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文献中,住房制度运行风险研究很多集中于泡沫风险,尤其2000年之后。谢经荣等(2002)[36]发展了Allen等人的研究,通过资本市场与房地产(住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资产回报的不确定性,预期以及信贷扩张程度的不确定性等在泡沫生成及其变化中的作用。袁志刚等(2003)[37]通过一个具有理性预期的购房者、地产商和银行的房地产(住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价格存在理性泡沫的条件和程度,以及导致泡沫破灭的相应条件。王维安等(2006)[38]进一步拓展了袁志刚的泡沫模型,构建房地产风险区域扩散模型,并以浙江丽水进行了实证研究。杨帆等(2005)[39]提出了一系列衡量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并衡量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姜春海(2005)[40]从投机角度研究了泡沫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等,并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胡健颖等(2006)[41]也从投机角度,利用计量参数模型、半参数模型衡量了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周期波动风险研究也是我国住房制度运行风险的重要研究方向。周期波动风险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建立预警准则来进行测度。如丁烈云等,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建立符合房地产自身特点的预警指标问题,199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在房地产预警方法中采用时差分析法、图论、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冷热状态,并深入研究房地产预警的流程和方法,设计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UREEWS软件[42];梁运斌(1996)[43],叶剑平(2000)[44]等,也探讨了房地产预警系统的景气指标;2002年前后,深圳房地局的王峰、郭磊、苏良生等人开始研究房地产预警系统[45-46],2003年上海社科院的张鸿铭、陈则明等人也进行了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等等[47-48]。胡健颖等(2007)[49]则应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6σ控制区间,对北京房地产市场进行预警预报;陈日清等(2007)[50]应用计量经济学中三种二响应值模型构建泡沫模型,自定义预警准则对日本房地产泡沫进行预警。中科院的闫妍、成思危等(2007)[51],建立土地收益“负红利”概念,以日本80年代房地产泡沫为例确定预警准则,对房地产(住房)市场进行预警预报。
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启动较晚,与国外相比,研究较少并相对滞后。其中,住房保障制度的风险研究相对比较零散,宋博通(2001)[52]、印堃华、胡彬(1999)[53]、钱瑛瑛(2003)[54]等应用住房过滤理论、经济学原理、收入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等,对政策的效率损失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补贴为辅的制度框架。姜万军等(2005)[55]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存在的各种风险代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而方建国(2008)[56]却认为“补砖头”的效率风险高于“补人头”的效率风险是有其前提条件的,并构建相应模型说明在动态补贴过程中,“补砖头”的效率高于“补人头”的效率。汪利娜(2003,2004,2005,2007)[57-60]、刘洪玉(2006,2007)[61-62]、包宗华(2006,2007)[63-64]等专家学者研究了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等。王吓忠(2007)[65]从博弈角度分析了限价房不同定价方式的经济效率,包括了对效率损失风险的评价。
对国内外文献分析整理可以看到,尽管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在租赁性保障住房制度中,实物配租与货币补贴模式的效率比较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但现有文献多基于定性争论,并未给出两种模式应用的适用范围。
第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不断校正与重新定位,其运行风险需要我们重新认真思考,而政府应如何规制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其成本有多大?都需要在理论上给出解答。(www.daowen.com)
第三,公积金制度及其运行,既存在效率损失风险也存在公平损失风险,既有安全性风险,也有流动性风险等,如何实现保障功能与金融功能的协调,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第四,中国特色的“限价房”政策作为中等(中偏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措施,其政策风险及其在政府价格干预下市场运行方式的风险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也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第五,各项住房制度运行的公平程度有多高,住房保障制度设计是否符合社会公平性标准,需要数据来验证和支持;各项住房保障制度运行效率有多高,预期目标实现程度如何,对房地产市场是否产生冲击效应,也需要数据来验证和支持。
第六,宏观上如何加强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各基本原则之间关系如何,而住房保障体系如何设计才能有效规避现有住房保障体系所面临的各种责难,都需要我们给予正面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