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地人的福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

山地人的福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初,刘千河村开始响应区上的号召,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山地人就只能靠天吃饭,种点玉米、喂几头羊,一年下来收入可想而知。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刘千河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上说我起到带头的作用谈不上,但我和祖国同龄,一辈子跟着党走,党的任何政策我都能接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我们山地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来我们村还准备打造成为一个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田园综合体。

山地人的福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

刘栓柱

刘千河村距青云镇大约15公里,半水半山,土地面积18 088亩。其中水浇地298亩,山地4764.87亩,林地13323.13亩,有农户951人,实有耕地面积4764.87亩,人均耕地5.01亩。农户收入极低,经济来源受限。

1973年开始,我担任村上的大队长,村上的主任、书记、会计我都担任过,一辈子都跟着党走。我们山地人祖祖辈辈受了山地的害,山高沟深,靠天吃饭,种点地每到上粪时节拉个驴拉拉车车往山上送粪,牵着一头牛耕地一耕就是一整天,风吹日晒,那个苦我们这辈是尝尽了。

2018年初,刘千河村开始响应区上的号召,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那时我出门在外,只是听说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但具体不知道要怎么改。由于原来村党支部人员老龄化,村上工作滞后,区上给我们村派来了区委办退休的干部刘旭,3月份,刘旭选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并及时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组长的农村产权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很多不同层次的会议,宣传有关政策,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产改的重要意义,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通过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刘千河村合作社关于产权制度实施方案》和《章程》,使全体股民明确了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

在宣传工作中,村委会通过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制作知识问答等深入宣传,耐心做好登记注册工作,对长期在外的人员通过电话联系要求立即返回,对于无法返回者要求代办委托书等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在核实基本人口股与土地林地股时,多次登门征求各方面意见。针对各阶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理事会、监事会与村干部细密研究,对股民提出的问题当场给予解答,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向产改办的精英请教,先后在村委会会议室召开大小会9次,采取以会代训方式对农村产权改革的工作目的、意义、做法、步骤和工作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通过了实施方案。

清产核资工作中,严格按照清查、勘界、确权、登记、发证管理5个程序,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时间进度,统一技术规范,扎实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摸底登记中,有争议的暂不登记,对于农户不认可的权属登记进行三次审核,将问题归纳,分类管理,然后召开村委会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表决大会将问题的处理结果张榜公示,这样就清除了争议不息的隐患。

我虽然老了(72岁),和年轻人比不上,但和老辈相比,我的思想还算是先进的,产权制度改革我能接受。在刘书记的带领下,村上成立了刘千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核定入股基准日为2018年2月20日,全社共有股东951人,一人折一股,共折951股,本社共有耕地4764.87亩,每亩折0.266股,共折1268股,林地股按享受“人口股”股民数进行量化,折股951股,合作社共有3170股,细化到人四舍五入折股。人口股占总股的30%,耕地股占总股的40%,林地股占总股的30%。

产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后,我们开始推地整合土地。当时有个佳县的人准备在刘千河村种葡萄(松树梁一带)。要种就要推地,我们的队比较大,村上商量统一进行推地,只有少数的村民不同意推地,想要自己种自己的地,我和刘书记把他们叫到村部谈话做思想工作,我说:“毛主席时代也有合作社,现在习总书记上来我们要跟时代走。”当时刘书记在一旁说:“群众毕竟是群众,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后来这一小部分群众的思想也慢慢转变了。(www.daowen.com)

刘千河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们的群众基本上不是很抵触,最大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推开的一眼望不到头“平艳艳”的土地,任何事情都要用事实说话,山地人早就盼着能把山地推平,现在大型机械把地推平,建起了5个高位水池,山上有了水,种出来的庄稼要比平地还好,群众乐开了怀。2019年,我们在推开的平地上种了190亩葡萄,2020年又种了300多亩,还种了300多亩的中药材,400多亩苜蓿,400多亩万寿菊,虽然现在没见到效益,但我们心里有数也有信心,目前发展的产业没有向群众收一分钱,以前年纪大的人没有收入,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能在合作社干活挣钱,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如果没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们山地人就只能靠天吃饭,种点玉米、喂几头羊,一年下来收入可想而知。

原来我们村的小组长没人当,现在村上有8个小组长,合作社成立后,村委会把合作社的各项工作(耕地、推地、机械管理等)分给他们,每人一份,他们积极性非常高。一些城里买下房子的村民也要回我们村住,因为他们看到了刘千河村发展的希望。就拿今年的万寿菊来说,400多亩万寿菊,我们卖了好多钱,国家还给补贴了一部分,万寿菊带动了我们村里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们不用出门挣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刘千河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上说我起到带头的作用谈不上,但我和祖国同龄,一辈子跟着党走,党的任何政策我都能接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我们山地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来我们村还准备打造成为一个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田园综合体。

我们村上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民通过产改清除了原来的后顾之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权、集体林权进行了确权登记,以法律凭证的形式对上述权利进行了固定,确保了农户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承包经营权或财产权利,让广大老百姓真正做到了“手中有证,心里不慌”,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盘活农村“死资产”,让农村的土地资源“活”起来、“流”起来,使“死资产”变成“活资本”,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合作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启动资金。因本地环境条件差,要改变旧状工作量大,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弱,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费保障难度较大。二是项目落实难,尽管国家对农业投资大,但当地群众启动资金确是燃眉之急,要想干事,自己首先要垫付。三是矛盾纠纷突出,随着产改工作全面推进,小型立项马上启动,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将会进一步加深且调解难度较大,肯定会影响工作的顺利推进。

口述人刘栓柱:榆阳区青云镇刘千河村村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