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模式:概念与发展

管理模式:概念与发展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模式中管理的要务是在既定的环境下对企业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6]。目前,“管理模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管理模式是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为别人所借用和参照。按照现有文献,管理模式至少有20余种,这些管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情况均不相同。但这种发展是以资金和土地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工业化住宅管理模式仍处于停滞状态[10]。

管理模式:概念与发展

管理模式中管理的要务是在既定的环境下对企业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6]。企业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财物、信息和知识、技术。在中国这样有独特传统的国度,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关键资源,所以企业资源还要包括关系资源。同时,人力资源的配置是资源配置的核心[7]

目前,“管理模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国外都以Business Model来表达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模式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者使人可以参照的标准样式[8]。管理模式是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为别人所借用和参照。我国学者钱颜文认为,管理模式的类型千奇百怪,企业和学者,甚至国家根据自己的管理实践均提出了自己的管理模式[6]。按照现有文献,管理模式至少有20余种,这些管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情况均不相同。模式的运用均基于特定的目标,目标不同则管理模式也不同。作为特定环境下资源配置的方法,时代不同,环境必然发生变化,资源的重要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引起管理模式发生变化。资源的重要性是指其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结合管理目标和时间角度来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组织和谐为目标的人本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模式和美国式管理模式,规范作业流程的流程管理模式,注重适应环境的柔性管理模式,同时侧重于环境和成本的A管理模式,同时侧重于质量和成本的海尔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创新的智本管理模式,等等。90年代以后管理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改变了40—90年代“技术资源”排第一位的状况,代之以“信息和知识”列第一位,“人力资源”列第二位,“技术”和“财物”分别列第三和第四位,这也充分说明了管理模式发展的总体趋势,即信息和人本[7]。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都要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的,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管理行为体系结构[9]

(一)国外工业化住宅管理模式的发展

1.欧洲

法国是世界上推行建筑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50—70年代走过了一条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为标准的建筑工业化道路,有人把它称为“第一代建筑工业化”。法国建筑工业化的特点为:一是以推广“构造体系”作为向通用建筑体系过渡的一种手段,构造体系是以尺寸协调规则为基础,由施工企业或设计事务所提出主体结构体系,它由一系列能相互代换的定型构件组成,形成该体系的构件目录;二是推行构件生产与施工分离的原则,发展面向全行业的通用构配件的商品生产[10]

瑞典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法国的影响下推行建筑工业化政策。瑞典建筑工业化特点归结为以下几点:在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基础上发展通用部件;独户住宅建造工业十分发达;政府推动住宅建筑工业化的手段主要是标准化和贷款制度;住宅建设合作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模数协调标准就是以丹麦标准为蓝本的。丹麦推行建筑工业化的途径是开发以采用“产品目录设计”为中心的通用体系,同时比较注意在通用化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10]

2.美国

目前,美国的住宅建筑市场发育比较完善,住宅构件和部品的商品化、集成化的程度很高,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等的租赁业也很发达,混凝土的商品化程度达84%,各种技术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很高[10]

北美工业化住宅在管理机制上较为先进,工程设计、构件制作、部品配套、施工安装一般由同一家建造商独立完成,建造过程环节少,便于把房屋作为最终产品进行整体考虑和细部完善。另外,美国的住宅设计较完善,主要表现是设备、设施水平高,注重个性化,多采用木结构或轻钢结构,具有完善的功能和技术上的合理性。而加拿大在部品认定和性能测定方面有着先进成熟的经验。为了满足健康、安全的要求,加拿大对标准化产品广泛实施认定制度。北美的住宅产业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和水平[10]

3.日本

住宅工业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11],当时日本大中城市对住宅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建筑业又明显存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因此为了减少现场工作量和工作人员,缩短工期,对住宅实行部品化、批量化生产,从而使现场施工操作简单化,提高了质量和效率。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住宅产业的成熟期,兴起一股住宅产业化热潮,大企业联合组建集团进入住宅产业,在技术上产生了盒子住宅、单元住宅等多种工业化住宅形式,并且为了保证工业化住宅的质量与功能,设立了工业化住宅质量管理优良工厂认定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质量和功能,设立了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这时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15%~20%,到20世纪90年代采用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25%~28%[12]。目前日本住宅各部分都有通用部件,如无特殊要求,只要将各通用部件组合起来即可。

在日本住宅工业化发展的30年间,住宅工业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既有综合性、一体化生产经营的住宅产业集团,也有大规模生产某种制品的专业化大企业。由于这些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发展,使日本的住宅产业呈现出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水平、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综合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格局[13]

(二)中国工业化住宅管理模式的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而且限于当时建筑工业化生产在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较低,建筑工业化的推广范围小,水平不高[10]。(www.daowen.com)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曾出现一股房地产发展的狂潮。但这种发展是以资金和土地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工业化住宅管理模式仍处于停滞状态[10]

1999年以后,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指导和协助下,我国在住宅产业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从而使中国住宅产业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出现了相应的工业化管理模式[13]

1.1999年4月建设部组织制定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提出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为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目前一些省、市、自治区也开始进行相应的认定工作,已有一批住宅小区通过认定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13]

2.2000年建设部建立住宅建设多企业动态联盟网络管理系统

2000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组织实施“住宅CIMS示范工程”863项目,基于因特网和数据库制定集成框架,建立住宅建设多企业动态联盟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各阶段活动中人/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机集成。它基于互联网和数据库,制定集成框架,目的是达到全局优化。该项目分为五个分系统:业主项目管理分系统、住宅设计分系统、住宅施工分系统、住宅性能评定分系统和物业管理分系统,同时启用作为整个系统的信息支撑部分的住宅产品供配系统和产品数据库,实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企业集成。并选择北京龙泽苑小区作为示范,该项目已经过国家验收,取得明显成效,为信息化改造传统住宅产业,也为住宅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示范作用[13]

3.2000年11月住宅产业集团联盟启动

住宅产业集团联盟有3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加盟,目的是以集团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在中国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力的大型住宅产业集团,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开发、集成化规模化生产、社会化配套化供应、专业化高效化服务的目标,最终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产业集团联盟运作的第一步“集团采购”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海尔集团和万达集团进行品牌联盟,实现品牌整合,提供装修集成和部品配套集成的住宅[13]

4.按照国家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建设部于1999年开始实施以住宅小区为载体的康居示范工程

大量的各类型企业为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做了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住宅建筑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并拿出了初步方案,一批适合住宅产业化生产用的新型材料与制品纷纷涌现。其中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在住宅产业化方面的做法引人注目[13]

如北京和上海的厂家推出轻钢轻板型住宅,海尔、远大住工等厂家研制生产出整体浴室和组合式整体厨房,一些新型材料和设备生产厂家(如北京北新建材有限公司、南京旭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研制出轻质、保温、易于拆装的内隔墙材料、NALC板和相应制品,还有大量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型构件和门窗等[13]

随着国家把住宅产业作为支柱行业,北新建材有限公司(简称“北新建材”)与多家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和合同,进行多元化的合作,斥资控股某房地产公司,成功托管某甲级设计院和某建设公司,使住宅产业化从组织上落到了实处。北新建材还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优势,运用资产划拨或者强强联合的方式,进行“零成本扩张”,扩大北新建材在新型建材中的产品领域,使其住宅产业化目标得到进一步实施。北新建材还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化住宅生产能力,从而达到住宅产业化的最高水准[13]

目前北新建材实现了从建材生产商向住宅产品供应商,从建材供应商到系统集成商,从房屋建造商向房屋生产商的三个飞跃,企业正在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配套化供应、一体化生产经营等方面向着住宅产业化大步迈进[13]

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住宅管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化住宅管理还很滞后,距离住宅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