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专门化经济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专门化经济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在3.4.5小节中曾指出,Glaeser提出了Specialization Economies,类似于Hoover提出的Localization External Economies,指的是相同产业内的企业集聚产生的各种经济,其来源包括专用型生产要素的分享、产业内的知识外溢的促进、产业内市场关系的影响、专门化集聚的消费经济等。

专门化经济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本书在3.4.5小节中曾指出,Glaeser(1992)提出了Specialization Economies(专门化经济,也被翻译为专业化经济),类似于Hoover(1948)提出的Localization External Economies(本地化经济),指的是相同产业内的企业集聚产生的各种经济,其来源包括专用型生产要素的分享、产业内的知识外溢的促进、产业内市场关系的影响、专门化集聚的消费经济等。其中,前三点都可以在Marshall(1890)的文献中找到源头。正如4.1节中所述,Marshall提及经济集聚的内生机制之一是存在集聚经济,包括对生产要素的共享与强社会网络引起的学习经济与关联经济。不过,Marshall在论述上述生产集聚经济的原因时,认为这些外部性是由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集聚产生的。从Krugman(1991)对Marshall文章的总结来看,其外部性主要有3个来源,包括专用型的劳动力共享、专用型的中间投入品共享与知识外溢。可以看出,Krugman的总结缩小了Marshall原本的生产集聚经济的范畴。Krugman的共享专用型劳动力与中间投入品而获得经济性的范围小于Marshall的共享全部生产要素获得经济性的范围,而对知识外溢的阐述也仅仅是涉及学习经济,而并未涉及Marshall提及的关联经济。因此,后人对Marshall观点的解读更认为是产业内集聚与分工的结合,即专门化经济,该观点后经Arrow(1962)与Romer(1986,1990)的完善与发展被称为Marshall-Arrow-Romer(MAR)外部性,并被作为由“第三意大利”新产业区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胡树光,2011)。

1.专用型生产要素的分享

专门化经济来源之一是集聚个体在生产过程中对专用型生产要素的分享。MAR外部性的主要观点之一,是相同产业的集聚可以形成包括专用型劳动力和专用型中间投入品在内的专用型生产资料市场,而这种专用型的生产资料市场可以被相同产业的企业共享。如Lichtenberg(1960),Henderson(1986,1988)的研究表明,相同产业的企业由于需要同样的生产资料,因此这些企业倾向于集聚从而节约运费。

劳动作为众多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与特殊的要素,它的作用是其他要素无法取代的。因此在众多专用型生产要素的分享中,学者们特别关注专用型劳动市场对专门化生产的作用,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与成熟使企业与劳动者都可以获益。首先,Helsley(1990)认为,专门化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劳动匹配更容易,既为专业工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专门化的产业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并将这种思想模型化。李金滟(2008)也同样认可专门化劳动力市场使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匹配质量得到提高,并举例矿工可能会在抚顺找到更为合适的工作,而不是在上海。其次,这种专用型劳动市场的出现可以培养劳动者对区域和行业的忠诚度,并激励他们长期对专用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李君华,2003)。最后,专用型的劳动力市场还会加速集聚体内的劳动力流动,如Combes(2006)发现,欧洲劳动力在地区内的流动性高于地区间流动性,Saxenian(1993)认为,硅谷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熟练劳动力的高流动性,硅谷的发展是生产过程中的专门化经济存在的一个重要的证据,硅谷拥有众多的小规模计算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非常有限,也常因为高风险倒闭,但劳动者却可以迅速找到新工作,新公司也能很快找到所需要的熟练员工,最终使硅谷成为区域发展的成功典型。

如果说专用型生产资料市场的专门化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之中,那一些服务业,如餐馆、汽车经销商等集聚在一起更多的是为了共享市场、消费者与客户,这样就可以消化其他同类企业满员时的过剩市场。从广义上讲,消费市场也可算为专门化的生产要素。

2.产业内知识外溢的促进

MAR外部性的主要观点之二,知识外溢更容易发生在相同产业内。因为相同产业内的行业具有相同的工作知识背景,相较于其他产业的企业,对外溢的知识的模仿、理解与进一步提升的能力更强,比如硅谷的微芯片制造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陆立军,2009)。Feldman(1999)指出,属于同产业内的企业拥有相同的技术背景,行业之间的技术差别较小,因此对同产业背景的企业产生的技术创新的兴趣、动力以及吸收能力都比不同产业背景的企业更强。Arrow(1962)指出,技术创新形成后的复制成本非常小,因而专门化更有助于技术外溢。Dahl(2004)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证实了工程师们通过非正式网络可以分享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可以看出,知识外溢与劳动力市场共享会存在交互作用,因为劳动者在同类型的企业间流动时会将自身的知识与技术带入新企业。如Henderson(1997)认为,处在同产业内部的企业,吸收同行业的劳动力时,会得到其附带的知识、技能与经验,而其他产业的企业却无法获得这种专业性的知识。Combes(2006)在说明欧洲劳动力流动特点时指出,劳动力的流动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劳动者变换工作导致了知识的流动与溢出。Almeida(1999)指出高技术产业工程师流动时,他们在先前单位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经验自然也随之流动。

还有学者从创新的不确定性角度来分析专门化对创新的作用。如Williamson(1975)指出,创新的本质是探索未知领域,在竞争对手策略、市场环境、创新者的社会关系、机会主义与投机行为等很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而专门化会减少创新的各种不确定性,如因为临近使企业能更加洞悉竞争对手的决策、形成稳定的非正式网络、通过专用型的劳动力市场避免创新的终端,从而促进创新。可以看出,Williamson的观点综合了社会网络、专用型劳动力市场等多方面对创新的作用。

3.产业内市场关系的影响(www.daowen.com)

对于由于产业内市场关系而形成的专门化经济,学者们主要是从垄断与竞争对创新的影响来展开的。

MAR外部性理论主要观点之三就是突出了垄断的重要性。MAR外部性理论认为,竞争会导致企业的利润水平降低,特别是在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以模仿而非创新时,竞争策略是以价格战而非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时更会如此。而垄断则可以延缓企业创新的外流,降低其他企业对其产品的简单模仿,使创新企业可以获得创新租金。创新企业为了持续获得稳定的创新租金,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薄文广,2007)。在认为垄断行为有助于创新的学者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Schumpeter,他认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垄断则是非价格的“创新”竞争。因此,Schumpeter支持包括专利权、长期合同、限制产量、刚性价格等在内的垄断行为,认为之所以垄断价格呈现短期性的刚性,是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避免了季节性、不规则性、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的生产与创新的影响。垄断企业所取得的垄断利润并不是具有剩余性质的报酬,而是可以刺激创新的功能性报酬。同时Schumpeter还更加肯定处于垄断地位与竞争优势的大企业作用,认为大企业更有实力与意愿建立研究机构与开发新技术,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寡头垄断的美国汽车工业人造丝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对经济的促进为例,说明垄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Abdel-Rahman(1993)指出,即使最终产品是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只要中间产品存在垄断竞争,通过产业上下游的关联也存在MAR外部性。

可以看出,MAR外部性理论在如何促进知识外溢及经济产出增长的本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其一方面强调相同产业集聚是为了从相邻企业获取知识外溢,另一方面又说明企业需要通过垄断延缓知识外溢,避免其他企业的模仿与追赶,而将知识外溢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获取创新租金。

专注于研究市场关系影响的经典理论,除了MAR外部性理论,还有Porter外部性理论,与MAR外部性强调生产垄断关系对产业集群(同产业集聚体)的作用不同,Porter外部性更突出生产竞争关系对产业集群的作用。在Porter之前,就有很多学者认识到竞争的作用,如重商学派向重农学派过渡时期,Cantillon(1755)就指出,竞争的本质是企业家的活动。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Smith(1776)也崇尚政府放任厂商进行自由竞争,反对垄断的观点。Marshall(1890)作为MAR外部性的代表者,他在肯定大规模企业的作用的同时,也同样表示少量企业规模过大导致的过度垄断会使市场失去竞争活力,这被称为“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Robinson(1933)和Chamberlin(1933)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重要的垄断竞争理论。Kaldor(1935)指出,竞争具有空间的策略性与局部性,企业的精力会重点集中在与其临近的对手。同样奥地利学派的von Wieser也论述了垄断的不利影响。与Schumpeter对垄断大企业的支持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Galbraith则更加认可中小企业的作用。

在前人的基础上,Porter(1990,1992)系统地表述了竞争对产业集群的作用。以意大利的服装业、陶瓷业和珠宝业为例,指出产业内部的竞争同时具有降低创新主体的创新租金和逼迫企业创新的压力两种效应,且第二种效应会更强,这会对企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强创新意识与对其他企业创新外溢的迅速吸收及改进。在促进横向企业间竞争的同时,纵向企业间的合作也可以驱使企业进行创新,即专门化引发竞合(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机制促进了企业的创新,而垄断则会让企业丧失创新动力。此后,Porter外部性就与MAR外部性分别作为竞争与垄断的代表观点并相互对立,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如李君华(2010)指出相同产业内的企业集聚会加剧其竞争的激烈性,从而给予其更大的创新压力。Enright(1991)更加明确地指出,企业创新性与竞争力源于企业间的竞争。Raider(1998)认为,竞争环境更为激烈的行业,其内部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创新速度都高于竞争相对较弱的行业。Bengtsson(2004)以瑞典制造业的分层样本面板数据为例,检验了竞争对创新的影响,发现竞争的氛围与结构都是驱动创新行为的重要力量。Dietzenbacher(2000)进一步将创新分为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并指出竞争能促进工艺创新,即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Rotemberg(1986)则通过对寡头市场的博弈论分析,指出寡头垄断厂商缺乏过度调整价格的意愿,而大量企业集聚时,可以通过竞争避免支付“垄断性工资”。

4.专门化集聚的消费经济

学者们一般都认同多样化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效用,这被认为是区域多样化重要的“好处”之一。但有些学者认为,产品的多样化必须适度,太多的选择性会使符合标准的产品种类增加,使消费者在评价选择何种产品的认知负担与成本加重,甚至会使人们形成观望心态或直接放弃选择。

Iyengar(2000)发现,只给人们6种选择时比给他们34种或30种选择时购买比例更高(选择成本更低),也更为满意自己的购买行为(效用更高)。Shah(2007)发现,消费者购买行为与购买选择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也就是说,产品种类增加最初会因为更满足消费者的期望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随后在达到一个峰值时则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另外,苹果公司对产品种类实施的简化战略及选择恐惧症的盛行似乎也印证了此种观点。

专门化可以减少对消费者而言“无益”的产品差异(如包装、外观、非主要功能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适度的标准化除了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外,也可以形成晋江鞋衣制造、义乌日用品市场等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与知名度,减低消费者与厂商的交易成本,从成本节省的角度间接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李君华,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