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农耕文明:孕育天人关系的丰厚土壤

中华农耕文明:孕育天人关系的丰厚土壤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中华经典神话以丰富的想象力表征了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设定,孕育了“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除此之外,农耕文明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长期占据中心地位也从另一个侧面推进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是这一思想生成的丰厚土壤。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诞生的中华神话传说,中国社会几千年占主导形式的农耕文明滋养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农耕文明:孕育天人关系的丰厚土壤

如前所述,中华经典神话以丰富的想象力表征了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设定,孕育了“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除此之外,农耕文明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长期占据中心地位也从另一个侧面推进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是这一思想生成的丰厚土壤。

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为主,崇尚自然经济,发展缓慢,是具有内向型特征的社会。地理条件优越,处于亚洲的腹地,与外界相对隔离,受外来异族入侵较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宜人,土壤优质,物产丰富,从事农业劳作具有先天的优势。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因为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得都很好。每年天气暖和的几个月里,季风雨降临,使长江南岸的一些地区的农作物能一年两熟;这种情况与中东和欧洲平均一年一熟的情况迥然不同。而且中国水稻的亩产量比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小麦大麦的亩产量高得多。”[8]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气候优势滋养着宁静平和的中华农耕文明。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不约而同地描述了田间劳作的场面,这里仅举《诗经》《吕氏春秋》及《桃花源记》三个例子。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三百多首诗歌,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里面有很多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农耕生活的场景。《诗经》的《小雅·信南山》中讲到道:“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疆场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9]这段话的意思是:夏禹到南山来开荒,土地肥沃,曾孙辛勤种庄稼,雨水丰沛滋润,谷物生长繁茂,秋后收成非常好。[10]《诗经》的《小雅·甫田》中讲道:“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梁,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11]这段话的意思是:庄稼收成很好,农夫家中各物成堆,非常高兴,感谢上苍。[12]《诗经》的《小雅·大田》中又描写道:“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云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13]这段文字的意思是:选种修锄头,辛勤耕种,拔草除虫,雨水丰沛,滋润庄稼,收成良好。[14]《诗经》中的这三首诗揭示了当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业社会劳作及生活场景,中国的先民们刀耕火种、辛勤劳动,顺应四时气候,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怀有感恩之心。

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审时篇》中提到了农业增产之道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醒人们顺应农时就会获得好的收成,违反农时就是违反自然规律,就会造成农业的减产:

得时之禾,长秱长穗,大本而茎杀,疏穖而穗大;其粟圆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强;如此者不风。先时者,茎叶带芒以短衡,穗钜而芳夺,秮米而不香。后时者,茎叶带芒而末衡,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得时之黍,芒茎而徼下,穗芒以长,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不噮而香;如此者不饴。先时者,大本而华,茎杀而不遂,叶槁短穗。后时者,小茎而麻长,短穗而厚糠,小米黚而不香。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长秱疏穖,穗如马尾,大粒无芒,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香;如此者不益。先时者,本大而茎叶格对,短秱短穗,多秕厚糠,薄米多芒。后时者,纤茎而不滋,厚糠多秕,辟米,不得待定熟,卬天而死……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大菽则圆,小菽则抟以芳,称之重,食之息以香;如此者不虫。先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荚不实。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15](www.daowen.com)

这里描写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大自然季节的直接联系。《吕氏春秋·审时篇》中还提道:“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6]这里的意思是说庄稼的生长靠人的耕种、大地的供养及天时的滋润,强调了天、地、人与农作物的关系,阐述了人必须遵循天气状况,依据特定的地理特点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取农业好收成的规律。

除此之外,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桃花源记》中也描写了古代的田园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7]相对应的译文为: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18]这段话体现出古人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生活。遵循本性,回归田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统,这已经成为中国历代文人所一心向往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尤其对于那些在官场上失意的文人而言,为官不如意,不如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诞生的中华神话传说,中国社会几千年占主导形式的农耕文明滋养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长期的农业耕作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们对自然怀着敬畏之心,努力地调试自己的生产实践与生活方式,使之更加顺应自然规律。中国先人们对自然怀有的天然“情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们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