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镇川农村发展新动能

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镇川农村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辖的19个行政村土地极为分散,2018年在冲破重重阻力后,19个村全部成立合作社,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沉睡的非经营性资产,并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体系,让镇川各村进一步理清林业等自然资源的使用边界,初步将林业经济和市场链接起来。从镇川镇的情况看,产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将是长期性的。

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镇川农村发展新动能

王 君

镇川镇是榆阳南大门,历史上曾三次设县,陕北四大名堡之一,被称为陕北“旱码头”、塞上“小香港”,是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土地面积59.8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是传统的商贸重镇、人口大镇。总体上讲,镇川人多地少,历来重商轻农,商贸业发达,改革开放后,迅速成为陕北乃至西北的小商品集散地。下辖的19个行政村土地极为分散,2018年在冲破重重阻力后,19个村全部成立合作社,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此后,我镇又强力推进产改质量提升,促进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清零。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沉睡的非经营性资产,并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我镇陈家坡村率先完成产改,将闲置了多年的原陈家坡小学启用打造了黄土文化博物馆,将破败废弃的财主大院流转到合作社,借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于2019年10月1日成功举办第一届陈家坡村民俗文化节,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炮走红”,进一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前景良好,2019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陈家坡村通过产改一次性将撂荒的3000多亩荒地、山地一次性流转到合作社,通过借助“苹果北移”战略,发展了2000多亩的优质山地苹果和600多亩的海红果、桃树等特色果木,依托产权制度改革,陈家坡构建了山上果树山下游的特色产业融合结构。(www.daowen.com)

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起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体系,让镇川各村进一步理清林业等自然资源的使用边界,初步将林业经济和市场链接起来。另外,产改也让环境更好了。产改后,土地大量流转,发展起适度规模化经营,经营成本减低了,适度的规模经营有其天然的优势,比如成产效率的提升、化肥农药用量的相对减少、灌溉水资源得到节约以及地膜等污染物初步实现集约处理。秸秆焚烧是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多年来我镇一直对接有关企业,希望将秸秆作为饲料燃料二次利用,但是限于经营规模导致成本直线上升,一直未能实现,以至于每年烧荒时节都要安排联合巡逻队全天候执法,效果并不理想的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产改后,大片集中的土地很多承包给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因为有规模,一些合作社实现了秸秆的二次利用以及地膜等污染物的集中清理。从镇川镇的情况看,产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将是长期性的。

口述人王君:曾任榆阳区镇川镇党委书记,现任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