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交流:从沿途商人到全球化合作

文化交流:从沿途商人到全球化合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千多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无数的商人、移民、僧侣、使团等,都通过“丝绸之路”成功地进行了文化交流。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状态的态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从开始分散的、无规划的交流逐渐发展到如今大规模的、有合理规划的组织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形式变得更加多种多样。

中国—东盟文化融通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承认、平等交往和理解沟通。从民族本真性的“生活语境”出发,诠释了融通主体间承认、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国—东盟文化融通的承载是文化区位的空间表达,是文化景观的空间交互,是文化扩散的空间对接。就中国—东盟文化融通的空间区位而言,作为融通支点的主要国家、重要城市,以机能文化区为依托,以感性文化区为切入,由点及面地带动形成文化区,由此构成了中国—东盟文化融通的区位承载。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都要扩大它的空间辐射范围,其所辐射和覆盖的空间区域称为文化区。

中国—东盟文化是指具有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们在中国—东盟辐射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度量的距离、指谓的方向。中国—东盟文化区有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感性文化区等。

中国—东盟形式文化区强调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要素内涵,意指具有一种或多种国家文化特征的空间区域。中国—东盟功能文化区按照中国—东盟行政或某种职能划分,强调机能的综合影响与规制,意指在人为状态下形成的,具备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空间区域。它由一个中心向周围和边缘发挥着辐射、协调与指导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与形式文化区会相互重叠。中国—东盟感性文化区强调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区域的认知,意指依据某种区域意识而形成于头脑中的空间区域,它既存在于区域内居民的心目之中,也得到区域外人们的广泛承认,是自认为或被认为的文化区。(www.daowen.com)

中国—东盟文化融通空间区位的逐层推进,演绎着文明互鉴的空间融通。功能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和感性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其区域范围并不必然呈正相关关系,其区位边界也不一定具有明晰的空间定位,三者是相互交织重叠的嵌套形态:功能文化区的中心一定是感性文化区的中心,感性文化区的边界随着功能文化区的拓展而得到进一步延伸,进而带动形式文化区的生长,使得形式文化区在不同区域得到扩散。中国—东盟辐射空间内部的不同文明、种族、国家以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感性文化区为载体,通过不同形态文化区的相互交织作用,在彼此边界拆和、变动和伸缩,强化区域间的文化联系与互动,以此促进多元文化间的互通互鉴和共同繁荣,形成世界跨文化融通新格局。推动中国—东盟共同体各个文化区的文化沟通以及文化空间区位格局创设,对于中国—东盟共同体不同文化区以及附着之上的文化系统之间的互通互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就中国—东盟文化融通的空间景观而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工程景观相互嵌套、相互支撑,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多元文明的往来沟通,构成了文化融通的实体依托。自然景观是地表的原始基质和自然形态所形成的现实图景,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区内部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形态和活动方式;人文景观是以自然环境为原始基质,在特定文化区的价值导引下所塑造的地表文化的空间复合体;工程景观是指人们以自身生产、生活的特定需求而建筑具备特定功能的固态建筑和基础性设施。实体景观以这三种表达式的类进行了内涵性、意向性、价值性的空间展示与承载,在现实性上诠释了作为载体的物质形态对文化的保存、延续和传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工程景观三者层级嵌套,是人化自然的主体化构筑,人们赋予不同景观以主观意向和价值意涵,使之成为人文情怀和特有功能的文化实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