振作,开始学习当群众工作的“研修生”,自称“田妹”。白天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工作方法,下村入户淘经验,与群众拉近距离,晚上研究工作方法和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她很快完成了身份的“蜕变”,当起了山区群众的“贴心人”。

她与工作组的其他同志通过入户宣传、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脱贫户感恩会、小组会、院坝会、火坑座谈会、田间地头会等多种形式,宣讲党的方针政策100多场次,充分利用村务公开宣传栏、便民手册、海报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放便民手册1000多本,在各小组村路口醒目处悬挂精准扶贫、合作医疗等宣传标语100多幅,与时俱进地推进了农村低保、“五改一化一维”、易地搬迁、医疗救助、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营造了让社区群众知晓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良好氛围。

田沙经常说:“作为驻村干部,要让村民相信你、喜欢你,就得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把他们当亲人。”帮困难群众办低保,为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间,帮助贫困户实施“五改一化一维”,帮助广大群众办理合作医疗……每一件事她都尽心尽力。田沙成了百姓心中的“宣传员”、村民眼中的“好帮手”。

田沙与驻村队员们帮助贫困户下瓦

有一次,田沙在与新十一组贫困户胡秀强的交谈中,了解到其妻子黄梅一直未上户口,其原因是两人没有领结婚证,黄梅系民和镇韭菜村人,原家庭属于贫困户,因外嫁将其销户了,成了“黑户口”。田沙得知情况后,及时联系韭菜村、民政局、派出所了解相关办理程序,全程协助胡秀强办理结婚证、上户口等问题。

2017年,民和社区苗云发展60亩蔬菜基地,田沙成了蔬菜种植的“实习生”。

这个“实习生”白天跟村民下地干活,抢抓蔬菜培种、育苗、栽种的好时期;晚上根据村民种植的蔬菜品种,通过网络查询、翻阅书籍等方式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并把学到的技术与村民探讨,有些好的蔬菜种植技术还被村民采纳试用,为民和社区蔬菜种植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田沙走在村子里任何地方,总会有村民主动和她打招呼。

民和社区支部书记鄢国春欣慰地说:“田沙这个丫头真不错,没让我们失望,她为我们村里办的实事,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谈及驻村感受时,田沙觉得最深的感触是“渴望”。她说:“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有时自己真的力不从心。时间久了,我已成为群众中的一员,我比他们多了点渴望:渴望爱心的凝聚,渴望多点项目、多点资金扶持,渴望多点力量早日促成现有项目的实施,渴望看见百姓灿烂的笑容,渴望得到百姓的理解、支持、信任,渴望尽我所能改善民和社区的现状、帮助民和社区早日脱贫致富。”

还有一群“女汉子”,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她们克服了比男同志更多的困难,长期驻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做空巢老人的“贴心女儿”,当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她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感化着群众,用智慧和情怀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别样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