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情感化营销:如何向用户传递情感,引发共鸣?

情感化营销:如何向用户传递情感,引发共鸣?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条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情感能够引起共鸣。在一种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叫作情绪共鸣。这正是情绪共鸣的作用。

一条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情感能够引起共鸣。情感可以感染人,它能让用户更好地沉浸在视频中,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如点赞、评论、转发等。所以在视频中注入情感是很好的选择,它可以让视频有成为爆款的可能性。

5.7.1 连接用户过去的记忆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为了杜绝高中生(尤其是男生)吸烟,A、B两位老师分别在班上这样呼吁(见图5-8),一段时间下来,B老师班里吸烟的学生开始逐渐减少。“希望得到女生注目”几乎是青春期男生的共同愿望,但大家都有过因为吸烟而被女生“嫌弃”的经历,内容与以往记忆产生连接,进而产生共鸣。其实共鸣的本质是“连接过去的记忆”,所以共鸣要在用户的记忆中寻找,只有这样才会让用户在观看视频时有认同感。

图5-8 呼吁男同学少吸烟的两种内容

抖音创作者“阿豪来了”拥有粉丝355万,作品所获总点赞数1825.7万,他之所以能在抖音上火起来,和其短视频善于连接用户以往记忆并引发情感共鸣有很大关系。例如,他发布的其中一条短视频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为什么有些人爱你却还是要放弃你”的爱情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给出了原因:“一个男人在什么时候能谈恋爱,在他有钱有时间的时候他才会跟你谈恋爱,我现在没钱没时间,我拿什么跟你谈?我不跟你闺蜜吃饭,是因为我怕我掏不起这个钱,我怕给你丢脸;你发烧了,其实我第一反应是想去看你的,但是我发现我连一张火车票都买不起,我看见你我觉得我是个没用的男人,甚至觉得我自卑。”

这条短视频连接了大多数人的分手记忆,引发了强烈共鸣,获得了162.3万点赞,吸引力用户留下了6.5万评论,获得了7.1万转发,在评论区,绝大部分用户是有过相似情感经历的男生,甚至女生,他们围绕“没钱、没时间,谈恋爱会很艰难”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也获得了莫大的心理安慰(见图5-9)。

图5-9 用户积极参与故事话题讨论

5.7.2 引导用户发泄出情绪

除了连接用户过去的记忆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其发泄出某种情绪,现代心理学指出,在外界作用的刺激下,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表现,能影响和感染别人。在一种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叫作情绪共鸣。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潸然泪下,或者怦然心动。这正是情绪共鸣的作用。那么有哪些情绪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呢?(www.daowen.com)

(1)支持认同

即当用户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表示迷茫、不确定时,支持他们并帮助他们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很多女生想减肥,但是却对自己的这个行为犹豫不决,这时候若想帮助她们合理化自己“不减肥”的行为,就需要找个理由。对此,抖音创作者“鼠星星”给出的理由是:“饮料使我快乐,薯片使我快乐,油炸使我快乐,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通往快乐的脚步,我们好不容易爬上食物链的顶端,可不是为了吃素的!”

(2)带其反击

即当用户面对某个令他不满的现象时,帮他带头批评。例如,抖音创作者“敬道者也”曾经发发布了一条标题为“不努力后果很严重”的视频,其中不努力的骆驼被拉到屠宰场宰杀了,不努力的同事被上司辞退了。

这条视频针对“不努力”现象,用“不努力的结果”进行了变相的批评。它引导用户发泄了不满情绪,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于是获得了207.5万的点赞及1.8万的评论,很多用户都在评论区留言:“不努力等着荒废光阴,荒废人生吗!”

5.7.3 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在短视频中喜欢用“我想”“可能”“也许”之类的模糊无感的措辞,并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很有文采,其实不然,模糊只会让人对故事产生不信任感,而显而易见的细节和物理描述才能更容易让用户产生代入感,引发大家情感上的共鸣。

明确地说出你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在短视频中,只有明确鲜明地表达出自身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这样才能让大家清楚地了解你的观点。只有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了你的看法,才有可能吸引和你持有相同或相似价值观的用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我们讲出“我非常喜欢可爱的女生,就是那种脸圆圆的,声音像小孩的女生”时,很多喜欢同样类型女生的人就会在下面留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讨厌某个人或者对某件事产生了偏激的看法后,要尽量做到不发声,否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