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印度尼西亚文化的特色特征

印度尼西亚文化的特色特征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宗教、文化呈现多样性,是东南亚国家共有的文化特征,而印度尼西亚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土状况以及国家发展历程等历史原因使得其国家文化多元性特点位列东南亚国家之最。在苏哈托时期,印度尼西亚对华的歧视和压迫政策,使得华人文化被不断磨灭。

印度尼西亚文化的特色特征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Republic of Indonesia),国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2亿,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数百个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占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民族语言共有2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的人口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第一,文化多样性堪称东南亚之最。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由横跨亚洲及大洋洲的约1.7万个大小岛屿组成,又称“千岛之国”,是多火山地震国家。有数百个民族,民族语言200多种,虽然为全球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但伊斯兰教并非为国家宗教,印尼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印尼是一个世俗国而非伊斯兰教国家。民族、宗教、文化呈现多样性,是东南亚国家共有的文化特征,而印度尼西亚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土状况以及国家发展历程等历史原因使得其国家文化多元性特点位列东南亚国家之最。

第二,作为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文化多元性特征突出,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印度尼西亚对于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相对较低,这一状况近年来有所好转,但多年的排华政策在印度尼西亚社会中依旧存在。所谓包容性,是指对象国在对外交往中对他国文化兼容并蓄的意愿与能力。一方面,以爪哇和伊斯兰教为特征的印度尼西亚主流文化强调“互助合作”与“协商一致”,具有一定包容性。对于不涉及主流文化内核的外来文化或非主流本土文化,印度尼西亚表现得较为宽厚包容,并会在长期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与融合。但另一方面,基于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需要,印度尼西亚对任何可能影响主流文化内核甚至颠覆主流文化地位的外来文化,都会表现得相当警惕和戒备,甚至引发激进的排外思潮。在苏哈托时期,印度尼西亚对华的歧视和压迫政策,使得华人文化被不断磨灭。苏哈托时期结束后,印度尼西亚对华人文化日渐开明,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但由于过去长期的压迫和排华政策对民众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广大社会群体中排华思想以及对华人文化的负面情绪依旧存在且将长期存在。(www.daowen.com)

第三,尽管为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处在东南亚地区,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地位及国际影响力在全球举足轻重。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位列世界第四,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人口红利大,市场内需大,能源、自然资源丰富,为印度尼西亚本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印度尼西亚为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凭借东盟的元老级别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地区甚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国际事务中占有一席之地。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巴厘民主论坛”,迄今已举办12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