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1年邓宁出版了《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进一步完善了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使这一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仅具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背景,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发展基础。邓宁认为,上述理论只是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作的单一性、局部性解释,而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性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欧洲重建的完成和日本经济的崛起,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独霸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局面被打破,欧洲及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份额增加,逐渐形成美、欧、日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三足鼎立的格局。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国际生产的组织者和国际技术转让的提供者,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活动取代了传统国际贸易,成为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也带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众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从而为这一理论的综合创造了条件。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产生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H.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1973年,邓宁在其《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一文中指出,只有将贸易与国际生产这两种相互替代的国际化形式,从所有权优势与区位优势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才能正确评价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含义。邓宁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被认为是其折衷思想的最早萌芽。1977年,邓宁利用系统综合方法对早期的各种主要跨国公司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形成了所谓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邓宁出版了《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进一步完善了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使这一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邓宁认为,海默、巴克莱和卡森、弗农、小岛清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的,它们对特定国家特定时期的跨国公司具体投资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却缺乏普遍意义。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仅具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背景,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发展基础。

就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而言,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更全面、更综合的理论来解释现实情况,这些现实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形成了美、欧、日三大区域的跨国公司齐头并进的国际投资新格局,而且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还是母国,都出现了迅猛增长的趋势;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新领域凸显,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主要向制造业投资,扩展到投资资源开发、农业、技术研发等领域,特别是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重要的领域,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三是国际直接投资形式呈现多样化,除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跨国公司相互之间收购兼并以及建立在战略联盟基础上的合作投资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四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纵向直接投资,发展到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投资,甚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的复杂局面。

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理论积淀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领域基本上是沿着四个研究方向发展的,这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一是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从不完全市场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即跨国公司比东道国企业拥有某些优势,如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二是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分析方法,阐述投资与贸易之间的替代转换问题,如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三是基于生产区位理论,探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四是以厂商理论为基础,研究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情况下,跨国公司以内部化方式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如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邓宁认为,上述理论只是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作的单一性、局部性解释,而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性理论。邓宁强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及许可证安排可能是一个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能否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方式,使之具有通用性,则更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宁把自海默以来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认为企业从事国外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和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共同决定的,所以称之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或折衷范式,也称为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范式。

1.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形成的所有权优势,如原料及中间产品的垄断、产品多元化、市场分散化、产品生产的统一调配与资源调度、销售渠道与消费市场的控制、运输成本的降低等,这类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或技术转让方式给本企业带来收益,只能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加以利用,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类是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及对外直接投资均可以给跨国公司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技术、商标、品牌、经营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具体来说,所有权优势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技术优势。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销售技巧等。

(2)组织管理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包括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组织协调能力、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等。

(3)规模优势。一方面,企业规模越大,研究开发投入越多,创新能力就越强,越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竞争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规模越大,越能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4)资金优势。除了拥有巨额的自有资金外,因为企业有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形象、优良的信用记录而形成的多渠道、低成本的资本融通优势。

但是,邓宁指出,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只是其能够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所有权优势并非只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加以利用,有些所有权优势也可以采取出口贸易或技术转让的形式来利用。企业到底以什么方式参与跨国经营,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所有权优势,也受制于企业将所有权优势加以内部化的意愿和能力,还要考虑东道国的市场条件与外部环境。

2.内部化优势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是来自传统的垄断优势,更不是来自单纯的高技术占有,而是主要来自所有权优势的内部化。专利、技术等垄断优势只有在同一个所有权企业内部进行交换,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配置垄断优势资源,企业的垄断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所谓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资产和所有权在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内部使用所带来的特定优势。跨国公司内部化的主要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其跨国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所有权优势。巴克莱、卡森等人强调的是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中间产品特殊属性之间的交易障碍,而邓宁认为外部市场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来说都存在不完全性,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交易障碍。邓宁把市场不完全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即由贸易壁垒、交易成本过高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二是知识性市场不完全,指的是由生产和销售的有关知识信息不易获得或需要支付高昂的代价才能获取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在跨国公司跨国经营中,资产使用的内部化就是其利用所拥有的资产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且希望将其内部化使用的前提下,对外直接投资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要考查东道国的经济环境及市场条件。

3.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时所享有的当地禀赋条件、投资国政策与跨国公司自身优势相结合而产生的更大便利。区位优势是由东道国和投资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1)直接区位优势。直接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固有的、不可转移的自然禀赋优势,如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如劳动力工资水平很低;潜在的巨大的销售市场;各级政府各种优惠的外资吸引政策等。(www.daowen.com)

(2)间接区位优势。间接区位优势包括投资国鼓励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某些政策措施;投资国国内市场的一些不利因素迫使国内企业到海外从事直接投资,如国内市场狭小、生产成本过高、出口运输成本上升;商品出口受到进口关税非关税壁垒限制等。

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不仅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还决定了其对外投资的类型和结构。

4.OIL范式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生产;二是通过国际贸易把产品出口到国外;三是向国外生产者发放许可证。这三种跨国经营方式是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条件下面临的不同选择,邓宁的OIL范式就是要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以系统说明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模式。邓宁认为,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是其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企业仅拥有所有权优势,而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该企业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等优势,选择许可证安排方式进行无形资产转让;如果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没有区位优势,该企业应选择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然后出口,即采取出口贸易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如果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该企业应充分利用内部化优势这一桥梁与纽带,把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跨国公司从事跨国经营的方式选择如表2-1所示。

表2-1 跨国公司从事跨国经营的方式选择

邓宁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框架,结合不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与行业特征,将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六种基本形态,即资源开发型、进口替代制造型、合理化专业分工型、贸易与分销型、配套服务型和其他类型。每一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又是由不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组合决定的。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经营类型如表2-2所示。

表2-2 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经营类型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以市场不完全性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分析了不同国家间的优势及其不平衡分布,对以往各种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吸收了各种理论的精华,系统、综合地说明了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与三种国际生产经营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许可证安排)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折衷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特点,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和方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当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存在一些瑕疵:在该理论中,没有坚持内部化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用内部化优势替代内部化理论,撇去了内部化理论的精髓。

严格意义上说,内部化优势仅仅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管理等优势在企业内部利用的可能性,很难与企业所有权优势分开。因此,在理论上把内部化优势与另外两种优势并列,作为决定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变量,在理论体系和思维逻辑上需要进一步阐述。

★延伸阅读

特斯拉的在华投资

据启信宝统计,特斯拉已经在中国成立了15家公司,还有几十家分公司,总注册资本将近9亿美元。其中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注册资本为46 7000万元,经营范围是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等生产。日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上海工厂一、二期年总产量预计达50万辆,而这50万辆产能的上海工厂,特斯拉采取独资模式为外资在中国建立汽车工厂的首创。特斯拉自2008年推出第一款车Roadster以来,从未实现年度盈利,仅实现过两次季度性盈利,对于特斯拉来说,中国工厂无疑是马斯克与特斯拉的一场豪赌。对于这家资金捉襟见肘的电动汽车公司来说,销量几乎成为它的一切,无论是研发新款车型、扩充充电网络,还是提振股价,都需要订单量与交付量背后的销量作为支撑。不同于通过公开募集资金或发行可转债等方式获取资金,卖车才是真正的“造血”。现在,随着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建成与投产,中国市场彻底转向承担这家汽车公司的销量之重。目前,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且增速迅猛。官方数据显示,特斯拉2019年上半年在中国地区的营收为14.69亿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0.36亿元,增长41.80%。

“朱晓彤和马斯克一样,都把中国当成掘金之地。”特斯拉中层称。“掘金”主要是指特斯拉在中国享受的一系列无法比拟的优厚待遇,股权、地价、借款,还有刚刚培育起来的电动车市场。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的第一家海外工厂。上海工厂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降低交通运输、生产制造与关税带来的购车成本,以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特斯拉采取的独资模式为外资在中国建立汽车工厂的首创。虽然,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考虑放开汽车合资公司50∶50的股比。但迄今为止,也仅有华晨宝马一家,在合资公司成立15年后,宝马增持合资公司股比至75%。除此之外,上海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土地,近百亿规模的银行借款,甚至还为了特斯拉工厂的落地,不惜取消了另一家中国新创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在当地建厂的计划,已于2017年签订的蔚来上海嘉定工厂被迫终止。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在接受腾讯新闻《潜望》采访时表示,虽然没有“大动干戈”,但蔚来上海嘉定工厂当时确已动工一年有余。上海工厂的折戟,甚至让纽交所挂牌的蔚来,遭到了美国投资人的集体诉讼,称其存在虚假或误导性陈述。

当然,如此优厚的条件之下,临港地区对拥有50年使用权的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许多指标做了详细要求。特斯拉被要求在未来5年中投资140.8亿元人民币,并在2023年年底实现产值750亿元人民币,并产生22.3亿元人民币的年税收。否则,特斯拉就要交出土地,但会获得有关土地租用、楼房及设备的相应资金补偿。甚至,还对工厂奠基时间、建设完成时间和开始生产时间等做了详细要求。

如今,作为特斯拉唯一的海外工厂,该工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洋彼岸的这家加州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命运。

(资料来源:腾讯新闻,《特斯拉豪赌“中国工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