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发现,虽然经济全球化加深,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的利润空间要比国内市场大得多,但只有少数企业选择国际贸易行为,大多数企业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新贸易理论对此问题的说服力也显得苍白无力,迫使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的成因进行反思。21世纪初,梅里兹(Melitz)(2003)提出了异质性企业模型,安特拉斯(Antras)(2003)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共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该理论打破了以往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的假定,把国际贸易建立在异质性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基础之上,对当今国际贸易成因、结构和模式进行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全新解读。
(一)企业的异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1.企业的异质性
企业的异质性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制约,选择不同的生产技术,雇用生产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员工,进而导致企业的生产率存在差异。这种生产率差异是因为企业要素投入不同而内生的,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是否进入国际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从更广泛的意义看,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生产率、专业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产业间贸易模型很好地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但并没有涉及具体的企业层面;新新贸易理论所建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虽然涉及微观企业层面,但为了简化模型,以代表性企业假设将企业同质化。然而,近年的实证数据表明,企业间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有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企业异质性的形成,梅里兹模型仅考察了初始劳动生产率差异这一因素。而耶普尔(Yeaple)(2005)建立了一个更一般的均衡模型,分析了初始状态相同的企业,如果选择不同的竞争性技术和生产技能存在差异的工人,二者的不同组合也可能导致企业不同的生产率,再加上国际贸易成本因素,这样企业的产品(包括服务)就具有差异性贸易优势。耶普尔全面分析了企业异质性的形成问题。
2.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实证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的运作效率、生产规模、经营绩效和国际化经营行为有着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扩张路径选择中的作用。然而,不仅传统贸易理论在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仅仅通过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比较优势来阐释产业间贸易,根本没有涉及国际贸易的行为主体——进出口企业。即便是新新贸易理论,其采用对称性和代表性企业假设,在一体化均衡情况下,同一产业内忽略了不同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定价、产品数量、利润及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而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确定哪些企业是国际贸易行为主体”这一本质问题,国际贸易领域的微观实证数据对以往的理论提出挑战。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以往的技术性对称,能够深入国际贸易行为的真正主体,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全新的贸易理论。客观上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对此做出科学解释。
早在1995年,伯纳德(Bernard)和詹森(Jensen)就发现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更高、企业规模更大、利润更多。1998年,克莱利德(Cleride)等人利用墨西哥、哥伦比亚、摩洛哥等国的经验数据,验证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伯纳德和瓦格纳(Wagner)在1998年利用德国企业的面板数据,同样发现只有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选择出口;2003年伯纳德等人利用扩展的李嘉图模型,再度对美国与46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是影响企业出口决策与出口行为的重要因素。
梅里兹和耶普尔(2004)根据大量事例对1996年美国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研究,得出“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出39%”的结论;克拉马日(Kramarz)、科图姆(Kortum)(2004)在研究中发现,法国制造业中仅有17.4%的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而且其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21.6%;詹森、伯纳德、雷丁(Redding)(2007)等人研究发现,2000年美国550万个企业中只有大约4%进行过出口贸易,2002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中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就业率、销售额和人均增加值分别高出非出口企业119%、148%和26%。可见,在某一行业内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只是少数效率高、竞争力强、规模相对较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大多数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
(二)国际贸易的成因分析
以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假设企业是同质的,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各国的比较优势。古典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各国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源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即强调国家层面的特定优势,进而把国家优势默认为该国某一行业内所有企业的优势。新新贸易理论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假设条件下,用代表性企业竞争优势替代行业优势,从产业层面分析不同国家的贸易地位与贸易格局。可见,传统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都忽略了进出口企业自身的特质,仅从企业外部条件与环境的差异来分析国际贸易产生、贸易结构和贸易利得。
事实上,国际贸易行为的最终决策还是由企业做出的,因此,研究企业差异性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客观必然,在这方面梅里兹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2003年,梅里兹在克鲁格曼(Krugman)(1980)竞争模型和雷本海(Hopenhayn)(1992)动态均衡产业模型基础上,加入企业生产率差异这一因素,建立了异质性企业模型,该模型构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在梅里兹模型中,假设存在两个对等国家,都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分别拥有一个生产最终消费品的部门,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存在沉淀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的条件下,生产率不同的企业,其行为选择是不同的。
开展国际贸易的沉淀成本主要包括进行研究国际贸易环境、了解国际市场的供给需求、在国外进行产品宣传、寻找交易伙伴、构建符合国外要求的行业规制和产品标准、建立营销渠道等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这些成本在国际贸易活动完成前就已经发生,其成本大小与贸易量没有关系,是企业出口的额外的固定成本。出口还要承担“冰山”运输费用。运输成本被视为一座“冰山”,也就是国际贸易长途运输的产品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目的地,其他部分在运输过程中被损耗掉。这样,如果要求有一单位产品到达国外市场,考虑到“冰山”运输成本,就必须出口1/(1-r)单位的产品(r为损失率);此外,出口还要承担保险费用、通关费用等边际成本。
沉淀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存在相当于提高了进行国际贸易的门槛,虽然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存在高额利润空间,但只有生产率相对较高、出口获利大于沉淀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少数企业才能进行出口贸易,那些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将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以弥补进入国外市场的固定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大多数企业只能服务国内市场。因此,出口选择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企业自选择机制,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一个行业内生决定的生产率“门槛”,只有当企业生产率在到某一临界值以上时,这类企业才能跨越沉淀成本、“冰山”运输成本和边际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即高生产率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当然,这种自选择也可能是企业有意识的战略规划,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而主动增加投入、提高生产率的结果。
(三)出口与行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在出口选择的动态过程中,出口与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率和工人技能提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潜在的出口企业通过优胜劣汰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它们对于专业技能型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空间的拓展会导致企业经营绩效溢价的上升。
效率高的出口企业由于利润增加和良好的经营绩效,可以不断地加大投入,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吸纳更多的优质资源,步入市场份额扩大、竞争力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的优胜劣汰迫使效率低的企业退出市场,市场份额转移到高生产率企业,市场集中度提高,促进资源重新配置,从而使行业的整体生产率提高,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经济效率的提升。这样,依据生产率差异,可以将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即生产率最高的出口型企业(同时服务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生产率居中的仅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内销型企业,生产率最低、最终被市场淘汰的企业。
一方面,国际贸易可使整个行业的企业数量减少,单个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率高的出口企业平均变动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另一方面,成本的降低会通过选择效应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是选择出口的高生产率企业由于成本降低而扩大规模;二是高生产率企业规模的扩大增加了要素投入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要素成本,进一步迫使低生产率企业选择退出。这一效应的最终结果是推动了行业的资源重组,提高了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行业的整体生产率提高。
(四)出口与国外直接投资的抉择
国际贸易行为可以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同一企业内部,这种现象在跨国公司中尤为明显。当前,跨国公司内部的中间产品、技术与服务在国际流动,占国际贸易的1/3以上,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活动。据经济学家邓宁(John Harry Dunning)测算,跨国公司母公司内部出口贸易在总出口中的比重,计算机工业为91.3%,汽车工业为62.4%,石油工业为51%,电子工业为36.5%,纺织业为12.8%,食品工业为9.8%。对此,安特拉斯(2003)、埃尔普曼(Helpman)和梅里兹(2004)、耶普尔(2005)等人结合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 of The Firm),对Melitz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了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问题,即企业采取什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产品出口还是选择对外直接投资。(www.daowen.com)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选择出口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取决于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比较,还与企业异质性密切相关。当国外市场的规模扩大并且出口成本也相应提高时,与出口相比,在国外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则更为有利;反之,当建立国外生产设施的成本增加时,在国外进行生产则相对不利。如果企业选择以对外直接投资代替出口,它就会放弃增加固定成本投入的集中生产,却可以通过接近市场压缩交易成本而节省可变的单位成本,并且有可能节省单位生产成本。在同一产业内部,不断增加的异质性使得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从而也就决定了哪些企业出口。
当国外市场规模扩大且出口成本提高时,对外直接投资更为有利;而当贸易成本相对较低,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的成本上升时,可选择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这在一定意义上可看成是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替代。在引入企业异质性以后,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得出以下结论:效率最高且规模较大的企业选择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即采取内部一体化形式,其交易仍在企业边界之内,这样的企业就会成为跨国公司;效率次之的企业以出口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效率较低的企业选择仅服务国内市场。
(五)企业外包与内部一体化的选择
企业外包与内部一体化是国际企业生产组织的两个相反的发展方向。外包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生产或服务活动通过市场契约交由其他企业完成,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而内部一体化则是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竞争优势、内部化优势,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进行企业内部交易。市场或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手段,其不同点在于: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是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的;而在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是通过权威来实现的。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对比关系。
安特拉斯(2003)利用Helpman-Krugman模型分析美国企业公司内贸易时发现,美国企业的资本密集型中间投入品是以垂直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进行的,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直接进口的,即通过契约方式外包给其他外国企业。安特拉斯和埃尔普曼(2004)在分析企业的全球采购行为时认为,企业生产率差异与全球采购方式密切相关,高生产率的最终产品生产商选择在国外购买中间产品,中等生产率的最终产品生产商选择在本国购买中间产品,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通常自己生产中间产品。
在分析外包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时,格罗斯曼(Grossman)和埃尔普曼(2005)假定外包是一个不完全契约下寻找中间产品供应商的过程,因而一国的契约制度、国内外市场中间产品供求关系、各种交易费用等因素都对外包产生影响。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格罗斯曼(2006)等人发现,在国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额大小、运输成本、东道国市场需求等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因素。因此,当市场交易成本很高时,企业将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用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外包;在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较低时,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外包来降低成本。生产率低的企业是选择外包还是对外直接投资,还要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的投入成本与企业的资金状况。
(六)其他理论
马库森(Markusen)(1983)和斯文松(Svensson)(1984)对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或者直接投资与商品贸易之间不仅存在着替代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存在互补关系。
贝尔德伯斯(Belderbos)和斯莱韦根(Sleuwaegen)(1996)利用公司层面的数据发现:在目标市场存在贸易保护的情况下,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为解决横向与纵向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互不兼容与实际共存状态的相互矛盾,马库森(2002)允许总部服务和实际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把纵向和横向对外直接投资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资本模型(KK模型),实现了横向和纵向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统一。
迈克尔·波特(M.Porter,1990)对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后指出,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一国想要在全球竞争中战胜对手,国内需要激烈的竞争。
格兰特(Grant)(1991)、艾特马(Etemad)(1999,2002,2003)、马修(Mathew)(2003)和费伊(Fay)(2002)等人从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角度出发,认为国内有限的资源会促使中小型企业向外寻求资源,而且国外的合作伙伴也会向企业提供其他的资源。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跨国投资问题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列希(P.W.Liesch)和奈特(G.A.Knight)的信息国际化理论。列希和奈特在分析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时,从知识和信息角度对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信息内部化的优势。信息国际化理论认为,网络联系和各种战略联盟关系正在代替传统组织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现实紧密呼应,相关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分析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成因、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等问题。但是,从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角度来看,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更多的是从产业、地区层面论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注重于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动因、优势和区位选择等。
不足的是,这些理论很少涉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创新、在对外投资之后的战略行为,深入分析东道国的行为机制等问题。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突出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缺乏理论分析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解释纷繁复杂的跨国公司投资活动。
1.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包括哪些内容?
2.基于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分析20世纪60年代前后日本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的区别。
3.阐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4.简单评价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5.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