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四个经典案例及核污染的引发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四个经典案例及核污染的引发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凸显,全球各地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案例,以下简单介绍其中较为有名的四个例子:第一,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随着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下半叶的飞速发展,新类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核污染。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凸显,全球各地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案例,以下简单介绍其中较为有名的四个例子:

第一,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是美国西南海岸的一座大城市,人口众多,白天纵横交错的城市高速公路上拥挤着数百万辆汽车,晚上若从飞机上俯瞰,城市璀璨的灯火绵延数十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惊奇地发现,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此外田间的成片柑橘也出现了减产的现象。仅1950至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4]这一事件使人们对工业化带来的大气污染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这是1930年12月1日到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作区的大气污染事件。该地区两侧有山,狭长的河谷地带分布着许多重型工厂,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时值隆冬,大雾笼罩了整个比利时大地,马斯河谷工业区上空的雾特别浓,大雾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致使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地面上大量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惊人。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与此同时,许多家畜也患了类似病症,死亡的也不少。[5]

第三,英国伦敦毒烟雾事件。这是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大气污染事件,属于煤烟型污染,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引发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伦敦烟雾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迁出火电厂等。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消失。[6]

第四,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水俣镇是日本熊本县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而水俣湾是当地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当地渔民和农民都食用水俣湾里出产的海产品。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这种病就是可怕的水俣病,令患者痛苦不堪。病因是工厂排放到水俣湾里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里面含有大量的汞,汞俗称水银,本身及其化合物具有毒性,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引发多系统损害,其中以对神经系统肾脏损伤为主,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也有着较强的毒性影响。汞离子在水中被鱼虾摄入体内,而人与猫食用了含汞的鱼虾之后就造成了中毒现象,这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7]

以上四个例子使作为工业化副产品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立体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前面三个案例都涉及大气污染的危害,后面一个案例有关水体污染的问题,除上述这些惨痛的教训之外,还有一些食品污染的例子和一些其他大气污染的例子,比如日本九州的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事件及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等。相对而言,受大气污染所影响的人群最为普遍。这些例子显示:工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将影响人类自身,人类不得不自食其果,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一提的是,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想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事件,政府前后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才让水俣湾的水质得以恢复,人们才不至于谈水俣病而色变了。随着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下半叶的飞速发展,新类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核污染。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一旦发生泄漏,其危害非常巨大并且持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会在几代人的身上反映出来。迄今为止,历史上核污染最严重的两个例子是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和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是发生在苏联时期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覆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辐射危害严重,导致31人当场死亡,事故后之后15年内有6万至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方圆30千米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政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整座切尔诺贝利城因此被废弃,成为一座野草疯长、一片寂静的死城,幸存的动物植物也被观察到发生了可怕的变异现象。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2000亿美元,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8]总体而言,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确切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等国,此次事件让人类意识到核能的可怕之处,为人类谨慎运用科学技术敲响了警钟。

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21世纪,离现在较近,人们对其的感受更加深刻,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例被评定为第七级事件的重大事故。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福岛工业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该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引发了核泄漏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日本政府于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三座反应堆因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发生险情。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千米撤离的人员遭到核辐射,加上之前确认并进行抢救的3人,已确认遭核辐射的人数由此上升至22人。虽然官方宣布的数字为22人,但是媒体却认为可能有超过190人有类似的核辐射症状。据报道,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大范围泄露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将其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该机构同时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要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少。2012年8月22日,日本相关部门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半径100千米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在福岛县境内的10个地点发现了核事故中泄漏的钚238。调查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西北方向除放射性铯以外,还有放射性钚分布。[9]此次核泄漏事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海水直接被核泄漏物质污染,很多海里的生物已经发生可怕的变异现象,由于洋流的运动,污染涉及到海域难以预测,给周边国家造成了恐慌,中国在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出现了哄抢碘盐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此次核泄漏事件带来的生态灾难将逐步显露出来。

以上两个核泄漏案例让人不寒而栗,它们充分说明了一点:诸如海啸、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有限,在发生的那一刻爆发出骇人的威慑力,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这种伤害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更不可能像核泄漏事件那样影响人类长达几个世纪之久。我们在用高科技改变自身生活的同时,必须要认清科技蕴含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会使现代社会面临未知的风险,我们应当尽量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他指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自我创新过程的人必定会考虑到即使工业社会也会被淘汰。工业社会被淘汰的另一面是风险社会的出现。这个概念指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的风险往往会越来越多地避开工业社会中的监督制度和保护制度。”[10]发展核电如此,发展人工智能更应当如此,不少科学家已经在担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不断变大,机器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面临的潜在危险也在不断升级。一旦机器能够思考,那么它们可能会比我们人类更加聪明,说不定反过来统治人类,到时人类将会沦为机器的奴隶。依据目前已经显示的端倪,这方面的焦虑不无道理。

若我们将21世纪和20世纪进行比较的话不难发现,当我们打开21世纪的大门之后,工业化的速度较之于20世纪更快了:一方面,原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经过长时间积累越发严重,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泛化;另一方面,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则由于人们采取的必要环保措施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方面的现状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面临的挑战和已经取得的成效。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步地实现了全球化,人类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碰撞。当今世界的人们在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全球治理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球处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一个温室里,故名“温室效应”。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最为可怕的一点是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溶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海平面升高1米,直接受影响的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3。如果考虑特大风暴潮和海水侵入,沿海海拔5米以下地区都将受到影响,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2。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迁入内地,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渍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粮食生产。同时,对江河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当海水入侵后,会造成江水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速,洪水威胁加剧,使江河下游的环境急剧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与现代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层直接相关。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强,“暖冬”的现象比过去更加频发。此外,夏季的温度也在不断上升,以中国为例,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在夏季出现持续高温现象,最高温度达到40℃,不少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信号,甚至有人专门做实验,在中午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拿肉放在滚烫的马路上烤,没过多久,竟然将肉烤熟了。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23日,我国南方出现持续高温现象,高温范围覆盖13个省市,面积达138.2万平方千米,40℃以上高温面积6.5万平方千米,上海及浙江等多地突破历史极值。放眼全球,2007年夏天,极端气候事件侵袭世界各地:匈牙利前所未有的高温在一周内热死了500人;英国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在美国,25公斤重的巨大冰块在晴朗的天气里从天而降;在东南亚,因为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加,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登革热病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也有关系。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这个空洞呈椭圆形,大小和美国整个国土面积相似,这一切就好像天空塌陷了一块似的。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存。相关实验已经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令人感到不安的是,2011年春天科学家们又在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相当于5个德国那么大。南极和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大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而这一切总体上与人类的活动直接相关。若想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我们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增加植树造林,创造更多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保护臭氧层。尽管近年来我们已经在节能减排方面不断地作出努力,但是目前看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依然不可阻挡,在未来的日子里,全球性的酷热天气将仍会持续。(www.daowen.com)

二、自然资源消耗日益严重,能源短缺

以水资源为例,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的水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而这些水的分布极不均匀,发展中国家大多是缺水国家。以中国的水资源为例,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为0.83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的水资源基本状况是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沿海多内地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占全国64.6%的长江以北地区仅为20%,近31%的国土是干旱区(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供需矛盾尖锐,缺口很大。目前我国地表水的使用和地下水的开采已趋饱和状态,并面临着严重的污染治理问题。

据2013年联合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该报告认为,中国从死气沉沉的农业国家向欣欣向荣的工业国家的转变,也让它以世人未曾见过的速度和规模消耗着资源。30多年来,中国已经从对矿物、化石燃料和其他原材料消耗不太多的国家,一跃演变成全球第一大资源消耗大国。中国2008年消耗的这些原材料达到226亿吨,远高于1970年时的17亿吨,是世界第二大资源消耗国——美国的4倍。中国的能耗高,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例如,中国每一万美元产值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11]以我们的邻国印度为例,目前印度的人均自然资源使用量是该国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可持续水平的2倍。自然供养人类的能力,在近40年左右衰减了将近一半。印度能源的一半以上来自煤炭。掌握着大多数煤矿的“煤炭印度”公司声称,印度可用的煤炭矿藏并不像先前想象的那么多。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这些矿藏可能持续大约80年。如按照计划中的发展速度,它们将会在30年到40年内耗尽,而目前印度非传统能源的预算仅占能源预算总额的1.28%。从全球范围来看,据统计,世界能源的消耗量以每20至2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由于煤、石油等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地球上储存的煤仅够开采200~300年,80%的石油将在未来60年左右被开采完毕,到时人类将面临彻底的能源枯竭局面。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多样性能够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如同一张网络中的一个连接点,一旦这个连接点遭到破坏,就会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现存物种的自然灭绝率突然加速了上千倍。据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其中大多数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和焚烧,每年减少约1700公顷,按这个速度,到2030年将消失殆尽,热带雨林的减少加速了物种的灭绝。[12]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人类应当自觉维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多样性能够使人类所处的生物圈更加稳定。英国学者布赖恩·巴克斯特指出:“可以认为,地球生态圈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越丰富,这种生态圈就越具有活力和稳定性。这是一个很有潜力、非常谨慎的有用观点。正如谚语所说,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增添了人类生命的多样性——增添了生活‘情趣’的多样性。如果自然界能够尽可能的多样化,对人类来说,他们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紧密联系的选择机会就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增进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就要培育某种重要的道德关怀,以最为广泛地、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的多样性。”[13]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当时各国除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还签署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环保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之后的历次公约缔约方大会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一直都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这两大问题比起来,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关注明显要少,但是这一问题同样重要,一旦自然界的食物链彻底断裂,那么有朝一日人类将不得不面对因缺乏食物而无法生存的困境。

四、环境污染加剧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加剧有目共睹,这一现象在当今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后工业国家情况较好,由于这些国家先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大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它们的环境污染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好。而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则相当突出。这些环境污染包括大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及土壤的污染等。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大气的污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表现为雾霾持续不断,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有城市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冬季燃煤取暖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等,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2014年1月4日,我国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6年冬季,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全国各地多个城市受到连日不散的雾霾侵袭,影响区域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区,并且呈现不断南扩的趋势。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甚至爆表,这些微小的颗粒能够随呼吸道进入人的肺部,对人的身体造成损伤。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显示PM2.5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雾霾肆虐半个中国。现在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除了冬季,其他季节也会出现,说明大气污染在不断加剧。

关于水体污染,据相关统计,2014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716.2亿吨,生活废水排放总量510.3亿吨,占比高达71.25%,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最大公害之一。目前很多大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经不堪重负,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污染比空气和水污染都更复杂,而且空气和水的污染都会汇集到土壤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不断加剧。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中国政府于2016年5月31日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俗称为“土十条”的政策,被视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突破。截至2017年2月7日,全国至少有20个省份已公布地方关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的相关工作计划。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用“危机”两个字来形容,并非耸人听闻,生态危机的出现与日益严重,迫使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造成的负面影响。不难发现,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并加剧的,一开始人们往往并不在意,等到经过若干年之后被人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恩格斯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赢利的咖啡树利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保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取得上述成果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后果,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14]有时事物的发展态势是人们难以预料到的,或许人们在当下的时间段内看来完全构不成问题,但是经过时间的洗刷,小事情就会转变为大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时人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很大的精力及很多的财力来治理,但是即使治理成功了,若不细心维护,成果也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消散。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警醒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注意审视自己的实践行为在自然界中引发的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