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击政治性走私破坏:加强反腐、维护国家安全

打击政治性走私破坏:加强反腐、维护国家安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3年5月召开“文革”以来首次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决定恢复查私奖励办法,鼓励群众检举揭发走私,对恢复和推动海关缉私工作起了重要作用。1975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全国海关工作会议明确必须集中力量,与有关部门协同作战,重点打击政治破坏和重大经济破坏活动,着重打击主犯、幕后指使人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

打击政治性走私破坏:加强反腐、维护国家安全

1953年起,针对偷渡出境、敌特情报资料走私、伪币走私进境活跃的现象,海关采取专门查私工作与群众反走私斗争相结合,大力开展反走私宣传,在一些省市建立反走私专门机构,加强海关现场监管,加强国境海岸线上的查私。

1957年11月后,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海关针对西藏地区大量外货非法流入的现象,采取统一收购,照征税款,禁止银元流往西藏,加强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运输检查等措施,强化边疆缉私与内地市场的结合。同年,在走私较严重的广东省开展打击套汇活动。

60年代初期,由于“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政治性走私破坏、经济性走私倒卖及偷渡现象开始严重。反动宣传品、伪票证、紧缺物品和物资及偷渡走私在一些沿海沿边地区泛滥。海关与有关部门联合采取行动,加强边境管理和口岸安全检查,重点防止敌特的破坏行为,取缔外货黑市,在走私较严重的省区组织群众性的反走私运动。1963年针对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破坏,海关把打击政治性走私破坏作为反走私斗争最重要的内容,临近港澳地区和沿海沿边与资本主义国家接壤的所设海关,与公安边防积极配合,以反爆破为首要目标,着重做好口岸安全检查。1964年起,为贯彻“政治保卫和团结”方针,海关实行口岸查私和沿边沿海、内地查私相结合,集中力量打击政治性、集团性的重大走私,教育一般走私者。(www.daowen.com)

文革”期间,海关缉私经历了一个从严重削弱到逐步恢复的过程。“文革”前期,海关查私机构被撤销。由于国家内乱造成社会生产秩序极度混乱,许多管理工作陷于停顿,走私和进出境政治破坏活动猖獗。敌特收集情报、勾联策反以及偷渡外逃现象突出,云南、广西边境毒品走私有所发展,东南、西南某些沿海沿边地区走私显著增加,进出港澳的文物、贵重药材走私增多,各处合法的边境贸易呈停止或大幅下降的状况,而非法走私活动却急剧增加。对此,海关与有关部门于1971年恢复了一些海关查私机构。

1973年5月召开“文革”以来首次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决定恢复查私奖励办法,鼓励群众检举揭发走私,对恢复和推动海关缉私工作起了重要作用。1974年海关与各有关部门重新建立联合缉私、共同调查破案等联系,有效地遏止了沿海沿边地区的越境走私活动。1975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全国海关工作会议明确必须集中力量,与有关部门协同作战,重点打击政治破坏和重大经济破坏活动,着重打击主犯、幕后指使人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1977至1978年,开展大规模反走私宣传。与此同时,认真复查以往处理的走私案件,纠正错案,挽回影响。中国海关在艰难的“文革”环境中,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守为国把关的职责,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