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是张巨大的关系网,我们在此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与人相联系。因此,要想在生意场里游刃有余,就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少一点棱角,多一些圆融通达,这样才能在生意中左右逢源。在今天这个时代,孤胆英雄寸步难行,独行大侠已鲜有踪迹。在一个更需要联系、更重视交往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愈显重要,要想人生精彩,事业成功,就一定得掌握社交艺术。不要怀疑,社会上大多利益都是给擅长社交的人准备的,包括财富、地位、名誉等等。只有那些社交高手才能通过自己的笑脸,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通过自己胜人一筹的社交本领,将这些利益聚拢到自己手里。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受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受试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我们每认识一个新朋友,都离不开第一次交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与生意场的朋友搞好关系,初次交往一定要留给人一个好印象!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10张小女孩的照片给受试者看,其中容貌漂亮、又穿着讲究的有8名,另外两名不仅容貌略逊色些,衣着也不够入时,甚至有点寒酸。
心理学家告诉受试者,这10个人中,有一个是小偷,请他们判断,谁最有可能是少年犯。有趣的是有80%的受试者在长相差、衣服破烂的两个少女的相片中画了对号。
先不管他们的判断是否正确,这个实验证实了人的偏见是相当强烈的,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心理定势”。这种定势效应,告诫人们要注意接触的最初几分钟,因为这几分钟所产生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并且会一直影响到以后双方的交往过程。即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之间不甚吻合,我们仍然习惯于服从最初的印象。所以,当走进生意场的那一刻起,就要学会给顾客和同行留下一个好印象,为自己的生意人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比如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觉得他一切都是好的,某人做了一件坏事,就觉得他一切都不好。这是由“光环效应”造成的。
所谓“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某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这种被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以一当十,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清醒认知。正如俗话所说的“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了“光环效应”的存在。心理学家让人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让人看后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人们普遍把这个人想象成一个友善的好人。然后,心理学家把卡片上的“热情”一词换成“冷酷”,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这时再让大家想象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人们普遍推翻了原来的结论,认为这是个可怕的坏人。这说明,“热情”和“冷酷”这两个品质产生了掩盖其他品质的光环效应。
一位演讲者在一所大学两个班级分别做了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个班的学生与演讲者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同一人的结果何以相异悬殊?原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做的一个心理实验。演讲前凯利对一个班的学生说,演讲者是如何热情亲切、平易近人,而对另一个班则说,演讲者是如何冷峻严肃不易接近。结果,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演讲者,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学生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
“光环效应”是一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做法,其实质是以偏概全,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以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认知替代全部的印象。这种认知偏差,往往是在掌握认知对象信息较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
“光环效应”的根源,在于绝对化看人的方法,把人的某一突出部分不适当地延伸并掩盖其他部分。以这种态度和方法看人,把本来复杂、丰富的人群简单分为两大类:完人和一无是处的人。实际上人都是一分为二的。林肯说:“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而且人的缺点通常和他的优点有关,一个人的缺点仿佛是他的优点的继续,譬如,粗鲁与直率往往并存,胆小与谨慎往往同在。
“光环效应”一般产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伴随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之间。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往往是根据已有的了解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我们常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其实要真正认识一个人,仅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单单靠几个朋友的介绍也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广开信息渠道,从“内围”到“外围”,从正面评价到反面意见,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然后从事认真分析的“精加工”,这样判断才能比较准确。比如,不妨听听他的朋友们的评价,也不妨听听他的反对者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人的“光环效应”心理来为自己服务:生意场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总是有限的,人们只能用点滴的了解来全面地概括我们,因此走进生意场的时候,要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以免贬损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另一方面,要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制造光环效应,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人们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人际交往与认知过程里的较为亲近的对象,俗称“自己人”。所谓“自己人”,大体上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学缘和业缘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在生意场中,人们往往更喜欢把跟自己同属一个生意圈的人视为“自己人”。
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一般会更为明显,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也会更大。(www.daowen.com)
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中,对交往对象属于“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都会让人们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从而对对方表现得更为亲近和友好,并且在此特定的情境中,更加容易发现和确认对方值得自己肯定和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的原来已有的积极性评价。在这一心理定势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认知必然在其深度、广度、动机、效果上,都会超过非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可见,人们在与“自己人”的交往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所以,为了使自己的热情获得对方的正面评价,有必要在交往或服务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形成双方的共同点,从而使双方都处于“自己人”的情境中。
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可以在不经意间拉近彼此的距离。人们在生意应酬中,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则通常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感,并且更加相互接近,相互体谅。这些都是所谓的“亲和效应”。
我们都喜欢与没有架子的、不自以为是的人交往,因为彼此身上存在某些共同点而倍感亲切。所以提升亲和力,多露出善意的微笑,培养好人缘,就能够放大人格魅力,赢得更多的人脉。
史迪芬是美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的总裁,他还十分年轻,并且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做事干净利落;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而且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于朝气。他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碑的,而且,他对于同事也很真诚,讲究公平对待,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的一个好朋友而自豪。但初次见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原来他几乎没有笑容,给人亲近不得的感觉。由此可见,亲和效应对我们人际交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大。
在生意场中,亲和力强的人,一定具有与人为善的心态。与人为善,就是不把他人假定成丑恶的、讨厌的和难缠的,而看成是善良的、有趣的和讲理的。这样,在与任何人的交往中,我们就会采取一种积极、主动和友善的态度。在我们善意的感染下,对方也会采取相同的态度,双方的交往就会感到愉快和满意。
一个人具有与人为善的心态,喜欢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愉悦。如果我们对人表现出傲慢、冷漠、不屑一顾,同样的,对方也会把我们拒之千里之外,即便有时面对我们的这种态度又不得不交往,但也很难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一个人之所以有很强的亲和力,一见如故,过目不忘,是因为我们表现出的魅力和气质,使对方无法对我们忘怀,是因为我们的包容能力强,是我们包容了他,理解了他,赞美了他,宽容了他,让他在与我们的交往中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找到了实现自我的人生平台。
如何与人为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善待他人。多一点谅解、宽容和理解,少一点苛求与责难;多一点爱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气人有、笑人无的浅薄”。能够看见别人的优点,并能够欣赏它、赞美它,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心境!能真心祝福别人的幸福也是一种美丽的善良。永远与人为善,我们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这样的人,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与人为善,自己路宽,如果我们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就没有了独木桥,我们都可以在阳关大道上阔步前进,达到理想中的状态。
在生意场中,有些人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别人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人为地造成矛盾。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在很多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我们。这就教育我们,要待人如待己。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
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单单是行动上做出来的,更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以诚待人,用心和他人交往。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生活就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与人为善是生意场交际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照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照例奖励了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对于生意场中的交际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自己的交际能力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方面多下苦功。当成为生意场交际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也能更轻易的获得生意场交往的回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