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探析

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探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一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国际经济状况的变化与企业的经营战略而不断调整,是多元的、动态变化的。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出发点。东道国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也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动因之一。

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探析

一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主要动因不外乎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利用他国资源;调整自身的经营结构,通过内部化手段实现所有权优势与国外区位优势的有机结合;绕过他国关税非关税壁垒,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等。某一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国际经济状况的变化与企业的经营战略而不断调整,是多元的、动态变化的。具体来说,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全球战略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作为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要想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经济资源,合理安排对外投资,拓展世界市场,进行生产力布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价值增值,获得最大利润,必须制定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意味着不必追求某局部市场、个别产品或某个子公司的盈亏得失,所关心的是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可以牺牲局部地区某些部门的局部利益。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出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全球战略的实施具有更大的技术上的可行性,推动跨国公司走向一种脱离母国身份、超越国籍的经营实体,将世界市场和各国消费者作为自己的服务目标。

2.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企业跨国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追求高额利润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驱动力,也是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动因。

(1)通过跨国经营,开拓新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可以绕过东道国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打入东道国市场,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代替商品出口,巩固原有的市场份额,甚至开辟新的市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家电企业就是这样大举进入美国市场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家电市场进一步饱和,行业资本回报率逐年下降,跨国家电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利用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抢占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

(2)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到了一定阶段或特定时期,往往会遇到效率下降的瓶颈,跨国经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建立全球生产体系,提升经营效率。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便捷的原材料采购条件,在国外设厂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也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方法,改善运营环境,提高管理效率。

(3)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是指在产量扩张的同时,平均成本持续下降。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很多企业会遇到国内市场空间狭小与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此时,企业可以对外直接投资,将其闲置的生产能力转移至东道国,发挥本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能力、营销渠道和品牌效应,通过内部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各种资源,扩大生产,提高产量,降低平均成本,获得规模经济好处,提高市场竞争力。

(4)充分利用东道国的优惠政策。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优惠、资金融通便利、各种手续简化等。东道国政府的这类优惠政策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跨国经营风险,从而给跨国公司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东道国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也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动因之一。

3.获取全球资源(www.daowen.com)

如果母国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或者其他国家或地区存在更丰富、更廉价的经济资源,本国企业则可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寻求获取他国资源的机会,开展跨国经营。

(1)获取自然资源。由于自然禀赋不同,自然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例如石油资源主要储藏在中东地区,铁矿石在大洋洲和南美洲储量较为丰富,北美洲用来生产谷物的土地面积广袤等;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家领土面积广大,资源相对丰富,而日本等国领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可能为了利用丰富廉价的自然资源,而开展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即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2)获取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投入要素,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外国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在商品价格上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是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对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跨国经营,在国际职业经理人市场招聘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端管理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专业技术人才等,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3)获取战略性资源。所谓战略性资源,是指对企业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具有战略性作用的资源,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商标、专利、品牌、商誉、营销网络等。战略性资源一般很难从外部市场通过交易获得,企业内部形成需要较高条件和较长时间。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可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外其他公司进行全方位合作,通过战略联盟、合作研发、兼并收购等多种手段,发挥协同效应,获得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学习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是企业取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外投资在获取新技术、新知识方面的优势,首先表现在技术转移成本比较方面。技术贸易、吸引外资、技术援助等传统方式的收益效果已明显满足不了跨国公司对技术进步要素的需求。靠自身创新研发的成本,因经济环境约束而变得更加昂贵。相比之下,通过对外投资方式,在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进行相应科研、生产、贸易等活动,其获得技术知识的能力和成本是最为节约的。

其次,则表现在技术获取速度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现代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大大缩短了技术在生产环节中的运用时间。

再次,从技术获取数量上,也体现出对外投资方式的优势。技术贸易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外商投资项目的技术一般根据企业的投资价值定位来确定,其先进性、适用性很难满足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需求。在目前技术知识一体化的国际环境里,可以依靠企业对外投资方式来解决。因为对外投资活动作为生产国际化中一个功能环节,其获取技术知识的能力要远远大于国内的吸收能力。

最后,则表现在技术知识获取的效率上。从对外投资所产生的正向技术转移效应看,进行技术知识转移存在着很多壁垒,原因是其中存在着成本较高、利益竞争冲突、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东道国企业在获取技术知识的质量和效率方面面临很大压力。即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促使包括技术要素在内的各种要素的充分流动现象出现,也会由于其功能定位的影响,企业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效率低下。这就是执行开放政策国家的企业靠被动地引进外资政策很难得到适合的技术知识的原因。所以,只能采取主动对外投资方式,积极开展跨国经营,使国际市场上的技术知识进行转移应用和技术外溢,从而提高企业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