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个体与区域之间的差异分析

个体与区域之间的差异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重商主义支持流通和贸易,但是这种贸易是建立在重视出口抑制进口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掠取其他国家与区域的贵金属。除了从理论上分析对区域间的自然禀赋差异对其分工与贸易的影响外,很多学者通过对解放后新中国区域发展的经验为其提供实证依据。区域间存在绝对优劣差别是形成经济集聚的外生因素,个体到区域的功能上存在相对差别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外生因素。

个体与区域之间的差异分析

如果说区域间存在绝对优劣差别是影响经济集聚的先天因素,那么产业分工的先天因素就是因为从人到区域的功能上存在相对差别。Smith(1776)曾经说,分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分工具有多个研究层面,从微观层面涉及劳动者的分工,从宏观层面则是区域的分工。

对于人与人之间由于各方面的不同从而进行分工的论点,一早便获得了学者们的认可。古希腊哲学家Plato在《理想国》中曾指出,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在本性与才能上存在的差异引起的工作适应性的差别。中国唐代学者韩愈在《师说》中的名句“术业有专攻”,也间接地指明了人与人之间在学问和技艺上存在各自的研究专长。von Hayek(1937)也认为,生产者在知识生产、获取、储存等方面实行分工,是由于在认知、接受、理解等能力方面存在客观差异。

区域的分工则是从微观层面上的人的才能差别上升至宏观层面上的区域的“才能”差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曾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暗含古人对区域间不同自然禀赋为其选择不同的产业提供了条件的通俗表达。需要指出的是,形成区域分工的区域差别与形成经济集聚的区域绝对优劣差别有所不同。区域绝对优劣差别探讨的是哪些区域适合经济发展的问题,是适合发展的“良田”与不适合发展的“荒漠”间的区别,分析的是经济集聚的现象。而区域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别探讨的是区域适合发展哪些产业的问题,是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平原”、适合发展畜牧业的“草原”、适合发展矿业的“矿区”等之间的区别,分析的是产业分工的现象。

在对待区域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重商主义将区域发展的目标视为“国民财富”(贵金属)的简单积累,因此强调本国政府保护下的产业发展。虽然重商主义支持流通和贸易,但是这种贸易是建立在重视出口抑制进口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掠取其他国家与区域的贵金属。可以看出,重商主义的观点是建立在本国产业完全超越其他国家的基础上,与区域间分工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首先含有区域分工思想的是Smith(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即区域应该依据自身的生产禀赋差异来发展不同产业并进行贸易。绝对优势理论指出,每个劳动者专门生产其最有优势的产品,通过彼此交换可以提高效用,并从个人上升至家庭、区域与国家层面,进一步指出各国应该从自身的自然禀赋出发,发展适合的具有绝对优势的(比其他国家生产效率更高)产业。Ricardo(1817)针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绝对性”进行了发展,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区域间即便不存在绝对优势,同样会因为存在比较优势(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同样会形成区域间的分工与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提出了众多相似的观点,如徐康宁(2006)认为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的依据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李景海(2011)从企业的角度指出,企业所处区域的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对其进行分工和合作等活动起基础性作用。(www.daowen.com)

除了从理论上分析对区域间的自然禀赋差异对其分工与贸易的影响外,很多学者通过对解放后新中国区域发展的经验为其提供实证依据。如梁琦(2004)指出,华北、东北地区之所以形成以矿业、能源黑色金属冶炼、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加工等采掘和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是由于其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原因,特别是山西、湖南和河北等省份形成自然资源型的产业。金煜等(2006)认为,中国沿海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得益于拥有港口并接近国际市场的优势,辽宁和山西的重工业发展则是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区域间存在绝对优劣差别是形成经济集聚的外生因素,个体到区域的功能上存在相对差别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外生因素。产业集聚作为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的集合,其外生因素可以理解为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的外生因素相互结合,即区域自然禀赋差异与生产者的禀赋差异相结合。

生产者会因为自身存在的差异而从事不同工作,形成不同的产业。而区域间由于禀赋差异为不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使区域能够培育并吸引从事相关工作的劳动者,从而形成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