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入自然,感悟山水与人生

融入自然,感悟山水与人生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一样,对于自然山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强调从山水中解放被禁锢的心灵,放下精神上的负担,以自在之身超越世俗中各种各样的、有形及无形的社会规范,以自在之心洞悉生命的潜藏本质,探究并领悟人生的深远旨趣。

融入自然,感悟山水与人生

佛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一样,对于自然山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强调从山水中解放被禁锢的心灵,放下精神上的负担,以自在之身超越世俗中各种各样的、有形及无形的社会规范,以自在之心洞悉生命的潜藏本质,探究并领悟人生的深远旨趣。这就是佛家思想所说的放下一切,回归自性,达到清净、平等、正觉的状态,即“空”的状态。南怀瑾这样描述道:“今言其已明心者,初见之时,心身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圆镜中。虽不起分别念虑,而于见闻觉知,了了分明,如飞鸟行空,清风疏竹,了无挂碍。心明境寂,如万里晴空,身轻愉快,如春风吹絮。此时须保任(保任者,保护任运自在之意)。有者,即于山边林下,涵养腾腾。或有掩空入关,杜绝外缘。凡此皆为顺缘直道,尚易着力。”[49]迄今为止,佛教寺庙大多数修建在树木苍翠的山林里,青山为靠,绿水为伴,与自然融为一体,修行的人往往能从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松涛、溪鸣中获得禅机并有所开化和觉悟。这非常符合修行者远离红尘俗世,避免是非纷争的初衷,所谓“郁郁青山满目般若,淙淙流水皆是菩提”。自然界的江天皓月、草木鱼虫及尘埃水声等,不仅体现出美丽的自然造化之功,更带有些许的神秘色彩,它们与参悟者之间有着某种心灵相通的东西。很多时候,修行者会在观察自然景物的过程中通过刹那间的顿悟领悟佛学精要。许多吟咏山水、怡情自然、体物寄情的禅诗,以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深远的意境、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梦幻水月,芭蕉野马。深山之响,皆悉自然。”(《光赞经·卷八》)这句话描述了动物植物以本真的面目呈现在自然界之中,一切悠然自得,没有人类的干预,不得不说,佛家的思想随时随地渗透着审美的旨趣。又如,南宋无门慧开法师作禅诗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50]这首禅诗描述了人在去除心头烦恼之后,达到的一种与万物愉悦相处的闲适状态。再如,刘悟元作诗有云:“勘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途。终朝睡在鸿蒙窍,一任时人牛马呼。”[51]其中的“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这句诗说明真正的“道”隐藏在大自然的景物之中,人要善于观察自然并从中参悟佛理、通晓大道。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儒家、道家、禅宗等都是以个体去领悟自然的本性,也通过反思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破坏自然生态和生存环境的现象来阐述保护自然万物的意义,这些都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早期雏形……一些禅宗的思想甚至主张只有融入青山绿水,才能得道成佛,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着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境界。”[52]这段话阐述了人们在深入、细致地感受自然景物的基础上参悟禅机、洞悉哲理的情况。

将山水与人的佛理觉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典型例子是佛家所揭示的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表面上看,仿佛第一种境界与第三种境界没有太大的差异性,实际上这里佛家思想表达了万事万物由简入繁,最终返璞归真,由繁回归到简的过程,这是一个因循连接、物我圆通的过程。第一层境界是最原初、简单的境界,人们身处其中看到的山水是自然形态的山水,山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水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到了第二层境界,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山水已经不是纯粹的山水了,而是带有人类思维活动的印记,即不同的思想觉悟看到的山水是不一样的,自然景观依照人心的感悟而变得不同;在最高的第三层境界中,山水与“我”相融合,客体与主体不再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一体,难以分割。这一境界代表了灵性的觉悟,同时也表征了人们经过思想上的迷茫与困惑,经历了各种磨难历练,最终仍将回归到本真的状态,正所谓“不忘初心”。(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