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天”知方向
企业筹融资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内政策的影响特别大。在量化宽松、利率下行的环境,企业筹融资的成本就会下降。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是利好,这些企业的筹融资在未来一段时间也相对容易些。不仅如此,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也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如近年来国家主推的PPP项目,就是拿政府项目去背书抵押融资,融资后继续投入到在建项目中。可以看出,多抬头看“天”,把握大环境和大方向非常重要。
有鉴于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体系,政策驱动着经济变迁。所以对于看大势、做投资的人来说,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真是获取一手信息比较好的手段。许多成熟的企业家会将新闻联播作为重要的信息渠道,新闻联播以电视的方式,将重要片断录像下来,将各种决定播送出去,高效地传递给10亿多人。它的内容,至少是一个阶段内,表达着高层的真实想法和意志。
中小创业公司,在选行业时,既要摸清整个社会发展的脉络,又要读懂国家政策的导向,还得站在时代的潮头,选一个朝阳产业,如此,筹融资的时候才会更加从容,未来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大一些。
2.审“时”掌乾坤
企业筹融资的时机也非常关键,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有些企业在筹融资的时机方面存在误区。误区一,缺钱时再借钱。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钱紧的局面,再去筹融资就很被动了,因为企业日常的营业成本本来就比较高,加上一些应付账款和周期性资金紧缺(年底一般都银根紧张),会给公司带来经营上的风险。不论处在哪个阶段的企业,都需要做好筹融资的准备计划,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马云就曾不止一次地对创业者说过,企业要在不差钱的时候去融资。误区二,需要时再去借钱。和误区一的原理相同,企业在需要之际再去借钱,短期借款成本较高,如果长期借款的话银行手续复杂,周期比较长。误区三,小公司借钱,大公司不需要借钱。其实越是大公司,越需要负债经营,比如格力电器和中国石油,这些超级巨无霸企业都是负债经营。
3.耕“地”靠自强(www.daowen.com)
企业筹融资的成败与否,绝大部分因素要靠赤裸裸的公司实力展示。山西煤老板最早的筹融资全是靠豪车和豪宅,然而这些没有核心内涵的公司,虽然有短暂的腾飞,但最终还是会掉下来。只有那些有核心团队、创始人能够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干事的团队才更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公司的体系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4.获“利”在取舍
企业获利后,会进行一些利润分配,大部分的利润用于公司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为了使公司规模尽快发展壮大,企业还需要筹融资进行负债经营,通过规模效应获取更大利润,保持公司的发展动力。在筹融资过程中,企业的取舍很重要,如果企业的财务杠杆使用太高,财务风险就会增加,企业抵抗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也就会降低,这绝对是不可取的;然而企业的财务杠杆使用太低,没能将筹融资的效用发挥到合理水平,企业发展的速度就会放缓,这样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一些传统企业家经常喜欢炫耀自己的企业从来没有借过钱,这其实是坐井观天,大错特错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负债能增加公司价值;其实选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负债率,付出一些企业能承担的筹融资的成本,通过规模效应和企业的增值来创造更多的利润和财富,才是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5.得“人”得天下
企业筹融资期间,人绝对是最关键的环节。企业中包含了创始人、管理团队、通过筹融资带来的员工及个人、企业的投资者,这些人构成了公司的全部。创始人和公司高管是核心,是和公司具有共同价值观和相同理念的人,是公司发展的强劲引擎。通过工资和奖金形式雇佣的员工,也是企业所需要的利益共同体。21世纪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所谓得人才者可得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