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了解榷场贸易

深入了解榷场贸易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弥补军事上的不足,宋朝通过建立官营体制来发展和控制民族贸易,于是“榷场贸易”制度应运而生。同年末,辽在涿州设立榷场与宋贸易。“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榷场。据史料记载,河北诸榷场每年贸易总额约达150万缗,宋政府获益40余万缗。庆历四年宋与西夏重订和约,复开榷场,恢复贸易往来。双方虽封锁边境,隔绝交通,两国通商唯一窗口是“榷场”。

深入了解榷场贸易

宋代积贫积弱,没有实现统一,政治上和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对立,但经济上辽、夏、金对宋朝又有较大依赖性。为弥补军事上的不足,宋朝通过建立官营体制来发展和控制民族贸易,于是“榷场贸易”制度应运而生。

何为榷场,《金史·食货志》载:“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有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即是指两个政权之间在边境由官方设立的互市贸易,其特点是官府组织的,而双方交易者既有官方又有民商,但必须入场才可交易。同时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受官府严格控制,同时禁止榷场之外的民间贸易。总之,榷场是宋辽夏金时期开展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及安边绥远的特殊场所。

榷场大多设在边境要地,最早的榷场是北宋初为与南唐通市,在今湖北一带的汉阳、蕲口等地设置榷署进行管理的互市场所。《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辽间的榷场贸易,“契丹在太祖朝,虽听沿边互市,而未有官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在河北一带的镇州(石家庄)、易州(长城以南)、沧州设“榷务”,与辽互市贸易。同年末,辽在涿州设立榷场与宋贸易。“澶渊之盟”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榷场。景德二年(1005年),宋于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县)和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霸县东南)置榷场,史称河北四榷场。

通过河北四榷场,北宋向辽输出香料、犀角、象牙、苏木、茶、缯帛、漆器、粳糯、矾、麻布、姜、九经书籍等,其中茶为大宗。1069年增输铜锡,1074年四榷场共销售铜锡百万斤。辽则向宋输出银钱、布、羊、马等,其中马匹受限制。契丹羊输出量最多,每年达数万头,货值40余万缗。此外,粮食、瓷器及来自女真的北珠,也是投入贸易的重要货物。据史料记载,河北诸榷场每年贸易总额约达150万缗,宋政府获益40余万缗。此外,辽宋还在今山西境内的振武军、保州并设榷场,恢复了朔州南的榷场。还有短期或临时设立的一些榷场,如定州军城寨榷场、飞狐茭牙榷场、火山军榷场、欠良津榷场、朔州东偏头村榷场等。

西夏中原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司马光说:“西夏所居,氐羌旧壤,所产者不过羊马毡毯,其国中用之不尽,其势必推其余与它国贸易;其三面皆戎狄,鬻之不售;唯中国者,羊马毡毯之所输,而茶彩百货之所自来也。故其人如婴儿,而中国乳哺之矣!”(《温国文正公文集》卷五十《论西夏札子》)因此宋朝通过榷场贸易,以达到政治上控制西夏的目的,就显得格外突出。《宋会要》载:“西戎仰中国和市以生,操纵在我,所以制其命,边人与之私贸易非便。”

景德三年(1006年)宋在与西夏交界的保安军(陕西志丹)和镇戎军(甘肃镇原)设置榷场,管理与西夏间的贸易和出入境事务。元昊用兵导致贸易中断,后西夏迫于国内经济压力,未经宋朝政府同意,单方面在边境公然置“会”,相当于集贸市场,招诱宋朝商民贸易。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重订和约,复开榷场,恢复贸易往来。是年“诏保安军、镇戎军榷场,岁各市马二千皮,搏买羊一万口”。(www.daowen.com)

公元1125年辽代灭亡,不久宋室南迁,从此宋金对峙一百二十余年,但南北物资交流和经济依赖关系,并没有被割断。正如《续通典》所云:“宋、金疆域分错,敌国所产,各居其有,物滞而不流,人艰于所匮,于是特重互市之法。”双方虽封锁边境,隔绝交通,两国通商唯一窗口是“榷场”。“绍兴和议”(1141年)后,宋金在西起秦州、东沿淮水广袤的分界线上,设立了10余个榷场。

南宋设置的榷场主要有盱眙军场、安丰军花魇镇、襄阳府邓城镇、光州光山县中渡市场、天水军场及随州枣阳县场,其中盱眙军场建置最早,是当时内陆最重要的商埠,其地位不亚于沿海贸易城市广州。金设有泗州场、寿州场、颍州场、蔡州场、唐州场、邓州场、息州场、凤翔府场、秦州西子城场、巩州场、洮州场以及密州胶西场,其中泗州场与宋盱眙场同时设置,盱眙场的贸易对象就是从泗州场南来的北客。在这些榷场,南宋主要以茶、香料、药材、丝织品、木棉、象牙等商品交换金的绢、毛皮、盐、马、北珠和人参等物产。在宋金互市中,铜钱一直是贸易双方竞逐的目标,为制止铜钱北流,宋政府颁布了严厉的法令。

宋金双方各自所设榷场随和战交替而时兴时废,榷场地点也随之更改,通商也时通时禁。唯盱眙和泗水两场从未关闭,使南北经济交流渠道始终保持了畅通。

宋朝西南与吐蕃大理和交趾毗邻,边境线曲折漫长,受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宋朝与三个政权的缘边贸易不如对辽、夏那样频繁,矛盾相对缓和,所以“皆听与民互市”。但为避免贸易问题引起的蕃汉事端,宋政府也加强了对这些地区交通贸易的统一管理,对互市实行一些限制。蕃人入边州互市,仍须在指定地点,不得在其他地区任便与汉民交易,与蕃部接境的边区汉人,不得侵越禁山进入蕃界买卖。南宋在邕州(广西南宁)等地置“博易场”,通蕃汉互市。由于西南地区诸藩有时也生事扰边,宋政府也采取断绝互市的方式予以制裁。南宋被元灭亡之前,宋元双方也在边境各设榷场开展贸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