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的理论可能性:第三类研究

研究的理论可能性:第三类研究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产业集聚模式的现实紧迫性,使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热情。表2.1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可能第一,产业集聚的概念与内涵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存在众多与其相关与类似的概念。对此,相关研究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本书尝试回答第二类研究中无法解释的问题,也能为第一类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微观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可能性:第三类研究

研究产业集聚模式的现实紧迫性,使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热情。对于特定城市如何选择适合的产业集聚模式进行研究,大致有两类视角。

第一类研究受全球主义与全球化(Globalism)、新区域主义[3](Neo-Regionalism;Norman,1991;Sharpe,1993)、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n;Castells,1996)等理念及与其反身的本土主义[4](Localism)、文化转向[5](Cultural Turn)等思潮两个方面的影响,突破了单一城市的局限,从城市间关系与城市网络的视角来审视产业集聚现象。该类研究符合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背景,探讨的是更大范围的区域产业集聚现象。然而这种更大范围产业集聚是建立在单个城市产业集聚之上的,产业集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但因为其宏观性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往往较少涉及对产业集聚的形成与作用机制的探讨。

第二类研究是从传统的产业集聚“量变”来研究城市产业集聚现象,虽然受国外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大都市区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紧凑城市(Compact City)等新理念的影响,但其研究重点还是局限在大城市更好还是小城市更好的争论上(安虎森,2005)。而从现实来看,大城市与小城市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典型事例,因此仅研究产业集聚的“量变”,而不去深究具体城市产业集聚模式的特征,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上述两类研究从理论渊源与相关模型、评测方法、经验分析与结论等方面对产业集聚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的丰富成果为本书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同时,相关研究在产业集聚的内涵辨析、形成与作用机理分析、评测方法提出、经验分析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争论、不足与改进的可能,亟需学术界解决与优化(表2.1)。

表2.1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可能

第一,产业集聚的概念与内涵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存在众多与其相关与类似的概念。多数研究对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都没有进行系统与清晰的界定,对这些概念的混用,会影响学者间的学术沟通。(www.daowen.com)

第二,在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产业集聚是由经济集聚与产业分工两种现象的融合,虽然这两种现象相互促进,但它们产生的外生因素与内生机制各不相同。而相关研究多将产业集聚现象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这不利于系统地分析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另一方面,除了区域与城市经济学、产业组织、新地理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外,产业集聚现象还引起了人文经济地理、城市与企业管理社会学、消费心理、网络理论等领域学者的研究热情,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诠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将学科间丰富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融合的系统框架

第三,在产业集聚的模型构建上,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建立是一个转折点。一方面,自新古典经济学出现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对经济集聚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在区域与城市经济学与新地理经济学出现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从空间视角上来诠释经济集聚现象,建立了一系列逻辑精密的模型。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之前学者们非常重视产业分工的传统,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建立后就消失了,杨小凯(1999)认为,这是因为模型便于处理的需要与边际分析方法的不足。这就导致大量精密的模型一般只关注经济集聚现象,而没有考虑专门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模式不同,而那些区分专门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模型在构建时很少真正地包含空间维度

第四,在产业集聚的评测方法上,存在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地理集中两种视角,这两种视角在评测指标的构造上虽然形似,但内涵与意义却大相径庭。现存文献很少有对这两种视角评测指标构造的逻辑与思路进行系统分析,导致部分研究对两者的混淆,直接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另外,现有研究对产业集聚模式特征的衡量多从产业间份额多寡,即区域产业专门化与多样化的角度来着手,很少从产业间相关关系考究产业集聚模式,即便少量研究中注意到产业间相关关系,但其指标构建的思路与方法却有待商榷与斟酌。

第五,在产业集聚的经验分析与结论上,国内外学者一般均认可产业集聚对经济产出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具体产业集聚模式特征对经济产出绩效的影响效果与作用却存在诸多争议。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研究对象、产业分类标准与区域研究尺度、评测方法、理论假设、模型形式、计量方法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的。对上述造成经验分析结论差异的原因仔细推敲,有助于提高经验分析的合理性与结论的适用性。

最后,在产业集聚模型调整与政策建议上,由于相关研究很少能将理论解析模型与经验分析计量模型有效结合与贯穿,使得所得结论和现实情况切合度小且不够具体,对政策实施的支撑与评估较为有限。很多研究虽然认识到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的重要性,但在谈到具体操作措施时,仅是宽泛简单地阐述产业规模数量积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高新产业、支持大企业发展等。对如何进行产业升级与产业调整,其标准如何界定?是否所有城市都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采取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是否所有城市都要支持大企业的发展,而无视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是否所有城市都要发展低能耗的产业,而高能耗却又必需的产业布局在哪?对此,相关研究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与上述研究相比,本书通过探索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分析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研究的是产业集聚的“质变”。本书尝试回答第二类研究中无法解释的问题,也能为第一类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微观理论基础。在信息化、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生产柔性化等思潮的影响下,区域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表现出形式细化、层次深化、结构分化、范围扩张化等新特征。中国产业集聚在现实中存在的瓶颈与政府对区域产业集聚问题的重视,亟需学者们与研究机构在理论深度与经验分析上取得进展,为决策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