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与东盟港口城市贸易合作面临的瓶颈

中国与东盟港口城市贸易合作面临的瓶颈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按照中国海关的统计,中国对东盟的货物贸易也已在2012年由逆差转为顺差,贸易差额为86.62美元。中国钢材类产品是遭受东盟贸易救济措施的“重灾区”,仅越南2016年前10个月就发起3起。2015年,美国、欧盟既是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也是东盟除内部贸易外仅次于中国的第二、第三大出口市场,两者合计分别占有中国33.6%、东盟21.7%的出口份额。

中国与东盟港口城市贸易合作面临的瓶颈

(一)货物贸易:增速放缓,不平衡持续,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整体而言,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自2012年起一直低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构建以来18%的年均增长率。2015年,双边货物贸易更是同比增长-1.7%,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出现负增长后的又一负增长;2016年进一步下降,同比增长-4.1%。

即使按照中国海关的统计,中国对东盟的货物贸易也已在2012年由逆差转为顺差,贸易差额为86.62美元。随后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大,2013年至2017年5月间,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每年平均值为537亿美元,分别为447.31亿美元、632.91亿美元、908.63亿美元、683.07亿美元、466.19亿美元;而2011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还是逆差超过220亿美元,为CAFTA构建以来的最大逆差。对本就因统计方法差异而自认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并常常纠结于此的东盟经济体而言,中国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双方贸易不平衡在方向上的反转对其现实及心理的冲击可想而知。东盟成员国对CAFTA深化与拓展一直存在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可谓有增无减。

除整体上的不平衡之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不平衡还体现在:双方的贸易集中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由越南和新加坡所贡献,而逆差通常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尤其需要强调的有三点:一是中越货物贸易发展快速,越南已经由2002年中国在东盟的第六大货物贸易伙伴提升为2015年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并在2016年超越马来西亚跻身首位;中国对越南的货物贸易处于持续上升的顺差状态,2015年已占到当年中国对东盟货物贸易顺差的43.8%,2014年更是高达69%;二是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的货物贸易分别在2012年、2013年、2015年由逆差转为顺差;三是中国对马来西亚的货物贸易逆差额自2011年以来也正在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东盟经济体对包括“经济威胁论”在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疑虑和对CAFTA深化与拓展的积极性,也因此呈现出相对不同的心态和程度。

自2010年CAFTA正式建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5个同盟成员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最为频繁的是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其次为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中国钢材类产品是遭受东盟贸易救济措施的“重灾区”,仅越南2016年前10个月就发起3起。

(二)贸易便利化:关税壁垒有待进一步拆除,规则利用率急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关税减让的空间日渐缩小,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2015年10月WTO的《世界贸易报告》显示,《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将使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每年最多增加1万亿美元。仅简化贸易单证、完善通关流程、自动化通关3项措施叠加,就可节省2.8%~4.2%的交易成本。(www.daowen.com)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全球贸易便利化联盟发布《2016年全球贸易促进报告》,在美欧市场萎缩之时,东盟地区的货物贸易市场开放程度已超越欧盟和美国;中国是全球10个人口最多经济体中唯一进入“贸易促进指数”排名前半段的国家。尽管如此,就目前而言,双方的贸易便利化还是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17》显示,除“营商环境”排名本就相对落后的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外,东盟其他经济体和中国的“跨国贸易便利化程度”排名均落后于自身整体的营商环境。从工商界关注的通关效率、基础设施、跨境贸易等方面入手的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研究于2015年9月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正式启动;并在2016年9月正式发布《中国—东盟(柬、老、缅、越)贸易便利化研究报告》,就通关环境、规制环境、口岸效率、电子商务、商务人员流动五个方面提出有效改进的领域和具体建议。

(三)服务贸易:限制多,潜力有待释放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升。无论中国还是东盟成员国,随着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日益扩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但能够对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会为自身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注入崭新而强劲的动力。世界银行发布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Services Trade Restrictiveness Index,STRI)显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的STRI即服务贸易壁垒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服务贸易潜力的释放需要服务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四)贸易竞争性:结构同构,深化和拓展的内部驱动力尚待加强

CAFTA的大多数经济体,无论资源禀赋还是发展水平均具一定的相似性。在以外商直接投资载体的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推动下,产业同构及其引发的区域内外的竞争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中国和东盟及其成员国。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市场的相应萎缩和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尤其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使这一本就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2015年,美国、欧盟既是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也是东盟除内部贸易外仅次于中国的第二、第三大出口市场,两者合计分别占有中国33.6%、东盟21.7%的出口份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