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港口城市合作:哥本哈根和马尔默海峡两岸的紧密合作关系

港口城市合作:哥本哈根和马尔默海峡两岸的紧密合作关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哥本哈根和马尔默两个港口城市处在厄勒海峡两岸,隔海相望,都是轮船进出波罗的海的必经之地。显然,这种股权结构有助于构建港口与哥本哈根和马尔默政府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便于港口业务拓展。港口停靠船舶主要为邮轮、油轮、集装箱船、滚装船和海军船等。二是分属两个主权国家的港口合为一体,标志着北欧港口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革新。

哥本哈根马尔默两个港口城市处在厄勒海峡两岸,隔海相望,都是轮船进出波罗的海的必经之地。1995年厄勒海峡大桥开始建设,2000年全线通车,它从哥本哈根到马尔默,连接了欧洲中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厄尔森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把两个相邻的港口连接在一起,使两港一体化发展成为可能。

1. 港口的合作

哥本哈根市想扩大港口以推动旅游业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土地资源,哥本哈根港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马尔默市虽然是瑞典第三大城市,但相对来说经济不是很发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快速发展成为北欧首都城市,哥本哈根市和马尔默市都受到其发展的威胁。马尔默市政府有意依托哥本哈根港带动马尔默港发展,哥本哈根港则看中了马尔默港的发展前景。加之厄勒海峡大桥建成后,一部分原本属于两个港口的海运业务,例如客运业务、滚装船业务、轮渡业务甚至集装箱业务都转向了公路运输,两个港口的营业额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短期内下降了20%~25%。为了提升营业能力,最终由两市政府和港口董事局拍板,在20世纪初实现了合作,共同组建成哥本哈根—马尔默港(简称CMP),统一经营哥本哈根港和马尔默港,使两港各有侧重、错位发展、合作共赢。

哥本哈根—马尔默港务局系港区的唯一运营商,为更好地平衡两港关系,哥本哈根—马尔默港务局注册地在瑞典的马尔默市,总部设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在股权构成方面,也充分考虑各方因素,目前的港口股份分别由哥本哈根城市与港口发展局(50%)、马尔默市政府(27%)和私有股东(23%)持有。显然,这种股权结构有助于构建港口与哥本哈根和马尔默政府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便于港口业务拓展。

港口停靠船舶主要为邮轮、油轮、集装箱船、滚装船和海军船等。哥本哈根港侧重发展游艇、集装箱等业务;马尔默港侧重发展原油和液体化工品运输、汽车仓储和散货业务等,并适时建设港口工业园。港区主要有集装箱码头、邮轮码头、干散货码头、液体散装码头和汽车运输码头等。值得一提的是,港口针对汽车物流业务制定优惠政策,不仅为汽车厂商提供保税库存,同时还为客户提供交付前检测等多种配套服务,将其打造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大的新车物流枢纽。

2. 港口合作的主要特点(www.daowen.com)

一是哥本哈根—马尔默港既是港务局,又是港口运营商,不仅全面负责运输、装卸等业务,而且统筹行政许可和安全等事务。二是分属两个主权国家的港口合为一体,标志着北欧港口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革新。港口经济一体化将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并有助于整个波罗的海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也开创了两个国家的两个港口合并后由同一公司同一团队进行两地管理的先河。三是身兼两责的跨国属性,决定了哥本哈根—马尔默港必须协调和平衡各方经济利益。为此,港口将其注册地和总部分设两地,港口的首席执行官在最初两年由丹麦人出任。

3. 港口合作的主要优势

一是资源共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双方人员、机械和信息可实行无障碍内部交换。二是极大地为用户简化了谈判程序,对过去挂靠两港的船企而言,谈判对象合二为一,更易于谈妥装卸条件及费率价格,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两国的航运业主,都相当于靠泊本国港口,实现了两个港口单一窗口操作的扁平化管理。三是作为统一的港口,可以全面地平衡货物的进出口运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空箱运输,为用户降低了成本。四是可为两个国家的市场提供统一的物流,成为欧洲东、中部乃至整个波罗的海区域的物流集散中心。

4. 港口合作的发展规划

一是在资源、信息、设备以及港务人员、管理人员上进行互换互享,整合现有资源,共同建立一套新的港口运营模式。二是同意调度两港集装箱业务,提高集装箱利用率,提升集装箱业务服务质量。三是联合建设物流集散中心和供应链体系,打造欧洲中部和东部的物流供应链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