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主要体现为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住房建设体制、分配体制取得了重大突破,住房市场机制逐步形成。此后,市场成为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和改善居住水平的主要途径,城镇人均居住水平持续快速上涨,取得了骄人成绩。

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主要体现为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住房建设体制、分配体制取得了重大突破,住房市场机制逐步形成。

1.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高

在住房福利制度改革中,分别经历了补贴出售新建住房阶段(1980—1985)、提租增资与“三三制”售房阶段(1986—1991)、三改四建阶段(1994—1998),各阶段分别取得了一定得成效。集中体现为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如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到1985年,人均居住面积改善为5.2平方米,1990年为6.7平方米,1995年增加到8.1平方米,而到住房制度转向市场配置的启动时期,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了9.78平方米,是改革之初的2.5倍。因此,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过渡阶段,是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水平取得比较明显进展的阶段。

2.住房建设与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住房福利制度的改革成效,更体现为原有住房福利体制下,住房建设模式、住房配给模式的突破,为市场化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提供了制度基础。(www.daowen.com)

房改起步阶段,中央就提出住宅建设要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单位和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1980年,上海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就提出“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下,实行国家统建和企业自建相结合”的方针,将企业作为住房供应的主体之一,改变了住房供应渠道单一的问题。1994年,《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将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变革为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同时首次提出鼓励集资合作建房,继续发展住房合作社。及至1998年后,房地产开发商成为住房供应的主体,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主要来源于市场,投资建设体制由政府负担成功转化为市场承担。另一方面,住房消费也逐步改变福利配给的模式,新建住房补贴出售、提租增资、公有住房出售等显示了住房消费的逐步商品化,而在其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下,1998年成功实现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将居民消费成功推向市场,实现了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3.住房市场机制逐步形成

住房福利制度改革的推进,促进了住房领域的逐步市场化。改革之初,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香港妙丽集团合作开发东湖丽苑小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准商品住房小区;1981年3月,深圳物业管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而1987年12月中国“土地第一拍”,以及各项房地产法规制度更为住房供应市场形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推行和全面推广,实施个人住房长期贷款,以货币化分房代替实物分房等,使得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住房需求得以迅速扩大,成为住房市场机制形成的重要推手。此后,市场成为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和改善居住水平的主要途径,城镇人均居住水平持续快速上涨,取得了骄人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