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环保产业。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对于环境保护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颁布《“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15年末,高效节能技术的市场占有率要提高25%左右,产值要达到5千亿元。环保装备产值要超过5千亿元,环保材料产值要超过1千亿元,有关环保的关键材料基本可以实现产业化。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要求,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形成新的支柱和主导产业。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从2010年的836.29亿元增长到2155.62亿元,增幅为157.8%,平均年增幅37%,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10年的287.51亿元增长到742.32亿元,增幅为158.2%,平均年增幅37.6%,如表3.2所示。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15000亿元,同比增长16.7%,比2008年7000多亿元增长了1倍多。截至2013年底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资源产出率显著提高,循环型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已初步构建,其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表3.2 2010—2013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和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人们日趋重视信息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人类的高度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也得到了平稳的发展,其重点的发展方向为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高端软件及新兴信息服务产业。2013年该产业的平均增速为13.5%,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增长迅速,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运行服务均取得了30%以上的增长,并带动软件业务同比增长24.6%。同时,我国主导的4G技术逐渐成熟,带动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0.2%。在大中城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拥有率已达80%(数据来源于中投顾问发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调研报告)。(www.daowen.com)
(3)生物产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生物产业呈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将该产业的发展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为推动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年均增速22.9%,部分细分产业也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如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等。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生物产业总产值的增速每年保持在20%以上,到“十二五”规划末,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十二五”规划初期增加一倍,工业增加值的比率明显提高,到2020年,该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和主导产业。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高水平的新颖技术是其显著的特点,该特点使其屹立于核心产业链顶端,并决定着整个产业最终竞争力的大小,是推动工业4.0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约16000亿元,不足装备制造业总销售收入的十分之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要争取达到60000亿元的销售收入,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比例要提高一倍,并大幅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5)新能源产业。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增加新能源的应用规模。因此,新能源产业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主要细分为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四个产业。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的利用量呈跳跃式发展。2010年,核电发电量738.80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500亿千瓦时,光伏电池产量占到全球光伏电池市场的50%,各类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总计约550万千瓦。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量显著提高,接近5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要占到80%左右。
(6)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的先导,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离不开新材料的应用,要积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体系已粗具规模,新材料2010年产业规模已超过6千亿元,部分新材料产品的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根据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形成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7)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具备产业化的发展基础,但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产品成本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配套能力明显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