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元年开始后的第一个千年里,中国的人口峰值从此前西汉时的6000多万上升为盛唐时的8000万左右,在这一千年里增长30%多。从1000年到1840年,人口峰值由此前的8000多万增长到了4亿多,在不到一千年的时间里增长了400%。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疆域面积变化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因此中国人口的变化基本反映了固定土地上可承载的人口数量的变动。其中,耕地的增加为土地供养更多的人口贡献颇多,但是依据何炳棣的观点,中国历史上耕地数量的增加更多地反映了技术进步的成果。[14]因此,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基本上反映了古代中国技术进步的情况。如果从人口增长角度来衡量技术进步或是经济绩效,中国自宋以来经历了显著增长。
从经济总量的比较来看,中国和西欧的增长趋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致的,即便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以后,这一特征也没有发生变化。图1描绘了中国和西欧经济总量的长期变化。从中可以看出,除过明末清初时的短暂波动以外,到19世纪前叶,中国与西欧的增长趋势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图1 中国和西欧经济总量的长期增长(0—1950年)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9.
然而,就人均收入而言,自1700年以来中国就已经开始落后了。不过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数据夸大了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出现的增长,真实的人均收入的变化在此期间并不显著。彭慕兰肯定地指出,中西方发展的分野发生在19世纪,而不是更早的1750年。[15]统一增长理论继承了这一观点。Galor指出,在19世纪末开始人口转变之前,西方世界依然处于马尔萨斯的阴影之中,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同步发展,只是当生育率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以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人均收入才出现了快速增长。这一观点得到了经济史学家的支持。莫基尔在对19世纪的技术进步做了详细介绍后,评价道:“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还是认为19世纪的技术……最终未能让人类脱出贫穷这个苦海。”[9]因此,尽管欧洲在发展水平上超越了中国,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依然受其人口增长“所累”。图2反映了中国和西欧人均收入长期变化的情况。(www.daowen.com)
图2 中国和西欧人均收入的长期变化(0—1952年)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1,39.欧洲不包括苏联和土耳其。
技术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决定了东西方之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但是,在经过了一百多年持续不断的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之后欧洲依然没有将中国从同一轨道上甩开,而是在19世纪后半期走上了另一条发展路径。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西欧国家以及西欧后裔国(Western Offshoots)经历了一次人口转变,人口增长率一改此前的上升趋势,开始出现下降。前者的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0.77%下降到了0.42%,后者则从2.87%下降到了2.07%,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统一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口转变对于现代增长的重要意义。但是为什么发生在中国的技术进步(也包括欧洲19世纪中叶以前的技术进步)只是带来了人口的大规模增长,而西方19世纪后半期以后出现的技术进步却引起了生育率的下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社会对技术进步的反馈机制不同造成的,还是技术进步本身就存在一些变化?前文提到的有关人口转变的文献大都集中在社会对技术进步反馈机制的差异方面,本文主要关注技术进步本身发生的变化。那么从历史上看,技术进步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重要变化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