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贵州经济的新动力:跨越发展

贵州经济的新动力:跨越发展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数据融合,激发贵州跨越发展新活力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融合。(三)十大工业产业,助推贵州经济大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动力。2018年12月,贵州省抢抓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活力。“双千工程”实施以来,对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贵州经济的新动力:跨越发展

(一)交通改善,助力经济发生新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贵州实现后发赶超,核心在发展,关键在交通。

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逐步打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巩固提升,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营业里程达到1214公里,形成贯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川渝滇的快速通道;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水运形成“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通江达海新格局。“四场硬仗”强势推进。2017年,贵州实现村村通沥青路、村村通客运;2019年4月底,建成“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实现3.99万个30万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通组路沿线1166万群众受益,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余万亩。2018年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30.3%,黔货加快出山,助力脱贫攻坚的交通支撑越来越稳。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形成纵横交错覆盖全省的网络体系,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大数据融合,激发贵州跨越发展新活力

大数据的生命力在于融合。近年来,贵州省紧扣“融合”这一新时代大数据发展特征和价值所在,大力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融合。

大数据助推贵州工业加快转型。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选工信部5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之一;兴达兴建材、振华电子、货车帮、盘江精煤4家企业上云案例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六盘水发耳煤矿建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生产效率提高47%、每年减少用人89人,探索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大数据融合应用新模式……

大数据助力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农业“一张图”,搭建畜牧兽医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快覆盖,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快速推进;建立“贵农网”县级电商运营中心49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601个,为农产品上行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

大数据推动贵州服务业开创发展新模式。“云游贵州”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接入全省全部5A级景区和部分4A级景区电子票务数据;贵阳地铁1号线及公交BRT车站实现“刷脸支付”;六盘水市“水钢智慧物流平台”成为交通运输部实施的无车承运人企业之一。

大数据与民生融合,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为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2019年上半年,贵州打造的“贵州政务服务网”成为首批接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查询办理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事项达58.8万项;“云上贵州多彩宝”面向老百姓提供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全省网上政务服务端口“大统一”。

全省大数据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动力,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展了广阔空间。

(三)十大工业产业,助推贵州经济大发展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动力。贵州工业,仍然是一个“追赶者”的身份。为此,贵州正采取有力举措,奋起直追,后发赶超。

2018年12月,贵州省抢抓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新活力。

根据“行动方案”,贵州提出到2022年,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新型建材、现代工业、优质烟酒等产业迈上2000亿元级台阶;大数据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等产业达到千亿元级。

2019年2月28日,省领导领衔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明确指出:“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是贵州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019年6月22日,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召开,负责领衔推进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的十位省领导分别发言,统筹调度、系统调研、成立专班、目标分解、明确路径、落细落实……

全省应势而动,砥砺谱写工业经济发展新篇章,为贵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再添强劲新动能。2019年6月26日,贵州省两个大型企业开磷集团、瓮福集团重组打造的千亿级磷化集团—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一艘崭新的磷化工“产业航母”从贵州拔锚起航。

推动十大工业产业振兴发展,贵州将围绕“赶”与“转”核心任务,持续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促进全省工业集约、高端、绿色、智能、特色发展,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贵州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骨干,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分类、分层、分级培育一批标志性企业,重点打造大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企业集群。

在领衔省领导和各部门积极作为、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1至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排名全国第2位。

2020年,贵州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高质量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必须严防死守各条底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一季度,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3704.04亿元。“工业生产快速恢复,烟、酒行业增势良好”成为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之一。

贵州跨越赶超的步伐正在加速,多彩贵州的高质量发展必将趟出更好更快的新路。

(四)“双千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增速连续五年高于全国、高于西部,但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工业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201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每年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推进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双千工程”实施以来,对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www.daowen.com)

1.推动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工业结构亟待优化,落后产能亟须淘汰,缺少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工业企业是制约贵州工业质量提升和高速前进的主要瓶颈。“双千工程”作为贵州省推动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提升全省企业竞争实力,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贵州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创新示范效应、创新体系建设,能引导传统制造企业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千企引进”锁定国内外优强企业,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进驻不仅直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生产技术,而且通过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带动集群、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升级,同时,输入了创新思想、推动和引领了省内供应商和相关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

实施“双千工程”以来,(“双千工程”是贵州省建设厅联合组织,一千名规划设计人员和一千名高校学生对口支援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贵州着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针对性地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引进了吉利新能源汽车、中电科、奇虎360和高通、苹果英特尔、戴尔、甲骨文、思爱普等1060家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企业落户贵州,有力助推了贵州实体经济“强筋骨”“长肌肉”;培育了货车帮、华芯通、朗玛、易鲸捷、白山云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创新动力足的本地成长起来的大数据企业,全省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109.93万户(个)提高到249.56万户(个)。2017年,大数据企业达到了8900多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与大数据相关的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分别增长86.3%、34.8%、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20%。

其次,“双千工程”的实施有助于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双千工程”是贵州省建设厅联合组织,一千名规划设计人员和一千名高校学生对口支援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双千工程”的实施为贵州产业升级带来了动力、增强了能力,为改善贵州产业升级基础薄弱的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施“双千工程”以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对2230家传统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完成投资2000亿元,一大批企业“蝶变突围”,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多元化产业方向发展,与2012年相比实现了“两降两升”。“两降”,即全省“煤电烟酒”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经济的比重从67.8%下降到56.3%;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7.2%;“两升”,即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4.4%上升到8.5%。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23%和12%以上。

第三,“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绿色化、服务改造化,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收、转型开放。

“千企改造”是贵州省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对1000户以上规模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开放,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收,转型升级。

2019年,全省安排支持“千企改造”工程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1.7亿元,引导和支持175个项目加快建设;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银行投资25.49亿元,支持78家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达到5295家,占到工业企业总数的39%,进行工艺或产品创新的达到28.16%,实施组织或营销创新的达到29.14%。这一系列措施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全面转型升级,提升贵州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千企引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千企改造”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双千工程”挺起了贵州实体经济的“脊梁”。一批企业“蝶变突围”,众多知名、高成长性企业在“精准引进”中纷纷落户贵州。贵州实体经济筋骨见强、肌肉见长,成为贵州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点。

2.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投资吸引力

对于贵州这样的相对落后省份来说,传统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和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相对恶劣不仅制约了当地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桎梏。在推进“双千工程”过程中,一系列保障政策和改革举措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贵州省的营商环境。

2017年,为促进贵州对外开放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出台《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2018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旗帜鲜明地对影响、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亮剑”“开刀”,推动整治震慑形成常态化。2019年6月,《贵州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出台,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明确要求,并明确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限。同时,针对开办企业、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市场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17个方面,提出45条举措,涵盖企业创业、获得场地、获得融资、日常运营阶段、矛盾纠纷解决等全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变审批事项“多次办”为“一次办”,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对政府权力做“减法”、对社会服务做“加法”的新格局。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免费代办服务,推行代办主动走访、全程跟踪、分工协作的“管家式”“保姆式”服务机制,变“企业跑路”为“干部跑腿”。出台《贵州省市(自治州)、县(市、区、特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委托第三方对省级和88个县(市、区、特区)开展投资环境综合评估,定期公布投资环境白皮书,倒逼各地投资环境建设。建立省级外来投资企业投诉服务平台,开设贵州投资服务专线,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投资服务体系。2017年,全省代办项目7449个,代办事项12565项,办结12428项,减少投资者办理审批事项的精力和时间,得到投资者充分肯定。系列组合拳增强了外来投资者来黔投资的信心决心,为改善贵州省营商环境、提高贵州省投资吸引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3.坚持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企业脱胎换骨

贵州提出,强力实施“双千工程”,要坚持高端化发展,提升绿色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要坚决杜绝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安全的落后企业、产能和项目进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企业脱胎换骨。

实施“双千工程”,要坚持高端化发展,推进“资源高地”向“经济高地”的实质性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已使贵州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凸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过分依赖价格优势和有形要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观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内资源能源供给偏紧的状况下,资源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贵州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双千工程”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资源依赖、环境破坏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和勇创天地的创新型企业,引导贵州经济向着创新驱动、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为此,就必须提高千企引进的质量,提升千企改造的水平,坚持高端化、绿色化和集约化原则。

高端化就是要“上档次”,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创造、贵州速度向贵州质量、贵州产品向贵州品牌转变,要从瞄准世界一流高端企业入手,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及时跟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引进更多国内外优强企业,带动现有企业转换发展理念脱胎换骨,加快培育发展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让低端、落后不再是贵州经济的印象,高端、智能成为贵州经济的核心。

绿色化就是要“守底线”,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干,废渣不能综合利用的项目坚决不搞。绿色化改造,是提升贵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守住绿水青山、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贵州积极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实施能效提升计划,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园区绿色发展,加大传统产业及企业绿色化改造力度,重点加快磷石膏、赤泥等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强化对磷石膏、赤泥、电解锰渣等大宗固废物绿色化处置的攻关及产业化。加快构建和完善绿色生产供应链,持续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化示范(试点)工厂、园区,让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安全的落后企业、产能和项目一个都不能进入,让低碳、环保、绿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集约化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资源依赖型“低层循环”向技术人才渠道制度依托型“高层循环”实质性转型。产业集聚发展,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必然要求。对于地方而言,持之以恒打造产业集群,能挺起实体经济“脊梁”;对于企业而言,互相博采众长、抱团发展,是自身做大做强的一条捷径。贵州近年来不断加强推动产业链高端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质性融合,走区域经济集约化发展路线。以产业园区为抓手,延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引入配套企业,推进产业布局聚集化发展。健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梯队,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带动发展一批成长潜力大、商业模式新、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成长型企业。

“双千工程”已经成为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