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中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某个区域在各个产业集合中各种经济资源与绩效(包括生产要素投入量与经济价值、产品的产量与产值、效率)的比例构成及这些产业集合之间的依存与制约关系(蒋建华,1999)。根据经济资源与绩效选择指标的不同,产业结构分别反映了产业集合间的投入结构(各种生产要素)、固定资产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结构(劳动力)、技术结构(技术)、产出结构(产量)、产出收益结构(产值)、需求结构(需求量)、区域布局结构、进出口结构等(张卓元,1998)。
对于同一个产业系统而言,其产业结构呈现何种表现形式,取决于选用何种产业集合的分类标准,选取何种经济资源与绩效指标,以及如何划定区域的空间范围。
产业的分类标准,即确定产业集合间界限的标准,可以从产业集合的概念出发,较为普遍与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三种,即依据产品是用于生产还是消费用途来分类、依据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来分类、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来分类(表3.2)。
表3.2 产业分类标准与示例
1.依据产品是用于生产还是消费用途来分类
K.H.Marx(1859)在政治经济学中将产业根据产品是用于生产还是消费,分为用于各种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与用于个人消费品的第Ⅱ部类,并提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两大部类通过交换实现实物与价值上的相互补偿。
2.依据生产需要的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来分类
常见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等。因此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即按照要素投入的相对比例,可以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黄运武,1992)。该种分类方法带有规范性的产业升级视角,间接地指出,国家与地区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但该种分类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一些生产要素使用与投入较为平均的产业很难划分;二是按照功能相似性与替代性产品来划分的产业,可能因为所处国家与区域的不同及其所处的自然禀赋条件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被划分至不同产业集合,如中国的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的农业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张卓元,1998)。
依据生产要素特征与比例来进行产业分类的还有Lenin提出的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其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黄运武,1992;王益英,1997)。其中,农业、轻工业主要依靠土地与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工业主要依靠资本,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是K.H.Marx两大部类分类法的衍生(张德常,2010b)。从两种分类法的关系来看,农业、轻工业主要生产个人消费品,重工业主要生产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由于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经济发展承袭了苏联的模式,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对中国的影响较深,比如习惯上会将主要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业称为轻工业,而把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张卓元,1998)。从某种程度上,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是将第Ⅱ部类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与轻工业。但农业、轻工业的产品除了用于消费外,也有部分产品用于生产,如棉麻、糖、生产用布料与塑料等,同样的,重工业除了用于生产,也有部分产品用于消费,如住宅建筑材料、某些耐用消费品等。因此农轻重三部类分类法具有统计上的不准确性和体系上的不完备性(没有包含知识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等产业),适用性较弱。
3.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来分类
与前面两种分类方法相比,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的分类方法更符合对产业概念的诠释。
依据产品的综合性质与替代性进行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与标准产业分类法。其中,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是通用于众多国家的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切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与产业革命,即畜牧业、手工业与商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产业革命则标志着现代工业的产生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干春晖,2006)。Marx(1859)在考察社会分工时,认为从劳动本身出发进行一般分工,可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正式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是Fisher(1935),他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与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将经济分为: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第一产业、进行自然生产品再加工的第二产业及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Clark(1940)则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计算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一些学者以第三产业为基础,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第四产业的说法,主要的观点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包括Porat(1977)提出的信息产业,王树林(1996)提出的进行精神产品再生产的产业,王勇(2004)提出的创新产业,郎咸平(2013)提出的智慧产业。第二种是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如叶文虎和韩凌(2000)提出的废物再利用产业,刘景林和隋舵(2002)提出的绿色产业。第三种是从公共服务与公益的角度出发,如郎涛和杨滢(2006)提出的非市场经济领域的产业。还有学者甚至将金融等行业定为第四产业。可以看出,以上对第四产业的划分只是在原有产业划分框架的基础上,突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一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或某种发展观,有些观点的争议很大。可以说,第四产业作为一种新颖的提法,并没有跳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框架,也没有得到学界公认。(www.daowen.com)
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虽然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但其仅将社会生产活动分为三类的标准过于粗线条,在进行更细致的产业分析时,需要更为详细的产业分类方法。Marx(1859)就指出,从一般分工的角度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基于一般分工的特殊分工,将大类产业进一步分为种与亚种。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eation,SIC)就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为基础进一步细分的分类方法(黄运武,1992;张卓元,1998)。
联合国(1948)颁布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ISIC)简称《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国际基准分类。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都采用ISIC发布和分析的统计数据。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都采用了ISIC,或将其作为本国标准产业分类的基础,对经济统计、人口、生产、就业、国民收入和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分类与编制投入产出表。虽然各国由于归类口径的标准有异,但在大类的划分上基本是一致的,这使国家之间数据具有可比性。随着经济活动组织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经济活动类型,因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ISIC进行了多次审查和修订,并于2006年3月通过修订本第4版(ISIC,Rev.4.0),把全部经济活动从大到小分为门类、类、大组、组4个层级,其中共21个门类,并以字母A~U编码,共有99个类(表3.3)。
表3.3 ISIC第4版全部经济活动的21个门类及其包含的类与说明
来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修订本第4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司,2006。
表3.4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版本修订类别数量变化
来源:依据GB 4754—1984,GB/T 4754—1994,GB/T 4754—2002与GB/T 4754—2011,GB/T 4754—2017整理统计得来。
表3.5 GB/T 4754—2017的20个门类及其包含的大类与说明
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国家统计局,2017。
在颁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之前,中国进行经济统计工作使用的产业分类是在收集整理统计数据过程中使用的统计分组目录,最早的是1955年9月国家统计局在进行全国职工调查时使用的32个职工部门,但未能形成一个较稳定的分类标准。在1959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发的《关于劳动计划、统计中的范围、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的暂行规定》(草案)中,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9个。1980年国家统计局将科学研究与文教卫生部门分列,形成了10个部门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9部门与10部门分类的使用历时约20年,该分类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稳定,但其缺点之一是从部门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产业的概念来划分的,缺点之二是部门分类较粗,部门以下的细分类与代码不统一,缺点之三是与ISIC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没有衔接(方宽,2002)。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分类标准开始与ISIC挂钩。1984年首次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1984),并分别于1994年、2002年、2011年、2017进行了四次修订。最新版的GB/T 4754—2017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于2017年10月1日实施。该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GB/T 4754—2017保留GB/T 4754—2011主要内容,对个别大类及若干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作了调整。GB/T 4754—2017把全部经济活动从大到小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个层级,其中共20个门类,以字母A~T编码,共有97个大类,473个中类与1 380个小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各版本间分类区别与GB/T 4754—2017的20个门类及包含的大类与说明如表3.4与表3.5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