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售门店开发的要素
不断开发出具有全新个性的门店,是零售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店铺开张,但是也有相当多不必要的店铺关门,这大多要归咎于新店开发时的不谨慎。由此可见,门店开发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门店开发业务应该至少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选址开发业务;二是店铺开发业务。
有关选址开发业务,就是从门店店址选定到制定出店计划这一过程。详细说来,就是根据企业的门店开发方针,对具体的门店开发选址候补地做选定、调查、分析等工作,并在确定好店址的基础上做好开发计划,还要准备好相关的物料设施。选址开发业务主要以店址选择为中心,其业务流程是:
门店开发方针——位置选定——商圈调查——开店计划——物料保证
有关店铺开发业务,就是根据上述门店开发计划以及物料等情况做出具体的计划(包括店内布局、内外装修、收费设施、设备等),向工商行政部门申报设立,然后进行门店的基本建设施工,直到最后独具个性的门店建成开张。店铺开发业务侧重于店址选定后报批、施工等具体工作,其流程是:
开店计划——店铺设计——申请报批——施工——开业
零售企业的门店开发包括很多繁琐、细致的工作,但基本上可归结为上述两个方面的业务,并且这两个方面在业务流程上相互连接。
二、零售企业开店程序
一个企业必定有其基本经营方针及长、短期经营计划,一家零售店的经营亦不例外,尤其是大规模的零售店,在开店之前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计划。开店计划的操作程序可分为六个阶段。
(1) 基础调查的阶段。内容包括“市场调查”及“店铺选址调查”,其结果虽然不是提供作为设店可能性的直接判断,但可作为具体计划立案时有关投资内容的建议。
(2) 制定基本计划的阶段。内容包括“经营位置”及“建设计划”两大重点,同时两方面要注意相互的关联性,并且对于投资的内容要具体化,以严密、客观的立场,提供作为决策之用。
(3) 设店意向决定的阶段。根据基础调查及基本计划的结果,由决策者决定设店与否的阶段。在作决策之时,除了对个别计划的内容加以判断外,更要针对全面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详细加以检讨,各项客观情报也应作为决策时的参考。
(4) 制定具体计划的阶段。根据决策所决定的项目,为达到一定的实施水准,而将基本计划作更具体的立案,其内容对于基本设计、施工设计、建设费估算以及经营有关各项业务的具体计划,均应配合基本方针、基本目标等作详尽的规划。
(5) 计划实施的阶段。在实施之际对于工作的进度要随时加以研究,力求与计划充分的配合,讲求实施的成效。
(6) 开店阶段。整体开店业务的完成阶段,其重点在于开店时各项行政管理业务准备,以配合开店之需。
整体开店计划作业的程序如图1-2所示。
图1-2 整体开店计划作业的程序
三、投资与分店开发准备
(一) 投资的基本原则
1. 尽可能少投资
第一条原则也是最简单的原则,即尽可能少投资、少花钱多办事。多店铺发展必然引起总投资压力增大,因此,即使资金充裕也没有必要浪费,只在必要限度内投资永远是原则之一。
2. 地价要尽可能低
在地价如天价、地价昂贵的时代,土地价格构成分店开发投资的主要部分。降低地价投资要在店址选择上下工夫,也可采用租赁、加盟合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3. 首先考虑新兴住宅区
新兴住宅区往往居民集中,收入水平高,商业设施少,地价相对低,未来变动、拆迁可能性小,所以是投资建设分店的首选区域。
4. 面积要超乎寻常的大
所谓面积要超乎寻常的大,是与老商业设施相比较而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对购物场所也有新的要求。总的来说,是向宽敞、明亮、方便、来去便利的方向发展。店内通道、视野、商品摆放、店外空间、停车设施等都需要扩大面积。
5. 沿干线道路,地形正常
沿干线道路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有更多的客流量。即使是居民区的店铺,也要选在该地区交通最便利、人流最多的位置。地形与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利于防灾、防火、防水,店铺是否容易被更多人注意到等因素,都要考虑。
6. 最好一层或两层建筑,地下不用于商场
楼层的层次越高客流越少。地下营业使顾客进店后要分别走两个方向,且地下客流量比地上二层还要低,不利于引导顾客。因此,最好是一层或两层营业,三层营业在目前阶段还比较适应,层次再高,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7. 将来有可能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或小型商业区的地区
另外一类区域,是那些将来可能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或小型商业区的地区。现在可能地价较低,正处在发展初期,这是进入该地区的最好时机。
8. 尽可能进入地方或大企业投资建设规划的区域,以及未来不再改造的区域地方政府或大企业投资建设的规划地区,往往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未来开发区域,水、电、供暖等各方面设施配套性强,能得到很多益处,又无将来改造搬迁之忧,是投资优先考虑的地区。
9. 物流配送中心等商品管理和作业设施优先建设
在向一个地区发展时,要优先考虑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加工配货中心。地区性开发计划中往往包含若干分店和相应配套的加工、配送设施。优先考虑和建设这些加工、配送设施,是分店开业后正常营业的前提。
10. 所有设施都可转卖或转用
这是强调分店建设投资小,各类设施和设备要尽可能标准化、成品化,便于将来改作他用或转卖,以避免浪费。
(二) 分店开发准备
分店开发准备项目中,首先是明确商圈和商势圈,然后才是具体项目。
1. 商圈
在价格带、业态类型、商业区类型、商圈人口、购买频率五个因素之间,存在一种相关性。这五个因素相互之间组合关系不同,一店所需商圈人口也不同。关键要看企业的业态类型和经营品种、价格带能够吸引人口比例中多大比重的顾客。
越是小商圈化,店址选择越是容易,经营基础越是稳固。要做到小商圈经营,需要在品种结构、价格带、顾客类型拓展方面下更大工夫。
到店内时间5分钟以内为第一商圈,10分钟以内为第二商圈。商圈越大,吸引顾客的比例越低,越容易产生重复,竞争性越强;反之,商圈越小,吸引顾客的比例越高,越与当地居民关系密切,近乎于垄断,生存空间越好。
结合业态、商品结构、价格带的商圈应尽量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 尽可能每一商圈都同对象,同客数;
(2) 把尽可能做小商圈列入中长期经营计划;
(3) 两家分店的商圈相互之间尽可能临界;
(4) 呈环状(非轮状);
(5) 形成“根据地”,即集中开店区域;
(6) 以5家以上、尽可能11家以上店铺为一组竞争单位。
2. 商势圈
商势圈是指能够集中开店,成为地方连锁区域的空间范围。集中成片开发是国外连锁开发的经验。同样10家分店集中在一地可以形成气候,创造优势,分散开来,既不利于配送和管理,又无竞争力,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挤垮。
作为地区连锁,一家店所需人口如果在7万人以下,为A型;如果在7万人以上,为B型。一地集中开店至少应在11家以上,因为从商品配送和经营管理方面来看,可以构成一个单元,特别是商品加工配送,以一个配送中心业务量满额最为理想。
第一阶段开店就要有五六家分店的规模,以便构成一个基本经营管理和业务运营单元,避免浪费和管理难度增加。
这里有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效率问题,即临近店铺数要达到尽可能发挥物流配送中心效率的程度。美国凯玛特的做法是首先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然后集中大量开店。
开店前的直接准备项目有如下十五个方面:
(1) 资金准备;
(2) 管理制度准备(计量/商品管理、安全、紧急措施);
(3) 分担干部的能力和权限考虑;
(4) 店铺组织和作业系统准备;
(5) 人员准备;
(6) 骨干训练和现场操作训练;
(7) 商品加工、集配、供给和保管准备工作;
(8) 商场构成和布局安排;
(9) 设备系统准备;(www.daowen.com)
(10) 事前调查;
(11) 事前广告;
(12) 开店后的修正和改善预计;
(13) 考虑与其他店铺的关系;
(14) 今后10年扩大和变更的粗略计划;
(15) 有关准备、调查,开店时事务的资料准备。
四、分店发展速度与模式
(一) 分店发展模式
表1-1是美国一家连锁发展的实例,这是连锁企业分店发展的比较理想的状态。
表1-1 分店发展理想模式
续 表
该企业的发展如果以5年为一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出店速度依次为
0.6→5.4→17.5→60→50
企业扩张呈加速度发展。最初5年只有3家新店,全力以赴实行标准化,为大发展做准备。既有集中开新店的年代,也有巩固、准备的年代,两者相互交叉。以5年为一个周期,转换经营课题,调整经营管理体制。
(二) 阶段性的选择
分店开发阶段性的选择(见表1-2)是指,当第一开发区域开店达到11家后,开始进入第二开发区域;第二开发区域达到11家时,开始进入第三开发区域;每一个阶段开店到七八家时,做下一开发区域的准备工作。
表1-2 分店开发的阶段
这样做的实质是,每个阶段都有形成优势的区域,也有正在开发的区域,既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益,也构筑下一阶段的基础。当区域扩展到三个以上时,同时存在新开发的区域、已形成优势的区域和处于收益性最高阶段的区域,企业发展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有助于企业根据进入地区的情况,逐步形成标准化经营管理技术。如果同时在几个区域开店,相当长时期经营实践中不能表现出地区真实情况,企业标准化推进过程就会碰到阻碍,企业发展就会步入危险境地。
1. 适应发展的经营管理强化
店铺数量每到一定规模,都会相应产生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新问题。如果不能适时予以调整再建,发展必然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成长。国内外连锁企业中由于扩张过快,相应措施跟不上而导致企业失败的例子并不少见。
表1-3是各发展阶段相应需要强化的职能。
表1-3 不同发展阶段相应需要强化的职能
2. 分店发展工作顺序
开店顺序以一地区集中出店形成商势圈优势为好,即面扩展而不是点扩展。
大型城市市中心由于地价高、交通不便,应予以回避,在其周边发展较为有利。
(1) 出店顺序。
在确定了面扩展、形成商势圈优势基本方针后,仍然存在一个出店顺序问题。因为分店毕竟要一家一家地开,先开哪一家,后开哪一家,仍然存在技巧问题。
如图1-3所示,直线型最差,三角型略强,理想型最好。从占领一个面来看,道理显而易见。
(2) 工作顺序。
①首先明确业种、业态,即经营什么、店铺规模多大、营业时间、需要什么样的位置等。
②选择开店区域和范围。哪些区域适于本企业发展? 哪些区域有利于形成商势圈? 选定本企业准备发展事业的范围。有利的区域往往是人口多的地区、收入水平高的地区、不存在竞争强手的地区。
图1-3 出店顺序
③设置专职分店开发人员和开发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靠企业领导直接插手的做法不可能有计划,是企业在发展中应尽量避免的。
(3) 新业态是最有力的武器。
分店开发部门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明确本企业业态所需选址条件,其中包括商圈范围必要人口、顾客来店频率、道路交通条件、店铺适宜规模等。
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同类店铺去实地考察学习。
选择店址前,要查看地方建设规划,实地考察,逐项检验各方面情况。
(4) 建筑设计低造价化。
这在投资原则中已经强调。低造价化的好处在于: 投资回收快,在小商圈范围内开店容易,分店发展速度快,对变化适应能力强。建筑设计阶段要把各项要求具体落实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六个要点:
①明确建筑使用目的;
②落实设计者、施工单位、拆迁事宜;
③与使用者达成共识;
④确保适度规模经营所需面积;
⑤停车场位置;
⑥预计使用期间等。
3. 适度规模
左右零售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店址选择是否适当、聚集化程度和店铺的适度规模。
零售业的店铺规模通常指营业面积。所谓适度,是与企业商圈大小、业态类型相适应的最佳规模。要让顾客感觉到品种很丰富,能够满足他们购物的需要。这里重要的是顾客“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别的尺度。
具体地说,适度规模就是能够同时满足下述四个条件的营业面积:
(1) 经营顾客来店目的范围内的所有品种,按销售量正比例充分陈列;
(2) 推销性品种每一个陈列架放置一到两个品种,按照最显眼、最夺目的方式陈列;
(3) 宣传品种控制在商品数量的10%以内陈列;
(4) 销售量很小的,一天(或一周、一月)达不到必要销售量的品种不经营。
实际上,适度规模是按品种、商品线考虑的最佳经营规模。根本的东西仍然是:
之所以需要满足适度规模要求,如此强调适度规模,这有八个方面的原因。
(1) 规模不当会使运营费用增大,要么是一定量的投入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要么是白白丧失了盈利的机会。
(2) 规模不当会使劳动生产率特别是人均劳动生产率无法得到提高,劳动条件无法得到改善。
(3) 规模不当会使顾客到店里来找不到需要的品种。或者不需要的品种太多,反而不便于购买。
(4) 规模不当会使供货商的合作性差。店铺销售上不去,经营效率低,供应商自然不愿合作。
(5) 规模不当会造成商店影响力小,销售额上不去。
(6) 规模不当会造成很快需要追加投资,投资效益差。也就是说,一开始判断失误,规模太小,再追加投资,又造成浪费。
(7) 规模不当会造成店铺寿命短。规模不当,寿命自然短。
(8) 规模不当会使企业无法适应未来时代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
确定规模时,应依次按商品线、部门、业态顺序考虑,满足适度规模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