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绿色治理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绿色治理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胡锦涛之后,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绿色治理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胡锦涛之后,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修改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被写入了总纲部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括了“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等观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使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绿色发展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个体的层面上来讲,绿色发展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从社会层面来讲,人们生活幸福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因此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曾经在陕北的农村务农,在寒冷季节下河疏通河道的淤泥,可以说有着丰富的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使他在制定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之时有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感性体验。他早就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1]毋庸置疑,青山绿水本身便是宝贵的财富,有了青山绿水,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保障,才能更加舒心、畅快地生活,我们应当使青山绿水始终保持它们原有的颜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观点与新举措,这些新观点与新举措不时出现于各大媒体之上。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环境问题看得比任何时候都要重。不得不说,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严重性已经世人皆知,比如冬季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很多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外国人被逼回了自己国家,现在北方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往往也会出于对雾霾的忧虑而选择南方一些雾霾相对较少的城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积蓄已久,雾霾不过是大气污染的集中体现,还有很多其他的生态隐患,说不定也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像大气污染一样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不禁让人感慨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埋下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祸根完全有可能一夜之间毁掉我们所有已经取得的辉煌成绩。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22]如果我们无法解决或缓解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必然会下降,幸福指数的下降又会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过程中失去优越性。习近平又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3]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没有严格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加强生态立法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保驾护航,提供可靠的保障。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这一段话说明了党的领导集体秉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的有关理念。习近平随后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25]

2015年5月5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全文共九个部分三十五条,包括总体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26]这是党和国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出的一记重拳,旨在引领整个中国社会尽快形成一股保护生态环境的风气

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27]

可以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吹响了绿色发展的号角,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与其他的四大发展新理念相互支撑、相互衔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28]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层面的应对方案相继出炉,实践层面的各项措施也开始有条不紊地贯彻落实。其中既包括顶层设计方面的相关考虑,又有深入群众的绿色发展教育。大型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热播,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在很多领域、很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虽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事业还面临许多已知或未知的挑战,但是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取得的这些成绩令人欣喜。举例来讲,近年来我国的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加强,北方绿色屏障不断加固拓展,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和“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全国荒漠化土地从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千米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千米转变为年均缩减1980平方千米。我国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狠抓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成效。2013年正式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截至2016年年底,试点县已达71个,封禁保护总面积达到133万公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我国防沙治沙林业方面的中央投资逐年增加,总额达389亿元,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000多万公顷,土地沙化逆转速度不断加快。[29]

2011年,我国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2013年6月,我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在深圳启动。2014年6月,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标志着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全部开市。2017年,我国适时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2016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6%,2016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17.9%,节约和少用能源8.6亿吨标准煤。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比2015年下降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全国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30]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煤炭使用量的减少和光伏发电的大力推进这两个方面。国际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包括水电)同比增长14.1%,其中,中国超过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和太阳能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下降。中国政府已经承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在2020年达到15%,在2030年将达到20%左右。其中,光伏发电是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是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6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占全世界装机容量的45%,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甩在了身后。2015年,中国的清洁能源投资额达到1110亿美元,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33.6%,接近美国和欧洲2015年清洁能源投资的总额。另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使用的电动汽车已达200万辆,为了达到《巴黎协定》规定的全球气温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到2040年全球将需要6亿辆电动汽车,而中国是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领跑者,2016年中国销售电动汽车33.6万辆,几乎是全球销售总量的一半。[31]

此外,中国在全国各地实施新能源开发、设计建造低碳环保的建筑物、倡导节约自然资源等。比如,开展生活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所谓“海绵城市”是指把城市建造得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实施城市雨水管理新理念。又如,提倡自行车出行,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共享单车在中国市场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年底,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小黄车、摩拜单车等大众交通工具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见到,不仅租赁骑行的价格非常便宜,而且方便实用,随时骑随时停,这些自行车的大量使用,为人们低碳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为城市的绿色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当然,如此大范围的大众租赁自行车的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乱停乱放,有些人恶意破坏等,还需要更加完善相关的措施,加强自行车租赁公司和大众行为两方面的监督。再如,以浙江省为例,狠抓水资源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效。浙江省海岸线悠长,省内湖泊众多,河道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省内民营企业林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水体污染严重,尤其是工业污水排入湖泊河流的情况屡见不数,人民群众难免怨声载道。通过提倡“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大举措,党员干部带头,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大大改变了水体污染的现状,为全国的水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东部、中部及西部各个省的实际情况,打造富有生态特色的省市品牌,已经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方案措施的趋势。2017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选取了江西和贵州这两个省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这样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在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利于发挥江西生态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探索中部地区绿色崛起新路径;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流域作为独立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探索大湖流域保护与开发新模式;有利于把生态价值实现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扶贫双赢,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探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32]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要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中则这样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在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利于发挥贵州的生态环境优势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优势,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成果;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体现生态环境价值、增加生态产品绿色产品供给的制度体系;有利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福祉,对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具有重大意义。[33]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建成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江西与贵州两个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必然会取得成功,到时由点到面,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的相关经验,使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自己的地方特色。江西与贵州两个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出台,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绿色发展由理论层面走上了实践的道路,由此可见,从观念的变革到实践的创新着实不易。

以上情况说明: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架构正在逐步完善,绿色发展的进程正在往纵深推进,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绿色行进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使美丽中国离我们越来越近。

2017年10月下旬,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重要历史阶段的一次理论盛会、思想盛宴。习近平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总揽全局、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精准全面地概括了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走过的五年奋斗历程,既高度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至今取得的伟大成就,又明确指出了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砥砺前行的方向,听来令人振奋不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准确定位,理直气壮地向世人宣告:我们依然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印证并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与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状况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也使中国的社会改革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获得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当今的中国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正以飞驰的速度在现代化、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并逐步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靠拢,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政治昌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深感自豪。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希望,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互抗衡中发挥了主体作用,主导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坐标进行了重新设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状况,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比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虽然在字面表述上仅仅增加了“美丽”两个字,但是意义深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美丽是一个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中国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所提出的更高的发展要求,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味着我们不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即不再一味强调将蛋糕做大,而是在将蛋糕做大的同时将蛋糕做得更加美味,更加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从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美丽中国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再到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我国的发展目标之一,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诉求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落脚点及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远景来勾勒中国未来发展蓝图的本色与初心。

美丽中国的情怀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众所周知,自然界既是人的生活资料来源地,又是人的精神寄居的家园。建设美丽中国,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坚持绿色发展,都表明了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心。“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过去五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效进行了概括: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34]

这一全面回顾促使我们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常态,而是暂时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失去信心或抱着悲观失望的态度。

与此同时,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35]

这段话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了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位置,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揭示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指明了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此外,他还特别指出了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些具体举措: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36]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给与了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了如此多的篇幅来阐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看法,再次凸显了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这涉及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我们对“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渴求,恰恰从反面印证了现阶段优质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当下全球范围内蔓延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少数人群对世界末日的担忧不再被讥讽为超前判断与过度恐慌,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倒逼人们不得不超越自身作为“个体”的限度而置于“类”的高度,用更长远的目光、更宏阔的视野对工业文明所具有的一切显性与隐性的弊端及其最终发展边界进行理性地考量、评判。当然,这一理性考量、评判的前提条件是充分肯定工业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代替农业文明所凸显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最终的指向是用更加具有历史合理性与先进性的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中坚力量,亟待我国破解的时代难题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一方面,积极利用以资本的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的一切优秀发展成果,以弥补东方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大峡谷”带来的物质基础的薄弱性;另一方面,努力驾驭、熟练掌控具有无限扩张本源性逻辑的资本,以实现从人与自然的冲突范式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范式的转变。毫无疑问,这一难题的破解将全面开启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绿色现代化之路,并为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示范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700亿美元,出境游人数超过1.2亿人次。[37]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7年10月23日下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就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介绍了相关情况。李干杰用了五个“前所未有”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二是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发布实施了三个“十条”,也就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三是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四是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新的环境保护法从2015年开始实施。五是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38]

绿色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特色”。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丰富与拓展,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不仅表征了人们对于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等认识上的变化,更代表了现阶段现实的强烈需求。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发展理念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攻坚克难阶段的社会问题而产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使“绿色发展”以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高度进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视野,而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化了作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有力保障——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可谓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体两翼”,两者的最终指向是美丽中国。

只有全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地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才能赋予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以新的动力和活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自身演变的逻辑来看,每个阶段由于发展的任务不同、速度不同,生态问题的紧迫性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力图在生产力层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短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导致过分看重国内生产总值,而忽略了生态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得以确立并不断加以完善,出现了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扩大化、资本在市场的运作越来越普遍化等特征,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升级,以致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人们不得不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发展与资本的关系及长远发展与短期利益的关系等系列问题。

时至今日,现实倒逼我们必须要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及历史状况来转变原有的发展理念,并使其成为更加系统、完整、鲜明、深入的理论,继而上升到国家的战略规划层面。从这一视角出发不难看出,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完善与深化,它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性更大、针对性更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的其他思想为绿色发展预设了理论前提,提供了理论滋养。相信在以绿色发展为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的引领下,我们终将缓解并消除当下生态方面的危机状况,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才能把握绿色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打开绿色发展的新天地。绿色发展理论也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工作的总结与凝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注重生存到注重生态的转变,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觉地将践行绿色发展当成自己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美丽中国宏伟蓝图才能早日实现。如果我们无法解决或缓解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受到重创,难以实现永续发展,也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糟糕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人们的幸福指数下降,幸福指数的下降又会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过程中丧失优越性。这两个方面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相悖。

绿色发展视野下的美丽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具体而言,绿色发展的核心旨趣是催生人们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这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响应当下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召唤,而是通过发展理念的改变和发展视角的拓展及这一变化导致的生活方式的全面革新,使环保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一需要,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当然,坚持绿色发展的最终指向是构建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它的最终指向与当今十三亿多中国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幸福指数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首次在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随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为中国五年内的发展定下了绿色基调;而党的十九大则将其作为我们旨在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大限定词之一,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念的深远意义。从这一语词在国家重要文本中的频繁出现到现实中的广受关注,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发展观领域已经进行的和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与变革。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亮点,具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早已超越了语义本身的简单设定,转变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广泛群众基础的治世情怀。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尚显单薄,还应当古今结合、中西比较,对交织在这一语词上的多重理论维度进行一一剥离、剖析,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来透视这一理念,更好地发挥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引领作用。本书将对美丽中国内涵的五重维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以尊重、顺应、保持自然本色之美

论及美丽中国,我们头脑中立即浮现出一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山水画长卷,生态环境的美丽作为一个基本的逻辑判断,构成了美丽中国的主要内涵,因此以尊重、顺应、保持自然本色之美是美丽中国的本质及核心维度,这一维度聚焦于自然本身。

这是实现深度现代化和高度工业化之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生态环境提出的更高的审美要求,与渔猎文明及农业文明时期对生态环境的审美判断有所不同。渔猎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活动空间受限,对自然更多的是敬畏与崇拜,在这样的主体条件下,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完整的原始状态,尚处在发展阶段的人类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敢作为”“不能作为”。到了农业文明时期,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使人在自然面前“有所为,更有所不为”,人对自然总体上怀着谦卑、感恩的心态,对自然的干预也很有限。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在自然那里“勇于作为”“勤于作为”“乐于作为”,从而导致了现代生态环境危机应运而生。从时间节点来看,美丽中国的提出并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而是在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了三十多年之际,此时中国很多大城市已呈现“后工业社会”的发展特质,随着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映射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显然,此时提倡的以尊重、顺应、保持自然本色之美是在高度自觉、时刻警醒的主体状态下生发出的对自然的尊崇与顺应。不同历史时期自然的“祛魅”与“返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变化过程。

保持自然原生态的本色之美应当以尊重顺应自然为前提。对于那些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中国古人常以“天命不可违”聊以自慰,去除唯心主义色彩和神秘主义光环,“天命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及普遍性,“天道论”更是具有朴素的自然本体论特征。在中国古代,“天”在一定意义上指代自然,其运行法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遵循“天道”、恪守“天命”、享受“天乐”,即顺应自然、遵守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浩瀚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各自有各自的运行轨迹。每一个物种在沿着自己发展轨迹运行的同时,就像一个个各司其职的零部件最终共同构成了宇宙这架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在蛮荒时代深不可测的自然力面前,人类感受到了神秘而强大的自然与自身作为一个渺小物种之间的强烈对比,这一认识论领域的体悟导致的一个普遍结果是:几乎每一支原始宗教都渗透着对自然物的顶礼膜拜。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大自然的神秘面纱依然没有被彻底揭开。举例来说,生物链上各个物种的相生相克,让人忍不住叹服大自然精妙的进化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9]

尊重顺应自然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主观认识,防止人类中心主义,避免自然资源因人类的过多干预而衰竭。保持自然本色之美,强调人应当始终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尊重之意、感激之情,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及封山育林等有效措施恢复自然的本真面貌,同时积极开展绿色治理行动,使花草树木亮丽的本色不会因大气污染而蒙上尘埃,使飞禽走兽鲜活的生命不会因工业污染而被迫终结。

2.以审美实践构造自然人化之美

人类的诞生注定会使自然的存在样态被刻上人类活动的印记。通过感性实践活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得以产生,当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又使这一交互作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由此造成了原生态的自在自然不断缩小,人类感性实践活动的后果——人化自然日益扩大。当然,由于人类自身具有“物质的最高精华——思维着的精神”[40],尤其是存在独有的审美意识、审美需求,所以人化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美化自然的过程,可惜当今人们对自然的贪欲过多,导致初衷被改变。美丽中国既包括自然的本色之美,也包括自然的人化之美,以审美实践构造自然人化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又一主要维度,把握这一维度主动权的是人类自身,体现了在审美视野中对人类本质力量的再次确证。

从人类学的历史进程来看,在原始社会中,实践起初与个人相关联,但严酷的自然环境使人们意识到只有用整体性的类活动,而非个体性、片面性的实践去认识和改造自然才是唯一的出路。随后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实践基本上都是作为人的“类生存”手段而存在。而在整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及工业社会自我演进的过程中,实践作为“类生存”手段的这一原初意义逐渐被消解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类理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指认、确证与强化,实践成了彰显这两者的主要途径。人类总是渴求通过他物来认识自身,而非简单地进行自我定位,个体主要在同类中通过他人来设定自身,而非进行单向度的自我价值判定。

感性实践活动为人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人在实践活动中探寻到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连接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发展,但是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不是一般的作用于自然物的行为,而是渗透着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的审美实践。作为多重属性的集合体,无穷无尽的内在需求构成了人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其中就包含了人对美的诉求。当人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生存与繁衍的必要生活资料后,便开始希望通过实践获得更高境界的体验——审美的体验。举例来说,中国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不再根据功利原则来建构生活,而是按照审美原则来经营生活、品味生活,以期培养高雅情操、实现审美旨趣,从而完成对在功利原则主导下的一般世俗生活的批判及超越。从人作为地球上已知的最高级和最智慧生物这一认知结果来看,人对美的诉求具有天然的、全然的合理性,因为只有“人”这种海德格尔眼中的“此在”才具备审美情趣,其他动物是不具备的。人按照美的原则构建一个赏心悦目的人化自然,无论是在美学的向度还是在生态学的向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经过人类审美实践改造过的人化自然既与本色自然相映成趣,又符合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按照美的原则来改造自然,为人类以自然为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预设了前提条件,即不破坏自然本身的和谐与美丽,使自在自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人化自然之美,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审美客体。

美丽中国的内涵中以审美实践构造自然人化之美这一维度,必然使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交相辉映下的中国达到审美的新境界,这一境界可以激发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现,创造力则构成了马尔库塞眼中与“死亡本能”相抗衡的“生命本能”[41]。以审美实践构造自然人化之美,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审美诉求,而且拓展到人的精神自我解放的个体层面,再进一步延伸到社会生活领域,演绎成看待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及人与社会三重关系的审美的世界观。因为审美实践是一般性生产实践的更高阶段,其本身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审美实践的活动后果也是一个富有美感的活动后果,人对美的创造与欣赏伴随着高度的自我认同与美好的情感体验,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尔库塞认为人最终获得人性的解放在于艺术领域,在于“审美之维”。

3.以生态伦理滋养人们德性之美

自然本色之美和人化之美构成了美丽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两大维度,但美丽中国不应止于生态环境的美丽,还应体现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们以生态伦理对待自然、关爱自然的德性之美,即道德品性之美,因此以生态伦理滋养人们德性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又一维度,这一维度起到了对美丽中国内涵的延伸作用。人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创造者,无论是保持自然本色之美,还是构造自然人化之美都离不开人类主体。具体而言,保持自然本色之美需要人自我克制,从而给予自然充分发展的空间,构造自然人化之美则需要人对自然开展符合审美原则的实践活动。以生态伦理滋养德性之美可以提升人在对待自然时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类保持自然本色之美、构造自然人化之美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命感、责任感。

这一维度与西方可持续发展观倡导的生态伦理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观是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发展观,在发展观的变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也深受其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倡导的生态伦理旨在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伦理道德纳入人与自然关系的视域中来,赋予自然与人类平等的地位,将自然视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其目的在于应对人类在现代化、工业化过程中急剧膨胀的主体意识即人类中心主义,还有在利用先进科技创造美丽新世界过程中失控的工具理性。尽管自然本身是无法言说的客观实体,但是人类若以生态伦理为指导原则去构建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就会带来更多的换位思考,产生更多的移情效应。将自然由传统的被动客体位置转变到主体的位置上来,并与人类主体构成并行不悖的“双主体”,两者之间发生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交换,这在某种程度上便实现了当代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在人与自然这对传统关系中,人们过去所持的态度一直是将人作为唯一的主体向大自然宣战,鼓励人们面对自然无所畏惧,将征服自然作为人类的目标与荣耀,而“主体间性”一旦得以确立,则更强调自然本身的发展权益,反对在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及消耗。具有理性基础的人类主体与不具有思维能力的自然主体是海德格尔视域中的“共在”,这一词汇表征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同生共灭。

根据生态伦理,将自然作为对象物纳入人所特有的道德体系中来,不仅是为了对之付出更多的道德关怀以保护、珍惜自然,实现对传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回归,同时也是为了用美好的德性来帮助束缚人对自然那些肆无忌惮的破坏、掠夺行为。虽然在这方面法律起主导作用,但道德有其适用范围,尤其是在作为“伦理型社会”的中国传统语境中。随着人对自然的破坏与掠夺被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人的德性修养的层次亦得到跃迁。斯宾诺莎指出:“一个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性。”[42]的确如此,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时,人的德性修养越深就越善于从“类”的宏观视角和长远利益看到生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德性”是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关键范畴,康德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即“至善”,他的道德形而上学致力于将人的善的本性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德性,竭尽所能地使一切具有先天可能的东西被赋予道德伦理的现实意蕴,并将道德作为审美活动的指归。朱光潜对康德评论道:“从前是美在形式,现在却是‘美是道德精神的象征’了。”[43]中国的哲学家和西方的哲学家一样看重德性,《中庸》如是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44]儒家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成为谦谦君子作为“治世”的首要步骤。此外,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讲过,道家崇尚“养生”与“养心”相结合,又力主“养心”贵在“养德”。由此可见德性之重要。生态伦理是人秉持高尚的德性去对待自然时所遵循的道德原则之一。

以生态伦理滋养人类德性之美涉及人从自我修身做起关爱自然,反过来,在人类关爱之下形成的美丽自然也能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好的德性的进一步养成。这一维度在道德品性层面对美丽中国的建设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生态伦理意识,以生态伦理滋养人类德性之美可以促进人对自然的关爱之情、呵护之意,并在关爱、呵护自然的过程中折射人类独有的德性之美。

4.以绿水青山守护人们健康之美

美丽中国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其建设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一旦建成必将产生一系列良性的叠加效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不外乎使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直接从中受益。众所周知,优良的生态环境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因此以绿水青山守护人们健康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又一重维度。这一维度进一步拓展了美丽中国的内涵,既着重体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价值目标,又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本色。

在生态环境现状依然十分严峻的当下,我们对绿水青山价值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晰。绿水青山常常被人们用来指代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45]从“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来看,前者是后者的先决条件,后者反过来又促进了前者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可谓相辅相成。此外,人的身心健康之美是健康中国的主体内涵,同时又兼具美丽中国的部分内涵,体现了两者的交互、重叠部分。以绿水青山为代表的良好生态环境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直接的、有利的影响,这方面现代医学早已有了充分说明,现实中正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反面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日本的水俣病、英国伦敦的毒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及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这是人们为快速工业化付出的生命代价。以绿水青山守护人们健康之美体现了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道家思想对养生的问题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其他任何理论流派都重视,这一点与中国传统医学遥相呼应。冯友兰指出:“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修炼以长生不死。”[46]道家主张远离世俗,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修身养性,即先“修形”再“养神”,最终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这一角度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治疗由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所引发的普遍症结: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现象世界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人的渺小感、空虚感、无力感等不良情绪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脱离了传统范畴的人与自然关系日益呈现疏离、紧张、相悖的发展态势。毋庸置疑,城市群的聚集为人们过上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都市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林立的摩天大楼无形中却阻隔了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又助推了个体心灵深处不断增长的不安全感与孤独感。人与自然在空间上相隔越远,人希望重建彼此纽带的渴望就越强烈,同样人因为快速工业化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积淀得越多,人们心中对自然家园的回归渴望也就越强烈,这一家园意识源于人的自然属性,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情结。不言而喻,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必不可少,而且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能安抚人的心绪,舒缓人的压力,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满足感及归属感,这也恰恰印证了一切宗教的终极诉求——使人心境平和。

从“生存”到“生态”,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高,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并生活得更好,关键在于自然能否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与丰富的生活资料,而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人类能否以德性之美呵护自然本色之美、以审美实践构建自然人化之美。在此基础上,自然为人类提供美的生活环境和好的生态产品以守护、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如此环环相扣,循环往复。以绿水青山守护人们健康之美构成了美丽中国内涵的又一重维度,这一维度符合美丽中国建设主体的迫切需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以互利共生彰显“天人”和谐之美

美丽中国的内涵中存在着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的对接部分,这一部分凸显的是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哲学层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回顾中国哲学史,“天人关系”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核心命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就可以用一句“天人合一”来浓缩其主旨精神。中国传统哲学是滋养诸如“美丽中国”这样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肥沃土壤,其对人与自然相处方式的阐述由“美丽中国”承接并延续下去,构成了美丽中国内涵的又一重维度——以互利共生彰显“天人”和谐之美。这一维度侧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www.daowen.com)

中国传统哲学无异于一座丰富璀璨的思想宝库。中国的先哲们一向勇于直面人的本真样态,既不遗余力地对人之美好本性加以夸赞,在思辨的“义利之争”中主张“以义制利”“以义代利”,抑或在处理人际矛盾的时候主张“以德服人”“仁者爱人”,又尖锐如荀子那般指出“人之初,性本恶”,抑或直接如杨朱那般宣扬“为我”。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哲人不断地试图在人的多重本性中寻找、挖掘、放大一切符合真善美价值评判标准的闪光点,希望通过加强人后天的自我反思、沉淀及克制,将恶的本性弱化或遮蔽起来,同时将善的本性凸现出来。西方的哲学家精于逻辑的演进、语词的辨析、理性的研判,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哲学家则擅长运用感性的张力立足于天地之间,以静态的、体悟的方式在人与自然之间搭建起信息传递的桥梁,这一获得智慧的非理性方式隐含着对西方线性思维所特有的公式化推理路径的消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用无限延伸的人文情怀实现对人的有限生命的超越;另一方面,用宏阔的天地视野完成对渺小个体平凡属性的解构。

对捉摸不定、玄而又玄的“道”的探究,是很多中国传统哲人穷其一生的追求。那么如此重要的“道”究竟在何方?如何才能“悟道”?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答案在于将自身积极地融入到自然万物中去,在白云之巅、山水之间、鱼虫之乐及草木枯荣中寻找到能够用来安身立命的“道”,一旦“悟道”便能彻底实现精神的自由,从而可以畅快淋漓地“逍遥游”。而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则将促进宇宙万物的和谐视为己任,抱着积极主动的“治世”态度向自然靠拢,以自为、有为的“人”合于“天”,并最终形成大一统的“太和”境界,这一境界既包括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也包括自然万物与人的和谐共生。达到这一境界的儒家先哲们就可以完成由“贤人”到“圣人”的蜕变。佛家与道家、儒家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看法相近,往往将寺庙建在树木苍翠的山林里,强调身处自然之中,回归自性,达到清净、空灵、正觉的状态。毫无疑问,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然视为人的灵魂自由的必要途径及人的精神归属的最终家园。“天人合一”“天人共生”意味着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原力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人与万物为友,有助于消融生命个体身上那种亘古不变的孤独感。

当我们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之时,不难发现,以互利共生彰显“天人”和谐之美是美丽中国内涵中与中国先哲们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相契合之处。这一维度的重要作用在于无论古今,以互利共生彰显“天人”和谐之美,既构成了人自我提升及自我愉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构成了自然万物自由自在生长、发展演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作为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智慧生物,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生命活动融入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美丽中国实现了我国传统美学的典范表述——“中和论生生之美”[47]与当代发展观领域的最新成果——我国的“绿色发展”之统一。

由此,美丽中国的五重维度可见一斑,这五重维度都将人上升到整个“类”的高度与自然进行平等对话,无疑使美丽中国跨越了字面的地域限制而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8]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当下前进方向更为清晰、奋斗目标更为明确、建设蓝图更为具体、发展共识更为统一的“后十九大”整体语境中,中国正以“加速度”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起冲刺,在此历史关节点,交织着五重维度、具有丰富内涵的美丽中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质的保证。放眼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们当仁不让地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眼中的东方传奇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教科书,而目前我国遭遇的生态环境问题,似乎又让人困惑快速工业化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二律背反”。美丽中国建设蓝图的全面铺开,将有助于推翻这一“二律背反”,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量”与“质”的完美结合,探索出富有本国特色的生态发展路径、发展模式。

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正掌握在我们手中,无论从我们关爱下一代的角度,还是从我们关爱自身的角度,都应当关爱生态环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我们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加强对绿色发展理论内涵的把握,尤其是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那些关于生态环境的理论,厘清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中的其他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通过绿色实践来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它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情感寄托与美好期许。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的那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49]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2]同上,第28页。

[3]参见http://www.wxyjs.org.cn/dxpllyj/201409/t20140924_161333.htm。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页。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5~56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7]《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2页。

[8]同上,第532~533页。

[9]《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2页。

[1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5页。

[1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1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4~546页。

[1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第18~19页。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18页。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页。

[17]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38页。

[18]参见http://www.gov.cn/ldhd/2007-10/24/content_785431.htm。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7页。

[20]参见http://www.gov.cn/ldhd/2007-10/24/content_785431.htm。

[2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0页。

[2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3页。

[23]同上,第240页。

[24]参见http://news.163.com/12/1115/12/8GBOUFK90001124J.html。

[25]习近平:《紧紧围绕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

[26]参见https://baike.so.com/doc/8393459-8712357.html。

[27]参见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29/doc-ifxkhcfk7417721.shtml。

[28]《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人民日报》,2017年5月28日。

[29]参见《防沙治沙为家园添绿》,《人民日报》,2017年7月16日。

[30]参见《“兜售”低碳的人》,《人民日报》,2017年7月19日。

[31]参见《中国领跑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7月15日。

[32]《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日。

[33]《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日。

[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6页。

[3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24页。

[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51页。

[37]参见《新时代,世界报以新期待》,《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4日。

[38]《美丽,现代化强国新追求》,《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4日。

[3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0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64页。

[41]参见[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42][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5页。

[4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725~726页。

[44]子思:《中庸》,梁海明译注,远方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

[4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8页。

[4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47]参见曾繁仁:《中西对话中的生态美学》,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

[4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1~22页。

[4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0~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