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仅与某个人见过几次面,但也能与其建立某种比较好的关系。比方说,一开始我们对某人无好感也无恶感,但时间长了,由于这个人不会伤害或侵犯我们,我们可能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好感。
这正应了一句老话: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法——mere exposure effect。这个概念的译法有很多,有人翻译为“单纯接触效应”,也有人翻译为“曝光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曝光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这样的刺激最终就会成为一个安全信号。通俗地讲,曝光效应也可称为“多见效应”或“混个脸熟效应”,这个心理效应的关键在于一个“混”字——量比质更重要。
有位日本营销专家认为,维护客户关系大有学问,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每月10分钟的简单拜访要胜过每年打一次高尔夫球。可以说,简单的露脸,持续的曝光,就能获得人气,这就是“混个脸熟效应”。
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起初对某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或片尾曲很不喜欢,但听了几次之后,觉得这首歌还是挺有旋律的,挺好听的。再听几次后,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首歌。
罗伯特·查荣克是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博士。罗伯特·查荣克通过实验证明,人们越多地看到一个“刺激因素”,就会越喜欢它。罗伯特·查荣克在1968年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准备了12张某大学毕业生的照片,然后随便抽出几个人的照片,并让参加测试的学生看这些照片。
开始实验时,罗伯特·查荣克对这些参加测试的学生说:“这是一个关于视觉记忆的实验,目的是测定你们对自己所看的照片,能够记忆到何种程度。”(www.daowen.com)
其实,实验的真正目的在于了解观看照片的次数与好感度的关系。观看照片的次数分别为0次、1次、2次、5次、10次、25次等6个条件,按条件分别观看两张照片。随机抽样,总计86次。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对照片上人物的好感度与照片观看次数成正比。也就是说,当观看照片的次数增加时,不管照片的内容如何,人们的好感度都会明显增加。这也清楚地证明了曝光效应的客观存在。
罗伯特·查荣克后来又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虚构了3个单词,分别是abcdice、ganghood、bokebang。其实,这3个单词并不存在。然后,他开始重复说这3个单词,让受试者猜测这3个单词在突厥语中表示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实验结果是,3个单词中被重复次数越多的单词,受试者就越认为这个单词代表积极、正面的事物。其实,这3个单词都是凭空捏造的,无论是在突厥语还是英语中,都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
后来,罗伯特·查荣克又向这些对汉语一窍不通的受试者展示了一些汉字,结果发现,他们对这些汉字所代表的含义的好与坏的看法,也完全取决于他们看到这些汉字的次数多少。
人们喜欢赋予熟悉的事物——人、口味、话题等,更多的好感。因为熟悉的事物能使人产生安全感、可控感。这个发现应用甚广,可用于政治选举、广告营销、音乐推广等各个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