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吃亏是一种智慧,是大度的胸怀。人们常说,吃亏是福。普通人在吃亏中变得成熟,聪明人在吃亏中埋下睿智的种子,等待日后的收获。在吃亏中结识朋友、拉近距离、和谐关系和铺就人脉。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有的人喜欢掠夺式地开采资源,一次性地做一笔生意,企图一战发家。然而这种掠夺性的市场开发策略使自己生意的上下游利益受损时,断送的不仅仅是一次生意机会,可能是所有的信誉和信心。试图步步取胜是穷人的思维。而富人善于让利,追求长远,追求双赢,以退为进,最终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笑到最后。
日本京岛村产业公司及丸芳物产公司董事长岛村芳雄初到东京的时候,在一家包装材料厂当店员,每月薪金只有1.8万日元,时常囊空如洗。
下班后,在无钱可花的情况下,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在街市走走,欣赏别人的服装和手里所提的东西。有一天,在街市漫无目的地散步时,他注意到许多行人都提着一个纸袋,这纸袋是买东西时商店给顾客装东西的。岛村芳雄认为将来纸袋一定会风行,做纸袋生意一定错不了。
岛村芳雄深知,他的条件比别人差,只有用自己所创的“原价销售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立足。
岛村芳雄的原价售法很简单,首先他前往麻产地冈山的麻绳商场,以5角钱的价格大量买进45厘米规格的麻绳,然后按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完全无利润的生意做了一年后,“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远播,订货单从各地像雪片似的源源而来。此时,岛村芳雄开始按部就班地采取他的行动。他拿购货收据前去订货客户处诉说:“到现在为止,我是一角钱也没有赚你们的。但是,这样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这样与客户交涉的结果,是客户为他的诚实所感动,心甘情愿地把交货价格提高为5角5分钱。
同时,他又与冈山麻绳厂商洽淡:“您卖给我一条5角钱,我是一直原价卖给别人,因此才得到现在这么多的订货。如果这种赔本生意让我继续下去的话,我只有关门倒闭了。”冈山的厂商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大吃一惊。这样甘愿不赚钱做生意的人他生平第一次遇到,于是就不加考虑地一口答应他一条算4角5分钱。
如此一来,以当时他一天1000万条的交货量来计算,他一天的利润就是100万日元。创业两年后,他就成为名满天下的人。
富人让步1美元,可能意味着要赚10美元。而穷人纠缠于赚10美元,可能最后却是亏了100美元。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在穷人的眼睛里,把“吃亏”看作是蠢人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判断是错误的,一些“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穷人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从大方面着想,他们爱占小便宜,却不知道占了小便宜后,会吃更大的亏。富人们能从大方面着想,不为一时利益所迷惑,他们肯吃小亏,却为以后的大利打下了基础。
在日本,有一家名叫奇士达的公司,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吃亏就是占便宜”。对于以利益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这种经营理念,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打个很简单的比喻吧,最吃亏的人,便是菩萨了!菩萨处处不与人计较,什么屈辱的事情都可以去做,只要有益众生、有利众生的,他都会一一地捡起来做,只盼众生明理,只望众生成佛,结果,谁成佛了?成佛的不还是他自己!
当然这个“成佛”与商场上的赢利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吃小亏而“占大便宜”,看来,吃小亏还是很合算的。
大约在200多年前,在美国的东部,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个关于傻孩子的故事。有一个11岁的孩子,每当人们左手放10美分、右手放5美分让他随便拿时,他总是去拿5美分,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件事,就找他来测试,结果每次他都是这样,屡试不爽。有一次,一位老将军路过这里,听说了这件事,就亲自试了一回,果然与大家说的一样,他哈哈大笑,拍着那孩子的肩膀说:“小朋友,你可真聪明!”转过身来老将军对别人说:“将来这孩子一定能成就大事!”
这孩子到底是傻还是不傻呢?大家有点难以确定了。这个叫做威廉·亨利·哈里森的小孩子长大后当选为美国的第九位总统。哈利森后来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说:“我要是拿了10美分,谁还会找我来测试呢?从此以后我就不能白拿别人的钱了。”
的确是这样,拿5美分和拿10美分相比是吃了点亏,但与一分钱也拿不到比起来要强很多,更何况这样可以经常不断地拿到5分钱,算起来不还是占了大便宜吗?但好多大人都常常想不到这一点,人们总是尽可能的一次拿个够,结果呢?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道理也是一样的,穷人总是想占点小便宜,而让别人吃亏,可是别人就老是那么傻吗?当大家都认识了我们的时候,还能占谁的便宜呢?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不爱干农活儿,经常用根木棍支起一个大筛子,在筛子底下放上一些大米,用一根很长的绳栓在木棍上面,另一头远远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等到鸽子进到筛子底下吃米时,他只要轻轻地拉一下绳子就可以逮住一些鸽子。好!这次进来了一只鸽子,他非常高兴,他心想:“不能让它多吃那么多米,赶紧抓住它。”老人把绳子一拉,抓住了一只鸽子,而这时本来有几只鸽子想往这边飞的,但看到了这种情况后就全部飞走了,老人非常的懊恼,后悔自己刚才为什么没有等一等,如果等一等就可能会抓到更多的鸽子了。(www.daowen.com)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没有想如果不去占这个小便宜,可能会占到更大的利益。总是占眼前的小利,恐怕连小便宜也占不成了。
吃点小亏怕什么,但也不企盼一夜暴富,与人交往尽可能的平和,这样正常的心理状态能帮助人们成就事业!
如果一个人总是很敏感地盯住眼前的利益,而且他们为人处事的标准是:人不利己,坚决不交;事不利己,坚决不为。这种做事风格的人往往会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他们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怕别人拿走了他们的钱。这种人只有在不让自己吃亏的问题上,才会表现出独有的“才能和魄力”。
一个富有的人在做生意方面是成功的,他们最明白吃小亏占大便宜的道理。一个富有的人总是不惜血本来招揽人才,然后通过人才使他们成功;而贫穷的人们总是因为不想吃亏,只想占便宜而失去人心,而后就会因为无助而走向败的道路。
在《菜根谭》一书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为人处世之道,只有不能怕吃亏,遇事时都要让人几步,才算是高明之举。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以后的进一步留下余地。又云:“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对于一个穷人来说,虽然很穷,但如果能宽以待人,凡事多想想别人,给别人提供方便,或许以后在某个机会中,也会变成一个富人。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吃点儿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的积极性,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
学点吃亏精神,这话让别人一听感到有点奇怪,莫名其妙,难道吃亏还要学么?只要能忍了,能认了,能咽下这口气就行,还用得着教与学?其实不然,能忍了,认了,能咽下这口气固然需要,也是又吃亏精神的表现,但会与不会,心态如何,仍大有区别。做人有无吃亏精神,既是人生交往面临的一道严峻考题,也是做人处事的一种精神境界。对于吃亏,有无精神准备,甚至上升到“吃亏是福”的高度,常常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心灵境界。
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就是一个不怕吃亏的人,他17岁开始自己做生意,有一家贸易公司向他订购一批玩具输往国外。当时货物已卸船付运,可向对方收取货款。忽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无法收货,但贸易公司愿意赔偿损失。根据李嘉诚的判断,这批玩具很有市场,不愁顾客,自己的损失有限,不用赔偿了。当时李嘉诚的考虑是留下一个空间,建立互信的关系,日后就有更多的生意机会了。
在李嘉诚开始专营塑料花的时候,有一天,一位美国人突然找他,说经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推荐,认为他的厂是全香港最大规模的塑料花生产企业,决定订购一批塑料花。突如其来的订单,让李嘉诚深感意外,因为当时他的厂房并不太大。后来,李嘉诚才知道,从前那个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认识这个美国人,告诉他李嘉诚是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为他说尽好话。这位美国人最后给李嘉诚6个月订单,更成为他的永久客户。他们所需要的塑料花逐渐地由李嘉诚供应,李嘉诚的塑料花业务发展因此一日千里。李嘉诚指出,做生意不要怕吃亏,需要以市场知识为依据作好判断,一时吃亏,长远却往往有利。
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是太少,这并不仅因为人性的弱点很难拒绝摆在面前本来就该自己拿的那一份;也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舍得眼前小利而取长远大利。
强者恒强,很多时候就因为强者有吃亏的本钱;而弱者,就算想吃亏也吃不起,所以弱者的生存,实在是更难。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有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人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也是处事的智慧。
“吃亏是福”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而是福祸相依、付出与得到的生活辩证法,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信奉“吃亏是福”,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更加乐观、积极,而且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更多人的真心帮助。在人际交往中,有吃亏精神的人,多是忠厚朴实、讲信用、讲信誉的人,也多能克己、能谅人,这种人也常受到敬重与赞美。
吃亏与让人是常连在一起的,怕吃亏就很难去让人,若一天什么事都怕吃亏,天长日久就会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这不是别人吃不起亏,而是看不惯这种作风,对这种人,从感情与心理上就有了讨厌与反感,首先是从人品上疏远了,怎么能与之深交与之共事呢?古人讲“吃亏是福”,实际就是告诫人们:对吃亏的事要看长点,想远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做人处事,还是忠实厚道为好。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的东西。正是交往的这种社会交换本质,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是值得的。无论怎样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注意从物质,情感等方面“投资”,否则,原来亲密的关系也会转化为疏远的关系,使我们面临人际交往的困难。
在我们积极“投资”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现实生活中,只问付出,不问回报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人在付出而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时,就会产生吃亏的感觉。心理学家提醒,不要害怕吃亏。实际上,许多人在交往中都是唯恐自己吃亏,甚至总期待占到一点儿便宜。然而“吃亏是福”确实有它的心理依据。“吃亏”是一种明智的、积极的交往方式,在这种交往方式中,由“吃亏”所带来的“福”,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所吃的亏。这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人际交往中的吃亏会使自己觉得自己很大度、豪爽、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重感情、乐于助人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强化也有利于增加自信和自我接受。这些心理上的收获,不付出是得不到的。
另一方面,天下没有白吃亏的。与我们交往的无非都是普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遵循着相似的原则。我们所给予的,会形成一种社会存储,而不会消失,一切终将以某种我们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我们。而且,这种吃亏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过来将增加我们的自尊与自信。显然,吃亏将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美好的人际交往世界。而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每占别人一分便宜,就会丧失一分人格的尊严,就少了一份自信,长此以往,必将在人际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不怕吃亏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不要过多的付出。过多的付出,对于对方来说是一笔无法偿还的债,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觉得很累,导致心理天平失衡。这同样会损害已经形成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