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经验与实践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经验与实践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产生背景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幅员狭小的海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经济基础遭受重创。(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主张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产业系列中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经验与实践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The Theory of Marginal Industry Expansion),也称比较优势投资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Investment),是由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Kojim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该理论以当时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现实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成本原理对日本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产生背景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幅员狭小的海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经济基础遭受重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实施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引进、吸收先进的制造技术,强化日本式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等企业管理制度,利用各种机遇,用很短时间就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经济的恢复与崛起,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出口急剧扩大,贸易顺差越来越多,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从无到有,并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到1975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累计为15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3.1%;人均对外投资额为135美元。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绝对量很少,大约是美国的1/9,但其增长速度却远超美国,如在1967—1974年,日本的海外投资增长率高达31.4%,高出美国10%左右。如果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到1985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达到1 000亿美元,这种情况不仅极大地影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日本国内的经济结构。那么,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投资模式是与美国相同,还是另一种发展路径?这一问题成为包括日本经济学家在内的世界很多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议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以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主流的,日本的理论界同样接受并流行以上的主流观点。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日本学者在研究日本本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时,却发现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们认为上述两种理论只适用于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而没有考虑其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更是缺乏解释力。因此,应该独辟蹊径探讨符合日本实际情况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用以说明和指导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此背景下,日本一桥大学著名学者小岛清在1979年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论》等著作中,系统分析了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二)小岛清对主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反思

小岛清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是建立在企业的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强调厂商内部垄断优势对其直接投资的影响,重视对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微观经济层面分析,却完全忽略了宏观经济因素,特别是国际分工原则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

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垄断优势理论,可以比较好地阐释美国贸易替代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都是美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部门,与东道国相比,美国企业在技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样在国外投资生产,不仅可以抵补由此带来的额外成本,获得超额的经济利润,还可以规避外国政府设置的贸易壁垒,利用到国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来替代该类产品的出口,即开展贸易替代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但小岛清认为,美国的这种国际投资生产方式违背了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原则,不利于美国的整体国际利益。因为按照国际分工原理,美国应该将这类企业保留在国内,通过不断扩大出口来获得比较利益。如果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竞相到国外投资设厂,把优势产业转移至国外,不仅培养了大量的竞争对手,而且本国原来的出口优势领域被直接投资替代,必然导致本国的出口锐减,结果是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失业率上升,产业结构退化等。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主张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产业系列中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这些产业可以被定义为边际产业,即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虽然这些产业在投资国已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但在东道国却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小岛清主张,在本国已处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式依次向国外转移,这对日本经济结构调整及整体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1.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小岛清从投资国的角度出发,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即为了开发矿山、油气、林业及水产等资源而在东道国投资,建立相应的资源开发企业。投资国的投资目的是弥补国内自然资源的空缺,投资流向资源丰裕的国家,从而保障自然资源的有效供给,形成本国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

二是生产要素导向型,即为了利用东道国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一国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稀缺,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在生产要素中,同资本相比,土地是完全缺乏流动性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也受到诸多法律限制,所以东道国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几乎不能转移至投资国。生产要素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正是为了追求东道国丰富、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而到东道国投资、建厂。(www.daowen.com)

三是市场开发导向型,即直接投资以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为目的。投资国为了实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保持技术垄断优势、绕过东道国关税非关税壁垒等目的,而到东道国投资设立生产企业,并在当地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2.对外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

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照既定的比较成本开展的,根据上述原则所进行的对外投资也可以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格局。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以下本质特征:对外直接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经营在内的综合性经营活动,其中出资部分主要表现在以机器设备、技术等生产资料形式进行单方面的价值转移,同时还包括工人业务培训、管理经验、市场销售等知识技能的转移。所以,小岛清把直接投资视为“包括销售问题的先进生产函数的转移和移植”。从此种意义上说,直接投资是以两国存在不同的生产函数为前提的,接受投资就意味着接受了投资国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生产函数,从而使本国的生产函数得以提高。

3.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别

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他认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不同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特点。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是根据边际产业,即比较成本的顺序依次进行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服装纺织品生产、标准化的零部件加工等领域。这些产业在日本是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夕阳产业,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如果采用日本的中等、适用技术,类似产业则可以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日本在向这些国家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它们的工业化进程,利用其廉价劳动力优势,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不仅在东道国销售,还可以畅销第三国或返销到日本市场,这对日本的投资企业而言是极其有利。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则不然,美国的企业利用其垄断优势,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向国外转移,主要投向其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2)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规模远比欧美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要小,所转让的技术也多为实用技术,比较符合东道国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适合当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到促进就业和扩大出口的作用。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由大型跨国公司发起,不仅投资规模较大,而且充分利用其垄断的先进技术优势。

(3)日本企业为了顺利进入东道国市场,规避市场准入壁垒,与东道国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往往采取合资经营方式、契约式的合作经营形式或非股权安排方式。而美国的跨国公司为了在东道国保持垄断的技术、管理优势,尽力避免先进技术和管理技巧外泄,更多地建立独资企业。

(4)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是在本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而在东道国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行业,所以,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增加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的出口量,因此,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或者称为顺贸易导向型投资。与此相反,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则是贸易替代型的,或者称为逆贸易导向型投资,因为部分行业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减少了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在理论基础、分支机构类型、投资企业规模、转让的技术水平、对外直接投资类型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表2-3所示。

表2-3 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区别

(四)对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评价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首先,该理论站在一国宏观经济利益的高度,强调国际分工原则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应用,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将贸易和投资作为一个联系的整体进行考查与分析,提出了“贸易创造型投资”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过程与结果。其次,小岛清深刻地认识到,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是“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技巧等知识的总体转移”,他把对外直接投资看成先进生产函数的移植。最后,利用比较分析方法,系统考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顺贸易导向型与逆贸易导向型,并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小岛清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日本式的贸易创造型(顺贸易导向型)与美国的贸易替代型(逆贸易导向型),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所分析的日本式的贸易创造型投资,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日本向东南亚地区进行资源开发或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为研究对象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与美国的贸易替代型投资“趋同”的态势。所以说,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缺乏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次,该理论仅以投资国的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结果,没有充分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跨国公司的主动性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这一理论很难说明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所谓的逆向投资也缺乏很好的解释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