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相对贫困概念的界定研究

相对贫困概念的界定研究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相对贫困不仅着眼于客观的物质条件,它还包括由对比所引发的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汤森对于相对贫困的研究和观点的提出,解释了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依然存在,并从单一维度来判断贫困转向多维因素共同影响。因此,相关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来探寻适合于我国的有关相对贫困的概念界定。两者都指明了相对贫困是指群体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受到影响。

相对贫困概念的界定研究

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当绝对贫困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6%时,人们乐观地认为绝对贫困即将被完全消除。随着福利国家的建设和完善,人们满怀期待地迎接全面消除贫困时刻的到来。然而,英国学者汤森从多种因素的研究着手,提出贫困的含义在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伴随着时间继续存在。之后,伦敦经济学院的相关研究者蒂特马斯(Titmuss)、斯密斯(Smith)等人对相对贫困的研究不断深入,探索出新的含义(8)

相对贫困相比于绝对贫困来说,它是指个人或一个家庭在客观资源上拥有可以满足其基本生活的需要(9),但是整体生活水平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并且在心理上存在着参照、被剥夺感。1949年,美国学者斯托弗最早提出“相对剥夺”(10)一词,而默顿(2015)(11)以及其他多位学者不断研究探索,认为当人们之间进行对照,发现拥有的资源或条件处于劣势地位,和他人存在差异时,人们心中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相对贫困不仅着眼于客观的物质条件,它还包括由对比所引发的心理上的相对剥夺。

1971年,汤森认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因此需要的资源和环境也是不同的(12)。而传统的测量方法仅聚焦在单维度的因素,缺乏科学性,不适用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汤森提出“相对剥夺方法”(13)。除此,汤森还提出“贫困的相对收入标准方法”,它是以家庭的平均收入的一定比率作为衡量标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家庭类型和社会环境不同的影响,使得该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汤森又采取了“贫困剥夺标准”。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贫困之中,需要从其所有的经济收入、就业条件、社会活动等资源的能力来判断,而这些资源需要从社会的分配和再分配获取。(14)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一个固定且统一的指标体系来科学测量是否贫困。因此,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汤森的指标体系也在不断改变,从60个指标减少到13个。所以,从剥夺视角来看贫困,具有主观性和可变性的特征。汤森对于相对贫困的研究和观点的提出,解释了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依然存在,并从单一维度来判断贫困转向多维因素共同影响。

英国学者奥本默(15)(Oppenhenin)于1993年尝试从“机会被剥夺”的视角来解释贫困的变化。他认为贫困是由于人们或一个家庭的生存资源如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健康等资源获得的机会被剥夺,从而使得基本生活受到影响,不及社会的平均水平。罗伯特·坎勃(1995)(16)认为,贫困不是单纯的经济方面的物质缺失,而是包含话语权等,具有脆弱性的特征。它表现在对外无抗击性,对内无帮扶力,即无法应对突发性的风险和事件的发生。郭熙保、罗知(2005)(17)认为,1996年Strobel提到从社会排斥角度来考虑贫困,指人们或家庭与社会存在脱离、断裂,被社会所排挤的状态。

1998年,英国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虽然贫困存在随着社会的变化会导致其内涵有所不同,但是贫困的核心具有绝对性,即是否缺少获得基本生存的物质资源与机会的“可行能力”。(18)除此,社会的表现如分配是否公平、政策是否恰当、公共资源是否充沛等都会影响到人获取资源和机会的能力。在贫困问题上,森提出识别和加总两个方面。而识别有收入和直接观察两种方法,加总则是运用“森指数”进行判别。

迪帕·纳拉扬等(2001)(19)穷人的角度来解释贫困。他们认为贫困不仅仅是他人从表面上看到的物质的缺乏,而是应由身为穷人的人们自己说出贫困的体现,从而定义贫困的含义,具有客观科学性。

世界银行(2001)(20)定义贫困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影响力”。(www.daowen.com)

国内对于相对贫困的研究晚于国外,且还不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相对贫困的问题上也逐渐面临着凸显的问题。因此,相关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来探寻适合于我国的有关相对贫困的概念界定。

李权超、陆旭(1999)(21)认为相对贫困是主观上的被剥夺感,这种感觉的强烈程度影响着相对贫困的轻重。它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当与他人进行对照比较时,会存在差距,而随着差距的拉大,被剥夺感就会增强。关信平(1999)(22)和辛秋水(2013)(23)从剥夺视角出发,都认为相对贫困是指特定群体在特定的社会下,由于被剥夺而导致物质上和非物质层面的资源或机会缺失或丧失,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陈芳妹、龙志和(2006)(24)指出,相对贫困不是绝对上的收入多少,而是相对比较中的距离。他们通过“RD假设”研究农村群体不断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与其他家庭进行对比的相对收入,从而减弱人们心中由于差距所产生的相对贫困感。他们指出,相对贫困不是绝对物质上的落后,而是指人们心中与他人进行比较后所产生的被剥夺和差距感,从而处于相对贫困中。

丁谦(2003)(25)指出,相对贫困是对贫困人群状态的描述,是与社会平均水平在生存物质上和其他资源上匮乏,存在差距。张殿发、王世杰(2003)(26)指出,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它表现为多方面都低于平均水平的一种现状,从生存物质到教育娱乐等均不如整体社会层面的平均质量。李石新(2010)(27)认为,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随着社会发展,该差距会发生变化。当社会的整体水平上升时,其平均水平必然提升,而相对贫困与社会的平均差距也会发生改变。这就决定了对相对贫困的标准和相应的救助措施应当随之进行改变,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两者都指明了相对贫困是指群体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受到影响。

除了上述较多学者所提到的从地域发展、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以及主观剥夺感受层面来界定相对贫困外,还有很多学者对相对贫困有不同的见解,如从社会公德层面、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影响等。

纪德尚(1998)(28)提出,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会导致低收入家庭或人群出现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或下降的情况,进而形成社会的相对贫困状态,这是一种不确定和无固定的群体会面临的状态。刘建华、张云松(2006)(29)认为,相对贫困就是低于社会的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况。它包含由于经济的增长导致贫困线的提升而落入贫困的群体,以及地域和阶级等存在差异而产生的对比贫困。

童星、林闽钢(2001)(30)指出,相对贫困是指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并且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或耐力很弱。朱登兴、安树伟(2001)(31)认为,相对贫困应该从社会道德方面出发,就公平角度分析,发达国家主要为相对贫困,而发展中国家则是绝对贫困占据主体。吴海涛(2013)(32)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绝对贫困会在将来被基本消灭。而相对贫困则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并且它会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而日益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