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的住宿处所。在囯内,民宿还属于新兴产业,发端于“分享经济”在国内的普及。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对旅游住宿的需求日益细分,富于人文情怀、价格美好的民宿逐渐成为旅游,尤其是高景气度的周边游的重要入口。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2017年8月21日,囯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精品旅游饭店》等4项行业标准,并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对行业标准呼吁已久的国内民宿、精品酒店等非标准化住宿行业终于迎来了统一规范。2018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房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
共享房屋的先驱Airbnb火爆之后,在中囯涌现了小猪等一批中囯民宿经营企业,资本的推波助澜、自助游的兴起,让民宿开始逐渐被大众所接受。途家、小猪、住百家已经成为国内民宿业第一梯队的领路者,验证了海内外民宿强大的生命力。
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145亿元,比上年增长近70%。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参与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其中房容约7600万人。随着共享经济的继续渗透,预计未来几年,民宿短租不但会继续提升自身的发展,整合市场,进入淘汰期,更会以自身优质的服务与内涵影响更多游客,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1.从发展时机看,中国在线客栈民宿预订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2017年9月30日,易观发布的《中国在线民宿市场四维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2018年,在线民宿已经成了重要的住宿业态。截至2018年2月1日,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出台民宿扶持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密集出台表明了对民宿发展的支持态度和行业标准化的引导。在住宿类型的选择上中外游客的偏好十分相似,选择别具特色的客栈和民宿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住宿的一大趋势。
2.从地域上看,民宿主要分布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南方的著名的景点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杭州、丽江、大理、阳朔等地,具有天然的“地利”,民宿数量增长较快,品质也很高。
3.从价格方面来看,中国的大陆民宿还是属于较经济的住宿产品,65%的客栈民宿价格低于200元,离民宿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中国台湾等差距较大。(www.daowen.com)
4.民宿经济从“1.0”时代向“2.0”时代飞跃。民宿经济缘起旅游业,但并不局限于旅游业。从传统旅游景点的经营到旅游项目的拓展,再从旅游产业链建设到当前的全域旅游发展,这种不断拓展的旅游产业和发展形式,其实早已突破原有而纯粹的“旅游”概念,转而成为更加注重感受化、体验化与价值化的“全域”旅游产品的“个性选择”。也正是在这种价值选择的推动下,民宿经济才悄然兴起并快速发展,成为当前旅游经济的“新秀”,并随着网络技术的支撑和传播快速成为“网红”,实现着从“1.0”时代向“2.0”时代的飞跃。
民宿经济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农村民宿经济的迅速“走红”,不仅对旅游产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农村经济发展,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层面,农村民宿经济“2.0”时代的发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更新发展理念,是民宿经济“2.0”时代发展要走的第一步。实际上,农村民宿经济缘起于农家乐,而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前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了,亟须在发展理念上突破民宿经济“1.0版本”模式,不断拓展农家乐的传统经营理念,这就既需要有饮食产品的更新,也需要有住宿条件的“补位”,同时还需要有个性价值的创新与创造,才能生产出更多的民宿“卖点”,实现农村民宿从“1.0”到“2.0”版本的飞跃,让农村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全新载体,进而让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更为可行的实施策略和实现平台。
保护与开发并重,是农村民宿进入“2.0”时代的必由之路。一座古村,一泊清水,甚至是一道美景,往往就能成为网红经济的“卖点”,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资本。但实际上,这种网红资本并不丰厚,更经不起“折腾”,一泊清澈绿水很容易被污染,一道绝美草坪更容易被踩平,“一锤子买卖”的事情经常可见诸报端,砸完“一锤子”之后,谁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而基于此的农村民宿,自然也就萧条了。所以,要发展农村民宿,需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也要保护好古色生态,不断做“厚”、做优农村旅游的资本,而不是一股脑儿翻出“家底”给卖完了事。所以,产品与价值创造相结合,资源保护与开发相平衡,短期效益与长期效应相兼顾,才是农村民宿“2.0”时代的必然路径。
创新内容载体,是农村民宿“2.0”时代的发展动力。与传统旅游业一样,“千村一面”的同质化问题依然是农村民宿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产品、内容创新作为农村民宿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以南昌为例,南昌民宿产业主要集中在湾里区、安义县,其中湾里区有800多张床位,安义县有500多张床位。显然,这种规模效应主要是因为湾里区和安义县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态绿色资源和古色文化资源,但更深层次的,其实是这些地方的农村民宿能够深挖安义古村、江右文化等特色底蕴,从而形成“镇远镖局”“唐樟”民宿、和棋精舍以及南溪小筑等一批有个性、有亮点的民宿,才避免了落入“千村一面”的发展“套路”。
显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民宿经济是大有可为的。但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要实现民宿从“1.0”向“2.0”的飞跃,必需在发展理念与载体创新、内容创造等方面更有所为,才能真正让民宿产业“叫得响”“走得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