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装修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我们是2008 年4 月份开业,刚好是北京奥运会那一年。但那一年出现了金融危机,对外国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去旅游,过了18 个月后才开始有一些生意,但不会满房。当时我还要出资去维持运营,员工有收入,我个人没有一点收入,到了2011 年我的其他公司才有一些收入。后来我发现很多杂志、媒体都对我们的故事感兴趣,都会来找我,他们觉得一个美国人有这样的故事,能把一个国家级的文物变成民宿这件事情很稀奇,所以马上有《外滩画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来采访我。
M:喜林苑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L:这个名字是我们团队共同起的。一开始,因为这里是喜洲,所以就取了“喜”字,我的名字有一个“林”字,“苑”字因为是它本身就是个院子,是个花园。
M:有些民宿装修的时候,过度吸收西方文化,弱化东方文化的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L:我理解一些民宿会依靠设计感来吸引人,我也不会反对。有时候我觉得民宿的“民”应该是人民的“民”,一些民宿老板可以想办法把当地的文化、人民融入民宿里。做民宿,我们不能学习别人的表面,光学他们的洗漱用品是什么样的是没有用的。我们喜林苑的重点、卖点就是灵魂。我们的缺点就是我们的卖点,因为它是文物,不用一味注重设计感,灵魂就是来自我们的文化。现在注重新潮的设计,可是10 年之后可能会过时,我很担心我们现有的传统文化会被以10 年一个模式的形式破坏掉。我并不是要批评、冒犯任何一个设计师,我觉得他们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只是觉得以后我们民宿行业应该用更多的好想法把我们的软件提升。(www.daowen.com)
我希望民宿要追求灵魂感,我认为在中国更有必要这么做,我们都应该当中国文化大使,起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我觉得民宿和酒店要分清楚,民宿如果没有灵魂,那它就是一个漂亮的酒店。光是在民宿里配一个几万块的浴缸,我觉得这对当地的贡献不够,而且也是有点小看当地的资源。其实民宿老板,硬件不需要投资那么多,把当地文化、人民融入我们的民宿,使其成为一个卖点,远比我们把电视、意大利牛皮沙发当卖点有想法。我觉得我们公司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
M:洱海有很多地方为了保护环境,拆了1000 多家民宿,这对民宿界是影响很大的,您对这个怎么看?
L:从“仁”的角度讲我当然是很关心,我觉得有一些人的初心和我一样,来大理追求他们的梦,在这个方面我为他们感到难过。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个环境,这是为了大理必须做的事情,虽然可惜,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常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我肯定是要保证合法经营的,要让自己有安全感,也要让来这里的人有安全感。每个人旅游的目的可能都是不一样的,需求不一样,我们针对的客户群也是不一样的,我并不反对其他酒店的经营模式,我认为住宿业应该是多样性的存在,并不一定所有酒店、民宿都要一味地把自己固定在文化的圈子里。中国住宿业需要不同的模式存在,毕竟现在城市人压力太大,很多情绪需要释放。就像洱海,有问题了就尽快处理,让洱海快点愈合。没有一个人不希望洱海好,大家的初心都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处理方式、沟通方式可以更柔和一些。
杨品相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