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价格策略就是根据购买者各自不同的支付能力和效用情况,结合产品进行定价,从而实现最大利润的定价办法。

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5.4.2.1 价格策略相关概念

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物流企业的成本比较复杂,包括运输、包装、仓储等方面,所以价格策略的确定一定要以科学规律的研究为依据,以实践经验判断为手段,在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以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反应,共同决策

价格策略就是根据购买者各自不同的支付能力和效用情况,结合产品进行定价,从而实现最大利润的定价办法。价格策略是一个比较近代的观念,源于十九世纪末大规模零售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多数情况下,价格是买者做出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不过在最近的十年里,在买者选择行为中非价格因素已经相对地变得更重要了。但是,价格仍是决定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营销组合中,价格是唯一能产生收入的因素,其他因素表现为成本。

5.4.2.2 制定价格策略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第一次制定价格时,企业要考虑以下因素:定价目标;确定需求;估计成本;选择定价方法;各种定价方法的运用;选定最终价格。

1.定价目标

企业的定价目标是以满足市场需要和实现企业盈利为基础的,是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的保证和手段,同时又是企业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的依据。企业定价目标包括:

(1)扩展目标。

扩展目标包括维持企业生存、扩大企业规模、多品种经营等。

(2)利润目标。

利润目标包括最大利润、满意利润、预期利润、销售量增加等。

(3)销售目标。

销售目标包括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取中间商等。

(4)竞争目标。

竞争目标包括稳定价格、应付竞争、质量优先等。

(5)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包括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市场营销概念等。

2.确定需求

价格会影响市场需求。在正常情况下,市场需求会按照与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所以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就威望高的商品来说,需求曲线有时呈正斜率。例如,香水提价后,其销售量却有可能增加,当然,如果提得太高,需求将会减少。

在以下条件下,需求可能缺乏弹性。

(1)代用品很少或没有,没有竞争者。

(2)买者对价格不敏感。

(3)买者改变购买习惯较慢和寻找较低价格时表现迟缓。

(4)买者认为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或认为存在通货膨胀等,价格较高是应该的。

如果某产品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产品的需求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采取适当降价,以刺激需求、促进销售、增加销售收入

3.估计成本

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确定了一个最高价格限度,而成本则决定着价格的底数。价格应包括所有生产、分销和推销该产品的成本,还包括对公司的努力和承担风险的一个公允的报酬。

(1)成本类型。

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不随企业产量和销售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生产费用。如,厂房设备的折旧费、租金、利息行政人员薪金等,与企业的生产水平无关。

可变成本,随生产水平的变化而直接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费、工资等,企业不开工生产,可变成本等于零。

(2)长短期成本变化的规律。

a.定义不同:长期成本是厂商在长期内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发生的费用;短期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不改变其生产规模即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投入量,只改变原材料、燃料、劳动等的投入量来调整生产时发生的费用。b.内容不同: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4.选择定价方法

定价方法,是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指导下,依据对成本、需求及竞争等状况的研究,运用价格决策理论,对产品价格进行计算的具体方法。定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导向、竞争导向和顾客导向等三种类型。

(1)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中外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又衍生出了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等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

总成本加成定价法。在这种定价方法下,把所有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耗费均计入成本的范围,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合理分摊相应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标利润率来决定价格。

目标收益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又称投资收益率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量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边际成本定价法。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或减少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变化量。由于边际成本与变动成本比较接近,而变动成本的计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价实务中多用变动成本替代边际成本,而将边际成本定价法称为变动成本定价法。

盈亏平衡定价法。在销量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产品的价格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亏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销量就称为盈亏平衡点,这种制定价格的方法就称为盈亏平衡定价法。科学地预测销量和已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盈亏平衡定价的前提。

(2)竞争导向定价法。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上,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这种定价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竞争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主要包括:

①随行就市定价法。在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在市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都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即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此外,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企业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价差的反应,也不会引起价格波动。

②产品差别定价法。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企业通过不同营销努力,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价格。因此,产品差别定价法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③密封投标定价法。在国内外,许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设备和建筑工程项目的买卖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业等,往往采用发包人招标、承包人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包者,确定最终承包价格。一般来说,招标方只有一个,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投标方有多个,处于相互竞争地位。标的物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个企业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来确定。在买方招标的所有投标者中,报价最低的投标者通常中标,它的报价就是承包价格。这样一种竞争性的定价方法就称为密封投标定价法。(www.daowen.com)

(3)顾客导向定价法。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并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方法叫作顾客导向定价法,又称“市场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主要包括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异定价法和逆向定价法。

①理解价值定价法。所谓“理解价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价值的主观评判。理解价值定价法是指企业以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度为定价依据,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知,形成对企业有利的价值观念,再根据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来制定价格。

②需求差异定价法。所谓需求差异定价法,是指产品价格的确定以需求为依据,首先强调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特性,而将成本补偿放在次要的地位。这种定价方法,对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或使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其好处是可以使企业定价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场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有利于企业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③逆向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主要不是考虑产品成本,而是重点考虑需求状况。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厂价格。逆向定价法的特点是:价格能反映市场需求情况,有利于加强与中间商的良好关系,保证中间商的正常利润,使产品迅速向市场渗透,并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定价比较灵活。

5.各种定价方法的运用

企业定价方法有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经营战略和价格策略、不同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

从本质上说,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卖方定价导向。它忽视了市场需求、竞争和价格水平的变化,有时候与定价目标相脱节。此外,运用这一方法制定的价格均是建立在对销量主观预测的基础上的,从而降低了价格制定的科学性。因此,在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和竞争状况,来确定最终的市场价格水平。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以竞争者的价格为导向的定价法。它的特点是:价格与商品成本和需求不发生直接关系;商品成本或市场需求变化了,但竞争者的价格未变,就应维持原价;反之,虽然成本或需求都没有变动,但竞争者的价格变动了,则相应地调整其商品价格。当然,为实现企业的定价目标和总体经营战略目标,谋求企业的生存或发展,企业可以在其他营销手段的配合下,将价格定的高于或低于竞争者的价格,并不一定要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完全保持一致。

顾客导向定价法,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价格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与成本因素发生直接关系,符合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都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6.选定最终价格

企业最终拟定的价格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最终价格必须同企业定价政策相符合。企业的定价政策是指:明确企业需要的定价形象、对价格折扣的态度以及对竞争者的价格的指导思想。

最终价格还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和法令的规定。

最终价格还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利用消费者心理采取声望定价,把实际上价值不大的商品的价格定得很高(如把实际上值10元的香水定为100元),或者采用奇数定价(把1台电视机的价格定为1 299元),以促进销售。

选定最终价格时,还须考虑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如推销人员、广告人员等)对定价的意见,考虑经销商、供应商等对所定价格的意见,考虑竞争对手对所定价格的反应。

5.4.2.3 常见的价格策略

价格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除了根据不同的定价目标,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还要根据复杂的市场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确定产品的价格。

1.新产品定价

专利保护的新产品的定价可采用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

(1)撇脂定价法。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较高,在短期内获取厚利,尽快收回投资,就像从牛奶中撇取所含的奶油一样,取其精华,称之为撇脂定价法。这种方法适合需求弹性较小的细分市场,其优点包括新产品上市,顾客对其无理性认识,利用较高价格可以提高身价,适应顾客求新心理,有助于开拓市场;主动性大,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价格可分阶段逐步下降,有利于吸引新的购买者;价格高,限制需求量过于迅速增加,使其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缺点包括获利大,不利于扩大市场,并很快招来竞争者,会迫使价格下降,好景不长。

(2)渗透定价法。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时,价格定的尽可能低一些,其目的是获得最高销售量和最大市场占有率。当新产品没有显著特色,竞争激烈,需求弹性较大时宜采用渗透定价法。其优点包括产品能迅速为市场所接受,打开销路,增加产量,使成本随生产发展而下降;低价薄利,使竞争者望而却步,减缓竞争,获得一定市场优势。

对于企业来说,采取撇脂定价还是渗透定价,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供给、市场潜力、价格弹性、产品特性、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

2.仿制品定价

仿制品是企业模仿国内外市场上的畅销货而生产出的新产品。仿制品面临着产品定位问题,就新产品质量和价格而言,有九种可供选择的战略:优质优价、优质中价、优质低价、中质高价、中质中价、中质低价、低质高价、低质中价、低质低价。

3.心理定价

心理定价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定价,有以下几种:

(1)尾数定价或整数定价。许多商品的价格,宁可定为0.98元或0.99元,而不定为1元,是适应消费者购买心理的一种取舍,尾数定价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价廉”的错觉,比定为1元反应积极,从而促进销售。相反,有的商品不定价为9.8元,而定为10元,同样使消费者产生一种错觉,迎合消费者“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心理。

(2)声望性定价。此种定价法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产品的形象,以价格说明其名贵名优;二是满足购买者的地位欲望,适应购买者的消费心理。

(3)习惯性定价。某种商品由于同类产品多,在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习惯价格,个别生产者难于改变,降价易引起消费者对品质的怀疑,涨价则可能受到消费者的抵制。

4.折扣定价

大多数企业通常都酌情调整其基本价格,以鼓励顾客及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或增加淡季购买。这种价格调整叫作价格折扣和折让,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现金折扣:是对及时付清账款的购买者的一种价格折扣。例如“2/10净30”,表示付款期是30天,如果在成交后10天内付款,给予2%的现金折扣。许多行业习惯采用此法以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

(2)数量折扣:是企业给那些大量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的一种折扣,以鼓励顾客购买更多的货物。大量购买能使企业降低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成本费用。例如,顾客购买某种商品100单位以下,每单位10元;购买100单位以上,每单位9元。

(3)职能折扣(也叫贸易折扣):是制造商给予中间商的一种额外折扣,使中间商可以获得低于目录价格的价格。

(4)季节折扣:是企业鼓励顾客淡季购买的一种减让,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一年四季能保持相对稳定。

(5)推广津贴:为扩大产品销路,生产企业向中间商提供推广津贴。如零售商为企业产品刊登广告或设立橱窗,生产企业除负担部分广告费外,还在产品价格上给予一定优惠。

5.歧视定价(差别)

企业往往根据不同顾客、不同时间和场所来调整产品价格,实行差别定价,即对同一产品或劳务定出两种或多种价格,但这种差别不反映成本的变化。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对不同顾客群定不同的价格。

(2)不同的花色品种、式样定不同的价格。

(3)不同的部位定不同的价格。

(4)不同时间定不同的价格。

实行歧视定价的前提条件是:市场必须是可细分的且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强度是不同的;商品不可能转手倒卖;高价市场上不可能有竞争者削价竞销;不违法;不引起顾客反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