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制度存在缺陷
产权界定不清晰是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产权明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带来效率,而排他性的产权之所以有效率则在于它是有效激励机制和交易产生的基础。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造成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出现明显的决策失误等先天不足现象。另外,产权安排也决定了管理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境外公司内部管理混乱,进而直接导致企业海外经营失败。我国多数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机制不活、管理不善,未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先天制度缺陷,难以肩负起“走出去”的大任。
2.缺乏国际化意识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全球战略意识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手段,在经营理念和方法上都无法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仅仅满足于占领国内市场,“走出去”意识淡薄,即便是一些有实力和比较优势的企业,也未将对外投资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目前,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远远超出具体国家的范围,形成了在整个全球范围内抢占市场、争夺消费者的竞争态势。如果一个企业将竞争的着眼点仅仅放在本国市场,那么它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了一个无法匹敌的庞然大物——跨国公司,并且这个庞然大物会毫不手软地向自己发起进攻。缺乏国际化和全球化意识的公司,在未来是不可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的。
3.对外投资战略不明确
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极不明确,有的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有的则是一种随机行为,缺乏科学论证。一些企业不善于利用国际投资方面的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相关信息服务,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境外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考虑不周,结果往往造成投资的失败。
4.缺乏对外投资资金和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自有资金不足,而国家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其他融资渠道也相当闭塞,从而使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除了一些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资源开发和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外,多数项目的资金要靠企业自己解决。有些企业虽然在境外有很好的销售市场,产品技术和质量也能达到当地较高的水平,但因为资金短缺,不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需要大批高级的金融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外语,还要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环境,熟悉国外的市场与消费者,具有跨文化谈判与沟通能力。而我国企业恰恰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明显障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制定科学合理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www.daowen.com)
跨国经营发展战略应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协调,把国家的发展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每项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都必须服从于整体战略。
2.企业要强化战略管理与控制
着力完善跨国经营管理制度,包括投资决策制度、经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风险规避制度等。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与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企业在产业布局过程中,一定要兼顾成本和利润率,实行价值链管理,以母公司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现有生产经营的产业链进行细分、延长,由国内外分支机构按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把国内劳动力资源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利润,然后加大对研发和营销的投入,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高度警惕和防范跨国经营可能遭遇的各类风险,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防范预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应对风险的发生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3.培养和吸纳跨国经营人才
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大批熟悉国际惯例,了解当地政治、法律和文化,还熟练掌握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企业应该尽快制定人才战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养和吸纳高级复合型人才。首先,可以采用培训的手段。企业既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或国家的帮助进行员工培训,又可以将员工送出去进行专门培训。其次,通过市场化运作、招揽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吸引高级人才,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如,TCL公司聘请日本人山根亲雄担任其王牌彩电的技术总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司在国际管理人才方面的强烈需要。
1.分析我国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的利与弊。
2.我国现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还存在哪些缺陷?
3.中国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投资模式有哪些?
4.在跨国经营中,中国企业自身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