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山呼唤:江口自强不息、旅游扶贫定位不准确的教训

大山呼唤:江口自强不息、旅游扶贫定位不准确的教训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江口要发展,必须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他们敢于挺身而出,大声地发出坚韧而倔强的呐喊声,难能可贵。寨沙侗寨旧貌寨沙侗寨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虽然条件优越,但令人心酸的是,在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前,寨沙侗寨由于没有精准发展定位,手捧着梵净山旅游的“金饭碗”却没饭吃,长期戴着“贫困帽”。

大山呼唤:江口自强不息、旅游扶贫定位不准确的教训

江口县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羌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84%,他们都有着坚韧不屈的优秀品质。

要摆脱穷苦的命运,发展中必须融入科技教育政治的元素。而旧的时代,江口的各种社会环境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江口要发展,必须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他们敢于挺身而出,大声地发出坚韧而倔强的呐喊声,难能可贵。他们的拳拳赤子心,浓浓民族情,天地可鉴。可是在旧中国,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的愿望始终没有得到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江口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步伐加快了。

1978年之前,全国农村的普遍贫困使人们看不出贫困的缘由,也由于我国多年处于对外封闭状态和吃“大锅饭”阶段,致使人们虽然贫穷,但却没有贫困的概念。1978年后,国家改革开放了,东南沿海经济飞速发展,中部、西部地区发展缓慢,有了差距对比,贫困也就凸显出来,特别是地处西部的贵州,更是成为典型的贫困地区

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全省农村已普遍推行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当时,从全国范围来看是推行较早的。到1985年底,贵州省多数农村居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生活水平不高,且主要集中在省内中心地区。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198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87.83元,仍居于较低水平;农村贫困人口虽然大量减少,但处于贫困状态者仍有一千多万,占当时全省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一千多万贫困人口中,还有三百多万人处于极贫状态,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口粮在125公斤以下,主要集中在贵州一些偏远地区。

基于这一形势,1986年初春,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的提议下,贵州省委常委会作出了抽调干部充实基层的决定,三千多人的扶贫队伍随之浩浩荡荡奔赴省内极贫地区,开启了贵州省派驻扶贫队大规模扶贫的序幕。也在此时,扶贫队来到了江口,正式开启了江口扶贫工作。后来艰苦卓绝的“八七”扶贫,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扶贫工作,都饱含着江口脱贫攻坚工作的复杂与艰辛、矛盾与纠结、泪水与汗水。

有个典型例子。(www.daowen.com)

寨沙侗寨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梵净山脚下的太平河畔,是江口县一个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侗家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吊脚楼所独有的民族韵味,成为令人称赞的一道亮丽风景。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寨沙,说她“远看似人间仙境,近游如世外桃源”。

寨沙侗寨旧貌

寨沙侗寨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虽然条件优越,但令人心酸的是,在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前,寨沙侗寨由于没有精准发展定位,手捧着梵净山旅游的“金饭碗”却没饭吃,长期戴着“贫困帽”。2010年,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寨里的姑娘往外跑,男青年靠抬滑竿卖苦力吃饭。直到后来实施了精准扶贫,县扶贫办对全寨贫困户建档立卡,一改过去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形式为一对一的“精准滴灌”,做到精准扶贫到人,才改变了贫困面貌。

历史,曾经在江口大地上书写着“贫困”两字。这贫困里有血泪,也有温度,更多的是属于未来的憧憬、梦想和实干。而未来,将有更多的数据和事实向世界证明,江口在以“命运逆转”之势减贫。30多年的脱贫攻坚,让江口人民从羊肠山道走上了梦想成真的大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