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后农村集体产权的新变化

改革后农村集体产权的新变化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建忠近年来,全区通过“三变”的方式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产生了一批改革发展的典型,释放出了巨大活力,农业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改革使得农村资产的经营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区农村资产主要由农户承包经营管理的格局逐步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依规经营管理的格局演变。榆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区委主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动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变革。

改革后农村集体产权的新变化

张建忠

近年来,全区通过“三变”的方式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产生了一批改革发展的典型,释放出了巨大活力,农业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一是改革催生了一大批新的经济组织,农村资产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股东”的方式,将农村资产量化后,折成一定数量的股份,配置给村集体和村民,村集体和村民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依法依照章程独立开展经营活动,村集体、村民以股东身份按照章程规定或有关约定参与监督管理、享受收益。改革使得农村资产的经营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区农村资产主要由农户承包经营管理的格局逐步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依规经营管理的格局演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依法对自己所有、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经营管理,以期产生较好收益。如鱼河峁镇柏盖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合股联营”方式在种养殖业领域与大户展开合作,形成新的经营体。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5000亩耕地承包给81个农户经营,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则重点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产业融合体。这种经营管理可以说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与分。

二是改革创新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在农村初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经营管理制度。全区实行改革的村,都走过了清产核资、界定股民身份、股权量化配置、召开股民(股民代表)大会、通过合作社章程、选举理事会与监事会、登记注册等程序,之后进入正常的经营活动。在资产经营、合作社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股民(股民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治理结构,建立起了“决策—经营—监督”的现代经营机制。这种机制之下,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意识的新型农村职业经理人初步形成,现代经营理念开始孕育,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挖掘内生动力,强调“投入—产出—利润”成为决策经营者的主要考量。这种机制开启了新时代农业经营组织按章程合规经营的新篇章,必然会推动合作社按规则健康稳健运行。

三是改革唤醒了自然资源、非物质资产的价值,拓展了合作社的经营范围。许多村通过“三变”改革,将未利用的沼泽水塘、丘陵沟壑、沙丘湿地、农业遗存、旧村落等折股量化为合作社的资产。这一变,使得这些资产归属进一步清晰,部分合作社为盘活这些资产,转变发展思路,主动与区上部门对接,寻求支持,在发展乡村旅游民俗等方面出新招想办法,这些资产隐藏的价值逐渐凸现出来。随着经营理念思路的转变,这些资源资产逐步转变为经营性资产。赵家峁村将废旧农居入股合作社,上盐湾的寨坬村合作社设置了旧窑洞股,500孔旧窑洞折价入股合作社。该村以此为基础,建写生基地,发展民俗旅游等业态,拓宽了合作社经营渠道。孟家湾乡三道河则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三道河则流经该村形成的特色环境,建起了具有草滩风情的休闲旅游区。(www.daowen.com)

四是改革使农村资产得到了重组、增值变优,村集体的权益得到进一步实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将各种资源量化成资产,明确归属后,按照股份制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为发挥资产的整体效益,对资产进行调整配置,一些合作社拿出一部分资产进行对外承包经营、合股经营等,一些合作社大范围内对资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让资产与工商资本对接,让土地与资本结合,优化组合,实现资产增值变优。为确保村集体的权益,一些村集体在合作社占有了一定数量的股份,比如,广济南村在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改革时,确定村集体占有合作社20%股份,村民认购80%,按照章程合作社20%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同时具有提名理事长、监事长的权利。大部分村集体虽然没有在合作社中占股,但合作社的章程明确规定,合作社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五是进一步调优生产关系、解放发展生产力。榆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区委主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动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变革。这次改革,改变了农村集体范围内资产占有使用格局,合作社依照章程直接占有使用村集体和农民让渡的资产——生产资料,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民,享有股民权益,红利收入取代农户的承包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入结构相应发生变化。“三变”改革,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让经营管理者——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拥有了更多的生产资料,从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进一步解除了土地对承包经营者——农户的束缚,使得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多渠道增收,形成收入分配的新格局,进而推动生产关系的优化。

口述人张建忠:现任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