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因素与自循环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历史因素与自循环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的产业集聚时,还时常会关注区域的历史因素,这其实可认为是区域先前产业集聚模式对当前及未来产业集聚模式的影响,体现的是一种产业集聚过程中的自循环过程。图4.2、图4.3分别是对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形成的描述。图4.4是根据份额系数与相关系数两个维度,抽象出的4种区域产业集聚模式。

历史因素与自循环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的产业集聚时,还时常会关注区域的历史因素,这其实可认为是区域先前产业集聚模式对当前及未来产业集聚模式的影响,体现的是一种产业集聚过程中的自循环过程。

在Myrdal之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产业集聚现象在区域间表现为趋同增长,即凭借市场机制对资源的自发调节,最终会消灭区域间的差距,使各区域的经济实现均衡发展。Perroux(1950)的增长极理论就明显受此种思想的影响,突出了增长极(领先区域)对其他地区(落后地区)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消极作用。

事实说明,即便是长期信奉自由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也很难消除区域间不均衡。瑞典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代表学者,1974年诺贝尔奖得主Myrdal(1957,1968)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批评这种区域间均衡发展的思想,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采用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其主张使用动态非均衡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间产业集聚问题,从产出与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等方面来动态地诠释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过程。在这种动态过程中,领先区域对落后区域存在回流效应(也称回波效应、回荡效应)与扩散效应(也称扩展效应)两种相反效果的效应。其中,回流效应指领先区域对落后区域的排斥作用或不利影响,表现为领先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吸收,致使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不足,发展受限,并进一步拉大领先区域与落后区域间的差距。扩散效应是指领先区域对落后区域的拉动作用或有利影响,表现为领先区域的生产要素向落后区域扩散,带动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Myrdal认为,由趋利行为而形成的回流效应具有主动性,而扩散效应则是被动的。扩散效应则源于发达地区自身的增长瓶颈,即由于其集聚不经济引起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成本上升、生产要素生产效率低下等负面效应,将一些淘汰产业与过剩生产资源挤出至落后区域。

可以看出,Myrdal虽然认可扩散效应的存在性,但认为与回流效应相比,其不仅强度较弱,而且位次也在回流效应之后,只有在发达地区出现集聚不经济与生产资源过剩时,才会拉动落后区域的发展,而随着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各种创新,这种集聚不经济的边界一直被扩大,在这种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Myrdal认为,这种区域间的不平衡将一直被保持、加大与固化,使得强者恒强,而弱者恒弱,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作用的原理,直接导致“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www.daowen.com)

在Myrdal之后,Kaldor,Thirlwal等学者还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进一步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其中,Kaldor提出效率工资的概念,以生产率与效率工资(货币工资与生产率的比值)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解释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与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观点相近的还有很多,如Prebisch(1949)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凯恩斯主义也认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有效干预是必需的。而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地理经济学框架内的大多数模型,也认为集聚经济的累积作用会使城市间的经济实力趋异。另外,劳动者本身具有一定生产要素特性,因此其向领先区域集聚会进一步加强集聚经济,并进一步吸引其他的劳动者流入领先区域。

在此处,对本章出现的图的逻辑关系进行一个总结说明。图4.1是对产业集聚形成与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的示意图,将产业集聚过程视为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两个独立过程的复合,分析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各自的形成与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过程中专门化经济、多样化经济、相关性经济、无关性经济对区域的经济产出的作用。4.1节是按照图4.1的进一步展开。图4.2、图4.3分别是对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形成的描述。图4.4是根据份额系数与相关系数两个维度,抽象出的4种区域产业集聚模式。图4.2—图4.4是对图4.1的补充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