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科
榆阳区坚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壮大产业扶贫,让产业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旋律,实现增收。2019年4月,榆阳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典型,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7月25日,榆阳区委书记苗丰到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工作,刘永富主任、陈志刚副主任对我区抓改革兴产业促脱贫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7月2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深入我区赵家峁村调研,对于我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做法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一是始终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治本之策。2013年率先在省级贫困村赵家峁开展试点,2014年启动实施东南部山区脱贫致富幸福工程。在脱贫攻坚期内,我们总结经验、因地制宜整区推进改革,形成“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三条路径、三产融合、三农情怀”的榆阳模式,闯出了一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首批先进典型,让贫困对象与非贫困对象共同搭上一列发展快车奔小康,有效防止悬崖效应。
二是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大干快上,让产业增收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旋律。从2019年起,每年投入2亿元,全面实施“3+2+X”产业扶贫行动,发展10万亩优质饲草、10万亩优质果树、10万亩大漠蔬菜、100万只肉羊、10万头肉牛和一批新特优势产业。与此同时,按照“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的思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区实施农村产改推出了升级版,有效增加了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www.daowen.com)
三是搭建了一列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让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共同奔小康的发展快车。围绕湖羊产业创新扶贫机制,投入2500万元将所有贫困村和2688户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年户均增收800元以上。产业带动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的3722元增加至11 660元。
口述人高登科:曾任榆阳区扶贫办公室主任,现任榆林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