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批量生产方法取代手工生产方式时,标准化的工作变成一门“科学”,现代化制造业与标准化最早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工业工程原理为基础的[20]。
亨利·福特在1926年提出的标准化概念:现在的标准化是促成未来改善的必要基础,如果你把标准化视为你能想到的最佳境界但却是未来可以做到的改善,你就能有所精进;但是,如果你把标准当成设定的种种限制,那么,改善的进程就会停滞不前。
今井正明在其探讨持续改善的著作《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中指出任何流程除非标准化,否则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改善[38]。
工业化住宅产品的组织应当具备区别传统官僚式标准政策的标准化程序,它是组织寻求持续改善的基础,并不断去除浪费以持续提高生产力。具备标准化程序的组织更具有弹性、竞争力,富有成效,适应变化。具体在住宅项目研发、生产装配实践中,工业化住宅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意味着模数协调标准化、户型标准化、预制构件标准化、工艺单元标准化、管理和沟通标准化。
(一)模数协调标准化
模数协调标准中对装配式建筑的空间尺寸进行模数化、系列化的规定。
(二)户型标准化
标准户型图对工业化住宅中的户型、构件尺寸进行明确的规定,方便设计单位选用和生产厂家生产。(www.daowen.com)
(三)预制构件标准化
马洪波指出住宅市场仍旧稳定但竞争激烈,设计标准化将是趋势[39]。零部件的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在工业化住宅研发中,部品及构配件的标准化同样可以实现,依照共同的标准研发和生产同类产品,从而使标准构配件市场化,形成价格、质量的比较与竞争,利于择优。标准化也可以使住宅产品的可替换性增加,同时利于后期运营维护及拆除工作,且市场的扩大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研发工作不是一劳永逸,而是随着问题的不断浮现而不断解决的持续性过程。
(四)工艺单元标准化
工艺单元的标准化,旨在固定工业化产品重复性工艺单元方面,标准明确。工艺单元标准化意味着相同产品的工艺单元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质量和使用功能。一直对众多部品进行单独工艺设计的方法,不但效率低下,并促使人员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逐件制定工艺规程等重复劳动过程中,无力改进现有工艺或研究与单元化生产匹配的工艺设计方法。同时,标准化的工艺也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和成本,而标准化的工艺单元也有利于分包协作工作。
(五)管理和沟通标准化
在传统建造领域中,质量控制的方式是基于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但是在工业化住宅产品生产制造系统中,产业链中的生产单元是独立的,产业链的组织构成是动态的,因此只有依靠管理与沟通标准化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质量。应该说,管理与沟通标准化是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平台与质量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