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的概念来自于组织生态学,而将生命周期的概念覆加于产品、企业或行业时,亦是一种仿生学的应用。一般而言,无论是产品、企业还是行业,我们均认为其从产生到发展到消失的有规律性的阶段性现象就是其生命周期的表现。正是在对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大量研究之后,人们才开始对产业的生产周期的规律有所了解。因此,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在实证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的现代产业组织学重要分支之一。
众所周知,一种新的产品投入市场后,可能面对不同的消费需求。那些需求较小的新产品,由于企业无法承受成本压力就可能直接退出市场,这样的产品夭折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企业新产品的推出毕竟是其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的行为,因此,大部分新产品还是能够不断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使其销量不断增加。当然,这种销量的增加会随着大量竞争企业的进入而减缓。竞争企业的出现会导致又有新产品出现,企业自身也有动力来更新自己的产品。因此,企业的新产品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被竞争对手或自身的新产品所替代,最后退出市场。这个过程即是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大多数研究表明,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销售额或是销售利润额为纵坐标,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将呈现为一条近似S形的曲线。
当然,产品生命周期的完结并不代表着企业运营的结束。现代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产品线,或是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这使得其一款产品在市场竞争上的失败并不会影响其长期的存续。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主营业务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如果将企业看做不同类型产品的生产机器时,在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企业在对技术更新速度的掌控过程中,可能会做出滞后于技术的决策和判断,这会导致其逐步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退出产业的竞争。这也即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完结。(www.daowen.com)
行业即为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最初,会存在行业的领导企业由于一项技术的变革催生了该行业的现象。于是,之后会有大量其他企业开始生产同类型的产品,从而使得该行业开始成熟,之后竞争开始加剧,出现所谓的行业振荡,少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留存下来。不过,这样的太平盛世往往并不会维持太久,因为技术的革新会打破这种制衡关系,使得少数大企业转型,开始进入新的产业,旧产业逐渐被淘汰或是升级。
总体而言,技术进步,是推动产品、企业和行业生命周期的原始动力。正如熊彼特的破坏性创新所言,产品、企业和行业的生命周期都是在这种破坏性创新的推动下开始一个个新的生命周期,三者的层次不同,但三者的生命周期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推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