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亢氏家族的商业经营与传承

亢氏家族的商业经营与传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李自成牺牲,清朝在全国建立了统治权,农民军在亢氏家寄存的金银财宝,递为亢氏所有。亢氏家族经商所采用的是多元化经营。亢氏家的当铺其营利较先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试想,如果仅有亢氏一家当铺。因此,亢氏最后下定决心,设法挤垮这家当铺。于是,亢氏每天派人到这家店铺中典当一个金罗汉,典价银一千两,一直连续典当了三个月,典价银九万两,把这家当铺的资本几乎用光了。

清初,山西平阳府(今临汾)的亢氏,人称“亢百万”。其资产据《清稗类钞》载,有数千万银两,堪称山西首富。在亢氏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银两到百万银两的侯、曹、乔、梁、常、刘诸姓人家。

亢氏清初发迹时,“约计千万”的资产;到清末光绪时,“号称数千万”,经过二百多年亢氏资产增加了好几倍。

那么,亢氏何以成为巨富的呢?

关于亢氏发家之缘起,有这样的传说: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与清军作战失败,退出北京经山西撤往西安途中,为了稳妥,曾经将随军携带的金银财宝寄存于亢家。后来,李自成牺牲,清朝在全国建立了统治权,农民军在亢氏家寄存的金银财宝,递为亢氏所有。

不过,这个传说并不可信,只是人们对亢氏成为巨富原因的一种推测而已。

既然传说不属实,那么,亢氏何以成为巨富的呢?

回答是:“亢氏以经商致富。”

亢氏家族经商所采用的是多元化经营

首先,亢氏是个大典当商。

典当是起源很早的行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部分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使高利贷资本异常活跃,其中最典型的是典当铺。典当铺又称当铺,质库。

典当是封建社会以衣物等动产作质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清代前期,山西典当商颇多,而亢氏则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大典当商。

据说,亢氏在原籍平阳府开设有一个大当铺,营利颇丰。后来有人在亢氏当铺附近也开设了一家当铺。俗语说:同行是冤家。自从新增了这家当铺后。亢氏家的当铺其营利较先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有卖的就有买的。同理,有开典当行的,就会有人前去当东西。试想,如果仅有亢氏一家当铺。显然,只要有人想典当,别无选择,只能去亢家。这样亢氏能吃“独食”。相反的,一旦有了其它的当铺,人们再典当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其它因素而随意选择当铺。也就是任何一家当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客户“一网打尽”,客户的“漏网”无异于营利的损失。

所以,一直以来吃惯了“独食”的亢氏,眼见自己的买实,被别人抢走,很不甘心,为此事他寝食难安,思前想后,他觉得;只要对方的当铺存在,自己就不能像往常(没有对手时)那样尽收全利,总会有一部分利润被对手枪走:但是,如果对手的当铺不复存在,那么情况就会面目一新。因此,亢氏最后下定决心,设法挤垮这家当铺。

于是,亢氏每天派人到这家店铺中典当一个金罗汉,典价银一千两,一直连续典当了三个月,典价银九万两,把这家当铺的资本几乎用光了。我们知道,当铺必须有一定的资本作为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因为一旦出现资金短缺现象——有人前来典当,你却无法即刻拿出银两,周转失灵,情况严重时,会使当铺歇业,甚至倒闭、破产。

所以,这家当铺的主人,一见自家当铺的资本几近用光,便着了慌,忙问当铺的伙计:“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前来典当金罗汉?”

当铺伙计答道:“东家,不是很多人,每日有一人于巳时前来典当一金罗汉,如此已有三月之久,而且每次都是同一人,并定时采。“

这家当铺的主人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忙问道:“这家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金罗汉要典当?”

伙计答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如果东家想知其中缘由,可待明天巳时,那人前来典当金罗汉时,当面问他,想必可探知一二。”

这家当铺的主人想了想,觉得别无它计可施,只得如此。这日晚上,当铺的主人坐坐不定,站站不稳,躺下又睡不着,只觉得这一夜时间犹如一年,很漫长。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便匆匆地赶到当铺。

来到当铺后,便问伙计:“那人每日巳时前采典当吗?”

伙计答道:“是的,每日于巳时准时前来典当的。”

主人再没说话,只是焦急地等着那位典当之客。

果然,正如伙计所言,巳时有一个家人打扮的青年,提着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向当铺柜台走来。

当铺主人心想:此来人一定是伙计所说之人。其一是他所提的盒子与当铡里所放的九十个,其内装有金罗汉的盒子一模一样,其二那人确实于巳时准时前来典当。

来人到了柜台前,把盒子往上一递说了声:“典当。”

这家当铺的主人问对方;“典当何物?”

来人答道:“金罗汉一个。”

这家当铺的主人又问道:“铺中这些金罗汉都是你典当的吗?”

来人答道:“不,是我家主人要我前来典当。”(www.daowen.com)

这家当铺的主人接着又问道:“你家主人何以有这么多的金罗汉要来典当呢?”

来人又答道:“我家主人有金罗汉五百尊,现只典当了九十尊,尚有四百一十尊金罗汉要拿来典当哩!”

这家当铺主人听了来人的话,不觉大吃一惊,急忙向来人施礼道:

“请问贵主人尊讳?”

来人说道:“我家主人姓亢。”

这家当铺的主人,这时己明白了,来人主家是平阳府巨富亢氏。当铺主人自知不是亢氏的对手,只好私下与亢氏协商。

这家主人对亢氏说道:“只要你肯将金罗汉赎回,自己愿意即刻关闭当铺。”

亢氏却没有直截了当地响应对方,只说道:“考虑考虑。”

后来这家主人又托人与亢氏协商,表示不收亢氏一分利息,也就是说,可以典当价(每个一千两)赎回金罗汉。

亢氏见对方又退让了一步,心想: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况自己既达到了目的,又出了这口气,何必赶尽杀绝呢?于是便答应了那家当铺主人的要求。亢氏将九十尊金罗汉全部赎回,之后,对方便自己关闭当铺远离他乡去了。

此传说其真假姑且不论,但说明亢氏是经营着典当业的大富商。

其次,亢氏是个大盐商。

清代,盐实行专卖制,即由政府特许盐商凭引到指定的地区运销。这种贩运特权使盐商获利颇丰。

康熙时期人钮说:“江南泰兴季氏与山西平阳亢氏,俱以富闻于天下。”近人邓之诚《肾董琐记全编》卷三“富室”称:“康熙时,平阳亢氏、泰兴季氏,皆富可敌国,享用奢靡,埒于王侯。”

江南泰兴季氏季沧苇,扬州的两淮盐商,以“业鹾”起家。亢氏与季氏一样,是在扬州以“业鹾”起家。

亢氏在扬州有大片房产,著名的“亢园”,“构园械阴,长里许。自头敌台起,至日敌台止,临河屋一百间,士人呼为百房间。”另有“亢家花园”一处。

在两维盐商中还有“南安北亢”之说,南安是指当时的盐务总商安氏,是两淮盐商中的头面人物,亢氏与安氏齐名,亢氏在两淮盐商中的资本和权势可想而知。亢氏的原籍是平阳府(今临汾),与河东盐地(今运城盐地)同在晋南地方,所以亢氏同时是河东盐商也是可能的。

河东和两淮是盐其运销最昌盛的地方,由于亢氏家族其资本雄厚,又有权势,所以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大商人。大商人都拥有许多伙计,可以凭借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地位,役使小商人为他们服务,也就是说小商人,对于大商人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这样很容易就造成大商人利用资本,人为垄断商业的局面。亢氏家族从事盐业,正是凭借其近乎垄断商业局面的资本优势而获其大利。

再次,亢氏是个大粮商。

清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粮食贸易规模很大,亢氏就是当时一个大粮商,致力于长途贩运和粮店经营。

当时的北京,由于是京畿之地,四方辐辏,所以买米糊口之人倍繁于他省。而北京资本最多,规模最大的粮店,就是亢氏在正阳门外所开的粮店

由于亢氏在京粮店其资本最雄厚,规模又最大,所以亢氏粮店的经营对市场的影响力很大。亢氏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因素,并乘势而上大发其财。

由于山西商人重视行情信息,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能及时采取经营措施。

粮米是生活必需品,其消费空间有很大弹性。可见亢氏是透过垄断性经营(借垄断之力影响市场价格),而在粮食贸易中大获其利。

据说,一次曾有“牛车数乘”往亢氏粮店运粮,有一无赖竟在半途阻拦要勒索米粮,后被一位“王爷”获知,赶跑无赖,才解了围。正因亢氏作为粮商名声在外,才招来了劫粮者,又有“王爷”相助。

亢氏的原籍在山西平阳府(临汾),位于汾河流域,是个产粮区,亢氏在临汾有“仓廪多至数千”,藏有米粮“万石”。山西地近畿辅,上述亢氏的“牛车数乘”有可能是从原籍往京城运送,亢氏又在京城开设有粮店,所以亢氏既是粮食批发商,又是粮食零售商。

此外,亢氏还是个封建大地主。亢氏拥有大量田宅,在其原籍平阳府“宅第连云,宛如世家”。亢氏扬言:“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说明亢氏不仅拥有大量土地,而且储藏有大量的粮食。

综上所述,亢氏家族自清初发迹,是商业、土地兼营并着的家族。清木宣统二年(1910)《中国经济全书》称:“亢氏自清迄今,凡二百余年,其家运之隆盛,可谓极矣。”

这显然是亢氏家族善于经商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