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7中国城市管理学科发展上海年会综述

2017中国城市管理学科发展上海年会综述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管理学科与城市管理实践的结合,继续推动城市管理学科的发展,2017年中国城市管理学科发展上海年会“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模式与工具创新”于9月23日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城市管理一要精准细化。

2017中国城市管理学科发展上海年会综述

纪晓岚 徐建宇

城市管理学科已然成为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助力,在城市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和精细化治理的背景下实现城市管理的创新是城市管理学科关注的重要命题。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管理学科与城市管理实践的结合,继续推动城市管理学科的发展,2017年中国城市管理学科发展上海年会“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模式与工具创新”于9月23日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6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学生共计360余人参加。与会专家代表围绕会议的主题对在城市管理机遇和挑战、城市发展转型、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进行了讨论与分享,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彼此的对话碰撞出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

在开幕式上,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教授致辞强调,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城市内外不同要素的流动,强化城市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结构关系,要有城市“大管理”的气魄和思考。城市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在做研究时要注意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思想,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多提建议、多做贡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强调,城市不是冷冰冰的空间,而是情感的漩涡,无处不在的情感是城市活生生的组成要素,探讨城市蕴含的情感,理解城市情感系统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意义是当前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上海市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邓建平在报告中强调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他指出上海未来城市管理将继续加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工作,围绕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把握城市管理的核心,以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和法制化、智能化、标准化为着力点,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手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管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下午,年会分别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发展转型”“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学科建设”“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治理”“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城市管理创新”为主题开展了六场分论坛活动。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城市发展转型

国家“十三五”规划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走向新常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决定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必须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配套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管理学科发展年会的召开,对学界重新理解当下城市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副局长王胜军介绍了住建部围绕城市管理四方面的工作:第一城市管理工作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重要部署、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充满新期待、地方党委和政府有管好城市的强烈愿望以及改进城市管理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二是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这些工作具体有今年年初由中编办、法制办等16个部门组织了部级联席会议明确了10个方面23条整改措施和责任分工。今年部里专门制订了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在全国推行城市管理执法的全过程记录,统一了城市管理执法的制式服装和标准标识,会同国家公务员局全面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培训以及到目前27个省份出台了城市改革实施方案;三是指明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城市管理执法简单粗暴和从群众眼中看脏乱的问题突出;四是要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行不懈努力。这四方面工作分别是坚持人民城管城市管理的理念、坚持法制城管战略、坚持精细城管的战略和坚持治理城管。他最后指出城市管理将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全方位推进城市执法体系的改革、全力推动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健全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全面推行严格规范工作文明执法和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引领。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主任在“六精六细”主旨报告中指出,城市管理要做到“六精六细”,这也是北京城市管理的创新。城市管理一要精准细化。所有城市管理信息要定位化、定量化、数据化。为城市智慧管理建立基础,而数据健全、归类、活化,管理目标和责任明确固定。二要精密细致。在协调城市各项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务必权衡关联,精心设计和实施。三要精雕细刻。要避免粗放、粗糙、粗心,要有工匠精神,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四要精打细算。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和性价比,按需设事、斤斤计较,决不以大成本来换取小效能,在这方面不能被道德绑架。五要精明细巧。要善于用智慧管理,运筹帷幄、科学调度,用软件优化弥补硬件上的短板。六要精心细腻。这体现在管理的态度和情怀上。所有城市管理的参与者都要树立“把事当事”的朴素而又崇高的敬业精神,层层传导使命与压力,带着感情做事,管理要有温度,把城市打理好、维护好,使之健康发展。同时,孙主任还从八个维度,包括法规体系、管理职责和教育群众等方面对城市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北京大学陆军教授对城市治理谈了自己的几点认识,他指出城市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城市治理的初衷和落脚点是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同时,城市的治理有着自己的行动逻辑,这种行动逻辑从市场化起步,市场对城市治理的介入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未来。而城市治理还存在治道与治术的应用,要将两者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巧妙地运用。另外,他还强调城市管理专业发展要实现“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即拓宽专业发展视野,实现交叉学科的融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就业导向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同时要积极发挥福建优势,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典型模式,实现学科人才培养的升级与创新。

浙江大学陈建军教授在报告中以《中国大都市群“产业—空间”协同治理》一文梳理了中国大都市群的概念和协同治理的框架与路径;更加重视城市集群,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大都市群产业链为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尤其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比如制造业必须依托中心城市的服务业获得发展空间。重视城市区域之间的协调,做好城市规划、国民经济建设规划、人口规划之间的协调。他认为,今后一个城市的功能,关键不是拥有,而在于连接,所以大都市群内不同城市的连接就非常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杨宏山教授作了《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的雄安新区》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正是过去京津冀规划与现实的反差促成了雄安新区构想的提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可以做好这四个方面:坚持从高起点谋篇布局,通过规划手段和政策激励,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雄安新区集聚;实行首都功能的存量疏解与增量疏解并行,以增量疏解为主;对在京事业单位进行存量调控,引导相关单位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在雄安新区构建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住房供给体系,有效控制住房成本,增进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

首都经贸大学的谭善勇教授在《创新时代的城市结构经济:增长及导引》的报告中表示创新时代的城市经济发展要用新的思维去引领,要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要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另外要做好城市经济增长与结构的调整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导入交通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及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时他强调,创新时代的城市经济发展要积极面对挑战,把握机遇,这里面可能会涉及产业定位的问题,可能会涉及产业规划问题、土地利用问题,涉及产业用地和其他配套城市功能用地合理安排,涉及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战略问题,可能还有体制、机制、资金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单单是产业问题,关键是要让产业结构融合、空间结构融合、社会结构融合,包括空间、服务设施、生态景观、道路交通等方面。

浙江财经大学的杨雪锋教授作了题为《城市管理精细化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从内涵、理论基础、基本要素以及创新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研究思路。他还从文化层面对精细化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认为可以从技术层面对如何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探讨。同时,精细化体现的是细致的态度、精美的技巧以及美学意境。城市治理也要有美学的意境和氛围。他还指出现有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大多从政治学角度提出精细化治理的边界,学者们可以大胆地从经济学的成本效益视角来界定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合理边界。

同济大学的赖世刚教授以《Managing Urban Complexity through Decision Coordination》为题,他确定了一个有效行动模式来协调决策,并论述了关于协调决策的一个根本问题:当给定一组有限的决定时,哪种协调决策的方式更有效。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二元关系来分析决策的结构。这种关系有四种类型,即依赖、独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依赖、相互独立,而每个关系构成相关属性的排序。他指出当协调决策的范围被定义为二元关系的传递闭环时,在协调模式产生最佳结果的范围内的选择功能就能构建适用于范围和模式的搜索过程。

湖南商学院的罗湖平副教授作了《长沙市郊小产权房长效治理机制研究》的报告,他以长沙市郊小产权房交易为例指出当前存在的小产权房市场是作为城乡土地政策失效的产物,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市场与社会选择的结果,小产权房最为根本的应归结于政府垄断下的利益失衡与管理失效问题。对于小产权房的治理,尤其是现行公共政策的出台既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也要用系统的思维来谋划,分领域、分步骤、有针对性地推进小产权房的市场步入显形化发展轨道,同时还要结合当前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城市土地规划的考虑和市民的需要,形成有序的中国小产权房和土地市场

华东理工大学的沈菊生博士围绕我国城管执法制度的变迁,从历史制度主义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基于制度实施手段和实施效果的维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管执法制度的变迁轨迹可概分为分散执法、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精准化三阶段。他强调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可以看出城管执法制度实践是与城市中心的确立、城市功能的拓展相伴相生的,而制度执法主体和执法内容的变动呈现了该项制度变迁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制度条文和实际执行的模糊交织又弱化了制度的治理效应,使得城管执法制度并未真正成为能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有效规则,这是制度变迁的意外后果。他总结当前要打破城管部门边缘地位,建立权责一致的法治型城管,另外还要突破高危时空的关键节点,打造高科技信息技术武装的智慧型城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塑造现代化服务型城管是当下我国城管执法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

二、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2016年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并要求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破冰点。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东泉教授以《政策传递视角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研究—以省城新型城镇化为例》为题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政策执行的第一环节—政策文本流变。同时他借鉴当前国外相对成熟的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评估框架,从文本结构和文本理念两个层面构建了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将其运用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文本传递的研究。他还尝试运用“府际关系”理论对规划文本分析的结果展开理论解释。他认为国家与省级新型城镇化规划普遍存在规划文本要素缺失、要素结构逻辑不畅的缺陷,而在纵向“府际关系”中,中央向省的规划政策传递依循合法性机制演进路径,呈现出规划文本结构及宏观层面理念传递上的趋同性。在横向“府际关系”中,省级规划决策在效率机制影响下追求地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微观层面上表现出对不同发展领域的侧重。最后,他还从政策传递的视角提出完善并细化新型城镇化配套政策、合理运用合法性机制,全面规范城市规划文本结构、中央适度放宽地方规划编制自由度的政策建议。

重庆大学的周滔副教授作了《公共租赁住房选址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的报告。他指出公租房是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比分析不同选址条件下公租房居民的出行行为,对于完善公租房区域交通体系规划,改善公租房居民生活条件有重要意义。他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居民出行行为产生的决策过程,构建了公租房居民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他通过研究结果强调在影响公租房居民出行行为的四大类因素,即基本特征、经济特征、不确定性和出行态度中,基本特征并未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其他三类因素在不同的区位条件下的作用过程和结果各不相同,对于选址适宜的公租房社区而言,出行态度是影响居民出行的主要因素,对于区位条件较差的公租房社区,经济特征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山东农业大学的王毅博士以《协同理论下山西省杏花村镇特色小镇建设思考》为主题展开讨论,他认为建设特色小镇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全新载体。在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全国都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他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从区域协同、产镇协同、文化协同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杏花村协同发展现状,并且结合智慧小镇取得的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发展路径。

华东理工大学的方学梅副教授在《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社会公平感对其留城意愿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的报告中利用2016年对上海市2 829名农民工调研的数据,借鉴公平理论,对社会公平感、城市融入感和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她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对其留城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感对其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另外,城市融入感在社会公平感与留城意愿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存在代际差异,城市融入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中介效应显著,对老一代农民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浙江大学的朱文晶博士以《城市待遇、留城意愿与创业行为—基于杭州的实证考察》为题,在基于城市待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1 457份针对杭州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构建了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城市待遇、留城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关系。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她通过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城市待遇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与留城意愿及创业行为具有相关关系。文化待遇和社会待遇中的部分指标与留城意愿具有正向的相关关系。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环境待遇中部分指标与创业行为具有负相关关系。性别、年龄学历等个体特征会影响留城意愿和创业行为决策。留城意愿与创业行为有正向的相关关系。留城意愿对文化待遇和经济待遇对创业行为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市民、农民和移民在城市待遇与留城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关系上具有一定差异。

三、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学科建设

中国城市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而特色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学科的建设,因此如何在城市的发展中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田艳平教授以《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基于经济增长的索洛模型,利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产业城市化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就全国而言,人口城市化所起到的作用很弱,而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化所起到的作用渐弱,产业城市化所起到的作用渐强,土地城市化作用不明显。区域经济要依靠以人口城市化为重点的方式来解决当前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浙江农林大学的张本效教授作了《老旧小区“车绿”博弈现象分析》的报告,他从缓解老旧小区“车绿”(车位和绿化)博弈入手,他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杭州市选取了5个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确定车位配比和绿化价值评价是主要影响因素。他最后强调要从有效增加车位数量和改善绿化的角度来实现“车绿”博弈。

福建师范大学的刘素芬副教授围绕《公共管理类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了自己的看法。她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而与此形势相对应的是我国城市管理学科建设和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给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她认为公共管理类城市管理专业的开设背景,需要反思专业发展面临师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就业等困境。她尝试提出公共管理类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第一,培养与引进双管齐下,补齐师资短板;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三,着力打造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第四,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特色,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浙江财经大学的李秋香博士以《任务驱动—分组实施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为题强调城市管理专业实习是城市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城市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是解决城市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技术性和操作性。她指出当前存在着教师教学指导难和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实习中采用的“任务驱动—分组实施”的教学方式做了初步探索,以利于培养城市真正需要的管理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雅婷博士对城市慢行系统公共伦理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发展低碳环保、可持续、赋有城市活力的城市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她在报告中指出通过实地调研武汉慢行系统空间的构成,访谈市民出行体验,探讨武汉市以广大市民为本的绿色环保内涵式慢行系统体制建设路径及其内在规律。她强调构建城市慢行系统要逐步实现交通系统的集约式、生态化及公众参与体制的构建。(www.daowen.com)

四、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治理

当前大数据逐渐被应用于城市治理中,其对政府城市治理的体系和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来创新城市治理,最终促进智慧城市新型治理模式的形成是值得探讨的。

中山大学的叶林教授以《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为题作了报告,他主要围绕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城市社区的协同治理,从而最终实现社区善治。他在报告中指出在以端州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存在“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与传统社区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包括体制机制上的矛盾、不同社区主体间存在协作障碍、社区平台建设存在矛盾和社区资源整合效率低下等问题。他强调要利用“互联网+”来实现治理理念、体制机制、平台建设和资源保障等的多层面同步协同来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电子科技大学的杨菁教授以《基于文献计量的智慧城市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分析》作了主题发言,她在发言中指出当以2005—2016年SSCI和CSSCI中智慧城市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利用citespaceⅢ可视化软件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和地区、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和突现词分析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作对比分析。她发现,国外智慧城市研究起步较早,发文量远超国内并且注重地区间的合作。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三个主题,且形成了城市蔓延、精明增长和智慧移动三个研究前沿。而国内研究相对单一,更倾向于以技术为导向的信息化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的石超艺副教授在《大都市社区垃圾治理持续力之困-基于上海市M社区的个案探讨》的发言中,以上海生态社区建设的典范M社区在垃圾治理体系上取得的突出成效和在垃圾治理实际能力上遭遇的重重困境为例,探讨了大都市社区垃圾治理持续力之困及其导因。她指出M社区垃圾治理体系已实现了参与主体多元、结构丰富、运行向度自下而上、运作模式沟通协调,社区多种治理叠加嵌套、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特征,垃圾治理的标准“更绿”,分类效果也更为显著,但却面临居民参与持续增长缓慢、“更绿”分类标准反而遭遇回收品无法处置和利用等困境。她提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需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和同向发力的对策建议。

中山大学的邹伟博士对西方国家建设共享城市的经验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他认为共享城市是对“城市病”理念和政策的回应。他根据地方的不同发展取向,总结出三种共享城市的建设路径:以营造共享经济为核心的市场模式、以激发公众分享热情为路径的社会自发模式、以及依托政府支持的行政主导模式,并据此分别介绍了旧金山、柏林、首尔等三个代表性城市的实施经验,对共享城市的绩效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福建农林大学的顾勇炜博士以《基于SOP模型的福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评价研究》作了发言,他立足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实践,在参考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SOP”(主体—对象—过程)模型,构建了以创新经济、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和政策支撑四大要素为主,总共包含11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的福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他在报告中指出福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态势良好,进步十分明显,创新经济和民生服务两大领域取得了高分。同时,要从创新投融资渠道、促进智慧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福州市智慧城市建设。

五、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的城市管理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机遇和挑战中实现城市良性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城市治理就是要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的黄江松研究员作了《深化改革,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的报告,他认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要靠精治、共治、法治。在这“三治”中,精治是目标,要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贯穿城市工作全链条、全时空、全人群,即把精细化要求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城市工作的各个环节,覆盖城市空间的各个区域,体现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每时每刻,涵盖游客、就业人口、学生、老年人等各类人群。他还强调共治和法治是实现精治的手段。共治要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而法治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管理顽症难题。

汕头大学的李家才教授对汕头市强化城市管理的“创文”抓手的实践作了分享。他指出汕头“创文”的主要举措包括拆建并举、整顿交通、创造便利化营商软环境和整顿干部作风等。他强调汕头“创文”使城市秩序和城市面貌快速改观,鼓舞了干部和群众的信心和士气,推动了经济强劲增长。而汕头“创文”的主要挑战则包括道路交通设施欠账多、公共交通落后、停车位严重不足、城市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公共运动休闲场地少、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多、政风民风问题突出、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等现象。他认为汕头“创文”策略的重点应当是创建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和塑造崇德向善、法治彰显的社会风气,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和持续改善民生是汕头“创文”成功的根本保障。

青岛科技大学的刘广珠教授以《基于国家新区建设的雄安新区城市管理模式》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国家新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试点前阶段、试点阶段、探索阶段以及推广阶段。他还将国家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归纳为三种,即“新区政府”“管委会”和“嵌入式”。接着他认为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即城市管理局模式、城市管理委员会模式和多头管理模式。他认为国家新区的主体城市不一样,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新区采取的城市管理模式也不相同。设立雄安新区城市管理模式应该注意三个方面问题,第一,避免多头执法;第二,避免城市基础设施、市政的多头管理;第三,避免管理和执法的分离。

华东理工大学的李琼教授在《集体行动决策中风险感知影响分析》的发言中指出由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发的社会冲突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鉴于当前已有研究主要从客观因素来探究社会冲突。她在报告中以上海市某重大工程高架建设为调研对象,以风险感知差异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定量研究,从社会心理主观层面对风险感知差异与公众行动决策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认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工程项目中存在风险感知差异,民众的行为决策主要基于对风险收益的直观感受而非理性判断,当风险感知差异超过一定临界点时会导致民众采取对抗行动,是引发社会冲突的导火点。她强调在工程项目风险等级评判中应引入社会心理因素。

华东政法大学的陈鹏博士从城市治理的视角对城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城市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城市治理的效能。城市公共空间不足会导致居民公共空间权的争夺、城市空间蔓延导致的政府与原居民的居住区位权争夺、汽车与行人的道路权争夺、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生存权争夺、商品房和安置房分区建设导致的优质公共资源配置权争夺、按经济基础决定居住区位的阶层分层有形化、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活便利性之争等突出问题。他指出城市治理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传统城市空间解构后的必然结果,针对城市治理困境,应遵循城市公共性的特点,按照保障必要的公共空间、建立步行友好型城市、合理布局城市住区空间、增加城市生活便利度等原则推动城市空间的合理有序重组,解决城市治理的难题,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华东政法大学的张圣博士以《新媒体时代公共文化的生产传播与非营利组织参与的路径》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新媒体时代公共文化生产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特点为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生产传播带来了可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生产传播有其可行性与优势。同时他还指出非营利组织在参与中也遇到了制度保障、政策支持不足、参与渠道不畅、专业性不足、资源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能力。他强调要通过构建“智慧文化”合作网络平台、创新非营利组织参与路径,以保障非营利组织参与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文化生产传播上的功效。

六、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城市管理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方法和目标。当前,影响中国城市管理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供给侧的问题日益凸显,创新城市管理思路,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的转变,从而为城市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是一个新的课题。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陈丰教授发表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志愿服务研究》的主旨报告。他围绕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志愿服务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中影响其志愿服务的教师个人基本情况、激励因素和保障因素等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南开大学的张丽梅副教授以《多元治理理论下生态城市的实现逻辑》为主题作了发言,她以多元治理理论为指导,重点探索多元共治下生态城市的实现逻辑。她在报告中以天津、杭州、扬州为案例城市,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的治理路径。

山东工商学院的吴波副教授围绕社区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进行了报告,他分析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特征、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现状与特征。他强调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优势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活动意愿较高;第二,环卫企业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在社区村容村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也指出了社区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对区域居民需求差异性关注不够、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缺乏合作机制、供给与需求主体沟通不畅以及供给存在形式化等问题。他认为要从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和构建基于居民互助式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来解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

华东理工大学的曾莉副教授以《不完全契约视角下PPP项目的风险及其规避—以H市环卫一体化为例》作了分享。她在发言中指出其立足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借助H市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的实践来探讨PPP项目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风险及其规避措施。她强调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PPP实践,H市环卫一体化项目主要存在不可抗力风险、诚信风险、财政风险和运营风险。她认为PPP运作部门需在风险分担、剩余控制权分配、法律体系建构、监管机制完善等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切实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和供给效率,提升政社合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而促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

福建农林大学的路宁博士从需求的角度对福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她从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文化活动状况、文化设施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她在发言中指出福州市居民文化需求的特点主要包括多元化发展、层次升级化发展、体感加强化发展的趋势。最后她还对福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青岛科技大学的刘文丹博士以《青岛市新型养老模式创新与发展》为题作了发言,她认为青岛市“医养结合”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养分离的状况。她指出青岛市实行新型养老模式的效果主要有:实现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联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公立医院和养老院的联合以及为老人建立了长期保险制度(为其提供了保障,使青岛能够实现“老有颐养”的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新型养老机构设立的门槛过高、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和享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定标准较高等。她认为要从构建多种类型的养老模式、对“医养结合”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培训专业的服务护理人员等方面来推进养老服务。

本次会议期间,举行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管理大学生竞赛决赛颁奖仪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纪晓岚教授主持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颁奖仪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广珠作本次大赛总结并宣读了获奖名单。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焦妍代表参赛学生发言。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副局长王胜军高度评价了本次竞赛,并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下午举行了圆桌论坛。论坛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主持。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陆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王德起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刘广珠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纪晓岚教授、俞慰刚教授,就本次年会亮点总结、城市管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以及专委会会刊出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闭幕式上,华东理工大学俞慰刚、纪晓岚教授将城市管理专委会会旗传递给了2018年中国城市管理年会承办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德起、谭善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对大会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对大会取得的成绩和对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会的成功举办所做的努力予以高度评价。

2017年城市管理学科发展上海年会密切了各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城市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次年会将对我国城市管理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纪晓岚,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小城镇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建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