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宫市的由来:多种说法分析

宫市的由来:多种说法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宫市”缘起时间的判定,有开元说、天宝说、贞元说。但“旧事”起于何时,源自何职,是否已置使领之,官吏主知时是否已有“宫市”之称,不载。近年,一些学者注意到这条材料,并据此认为,“宫市”应起源于开元时期。因此,“宫市”一词是否始于开元并无更有力的佐证,《广异记》仅能说明,开元时期,内廷日常食、用品须在京城市场采购的部分,由长安尉负责专知。是否是将“官市”误传抄为“宫市”?

宫市的由来:多种说法分析

唐“宫市”缘起时间的判定,有开元说、天宝说、贞元说。按判定学者所处年代顺序,列举如下:

贞元说:唐人韩愈与《资治通鉴》作者持此说。

韩愈《顺宗实录》卷二载:“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3]”据是书,官吏主持宫中市买,是“旧事”,贞元末,才转由宦官主持直接到市场采购,因称“宫市”。但“旧事”起于何时,源自何职,是否已置使领之,官吏主知时是否已有“宫市”之称,不载。

《资治通鉴》卷二三五“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载:“先是,宫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其后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辩,无敢问所从来。”[4]按,贞元共二十年,该书放在十三年叙述,又有“比岁”之判定,大致认定是在贞元中期,宦官充使,主持宫中采买,因称“宫市”。但“先是”所指时间上限不清。

天宝说:南宋人洪迈与陈寅恪先生持此说。

洪迈在其所撰《容斋续笔》卷一一《杨国忠诸使》条,云:“杨国忠为度支郎,领十五余使,至宰相凡领四十余使,第署一字不能尽,胥吏因是恣为奸欺。[5]”新旧唐史皆不详载其职。按其拜相制前衔,云:“御史大夫判度支、权知太府卿事、兼蜀郡长史、剑南节度、支度、营田等副大使、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两京太府、司农出纳、监仓、祠祭、木炭、宫市、长春、九成宫等使、关内道及京畿采访处置使,拜右相兼吏部尚书、集贤殿、崇文馆学士、修国史、太清、太微宫使,自余所领又有管当租庸铸钱等使。以是观之概可见矣。宫市之事,咸谓起于徳宗贞元,不知天宝中已有此名,且用宰臣充使也。[6]”据上,洪氏似认为“宫市”起于天宝时杨国忠以宰臣身份领使。但是书有前后矛盾之处:文中列举出杨国忠拜相前所充任的使职,已有“宫市使”,因此,是在杨国忠任相前后连任的使职之一,明显是使职随人走,而非固定由宰臣充使。

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卖炭翁”引《南部新书》载:“大历八年(公元773年)七月,晋州男子郇谟,以麻辫发,哭于东市。上闻。赐衣,馆于客省。每一字论一事,尤切于罢宫市”[7];又引《旧唐书·代宗纪》:“(大历八年九月)癸末,晋州男子郇谟,以麻辫发,持竹筐及苇席,请进三十字。如不请旨,请裹尸于席筐。上召见,赐衣,馆之禁中。内二字曰监团。欲去诸道监军团练使也。[8]”陈先生由此得出结论:“自天宝至大历至贞元五六十年间,皆有宫市,而大历之际,乃至使郇谟哭市,则其为扰民之弊政,已与贞元时相似。”由于陈先生没有就“宫市”进一步展开考述,我们只能从上述有限的信息得知,首先他认为“宫市”起自天宝,但没有举出具体例证;其次他推定代宗大历年间,“宫市”扰民,已与贞元相似,“而宫市之弊害则由宦官所造成”[9],应是认为代宗时代(公元762—779年)宦官已借“宫市”名义为害京城民间社会与市场。

开元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陆续有学者持此说。(www.daowen.com)

唐人戴孚著《广异记》,书中云:“薛衿,开元中为长安尉,主知‘宫市’,迭日于东西二市。[10]”这是目前所见“宫市”一词出现最早年代。近年,一些学者注意到这条材料,并据此认为,“宫市”应起源于开元时期。

《广异记》原书不存,成书年代不详。戴孚其人,两《唐书》无传,《文苑英华》卷七三七顾况《戴氏〈广异记〉序》云:“至德初,天下肇乱,况始与同登乙科。君自校书终饶州录事参军,时年五十七。有文集二十卷。此书二十卷,用纸一千幅,盖十余万言,虽景命不融,而铿锵之韵固可以辅于神明矣。二子钺、雍,陈其先志,泣请父友,况得而叙之。[11]”戴孚卒年不详,《太平广记》收录《广异记》一书278条,多为开元以后事,该书卷三〇五“王法智”条载,大历六年,戴孚在桐庐与左卫兵曹徐晃、龙泉令崔向、丹阳县丞李从训等人会见王法智,推知当时戴氏任职于此地。[12]《广异记》书中所记多为开元以后事,如参照戴氏阅历,推测成书应在开元以后。[13]

开元时,京城长安市场已经非常活跃,内廷日常食用品更多地通过市场采购是正常的,因此,《广异记》言长安尉主知“宫市”是可信的。但如何主知,以及凡为内廷采购是否已称“宫市”,并没有其他佐证,也未见有职称为“宫市”的专官,有可能是作者著述时沿用当时(开元以后)京城人对此行为的泛称,而非开元时世人对采购内廷所需之称或官吏专任之称。

因此,“宫市”一词是否始于开元并无更有力的佐证,《广异记》仅能说明,开元时期,内廷日常食、用品须在京城市场采购的部分,由长安尉负责专知。

又,《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云:“金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两京市互市、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14]据此,“宫市”事务似最早应由金部主持,但他书记载金部郎中职掌均不见有“宫市”一职。是否是将“官市”误传抄为“宫市”?没有其他佐证,无法判定。亦可能修史者以为金部掌管库藏出纳,“宫市”自然归其所掌?只能存疑。

综上,开元年间,为内廷供应所需直接到(主要是京城)市场采购任务,由京兆府(可能由长安尉主知)负责,但其时是否已称之为“宫市”,除《广异记》外,并无其他佐证;天宝时,杨国忠以使职掌领“宫市”,但其中原委仍需澄清;代宗时,“宫市”已引起民怨,“宫市”使职应已转至宦官掌领,但何人主知,所领何职,惜史无明文;德宗贞元时,已有明确记载“宫中有要市外物”不再循府县供送旧制,而以宦官为使,称“宫市”,因为害甚剧,成为受到朝野抨击最为猛烈的弊政之一。

外臣如何主持“宫市”,又如何转到宦官手中,以及“宫市”的出现与内廷供应体制变化的关系,其中仍有未明之处若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