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享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探析

共享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探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这种思想,本文认为共享经济正是为了抵制熵增而产生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出行最早与出行相关的共享经济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Zipcar。而目前全球范围比较有代表性的共享出行的企业则是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的Uber。这种是属于PC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早期模式。而到了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物品的商业模式又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状态。

人类社会是一个经济能不断运动转化的社会,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其运动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熵产生的条件,因此熵可以应用到经济中。共享经济正是经济系统中抵制熵增的一种具体表现。

我们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把个人或者单个企业作为一个小系统来看,系统发展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断发展。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应用所有的资源,如果必须应用全部资源,那么必定造成混乱,无法完成预设的目标。而多余的能量会越来越多地以熵增形式出现,当熵最大时系统达到了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以后,人们追求的是进步,不可能保持不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系统一中的一部分熵和系统二中的一部分熵,正好可以作为彼此新的能量。那么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就出现了与更多个小系统进行交换。基于这种思想,本文认为共享经济正是为了抵制熵增而产生的一种商业模式。

1.共享经济的应用

从2000年出现的第一家共享出行企业Zipcar到今天,全球已经有超过数万的各类共享经济公司,他们在各个行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共享经济主要渗透了出行、空间、金融、知识/教育、食、医疗健康、物品、资源和任务九大领域

(1)共享出行

最早与出行相关的共享经济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Zipcar。2012年1月,Zipcar公司已经拥有76.7万名会员,车辆11000多辆,业务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以及奥地利。2013年1月,汽车租赁服务公司Avis Budget Group(安飞士的母公司)宣布收购Zipcar。而目前全球范围比较有代表性的共享出行的企业则是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的Uber。

(2)共享空间

提到共享空间,那一定要提Airbnb,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在线短租分享公司,目前其平台上已经在全球190多个国家、34000个城市、拥有超过40亿的房源数。作为一家成立仅7年的公司,其市值已经超过了酒店业巨头万豪、喜达屋。共享房屋空间的模式对传统的酒店业冲击巨大,酒店业几起大规模并购都发生在2015年,是否是巧合,还是因为Airbnb这种共享模式出现而抱团取暖,则不得而知。

(3)共享资金价值

作为一种有限资源,资金供需双方都对其有着不同的诉求点,需求方或贷方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来源,而借方则希望资金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传统的资金配置机构是银行,银行吸纳分散的储户资金给予利息,然后将资金以更高的利率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获取差价收入。银行扮演了一个资金需求双方的撮合机构。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平台将闲置的资金与他人“共享”,并获取收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P2P平台。2014年12月,Lending Club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市场和监管机构对这一另类贷款模式的认可。近年来,国内P2P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

(4)共享知识/教育

前期的分享认知案例大多是非营利性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文字版的,一个是视频版的。它们分别是维基百科(W ikipedia)和TED,国内的知乎也是分享知识的平台。世界上比较知名的MOOC有两类:一类是以Coursera、Udacity和Edx等公司为代表的以名校为背景的MOOC平台;另一类则是以Udemy、Lynda等公司为代表,在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讲师,只要你胸中有料、有热情,又想开课,那么都可以通过平台来达成愿望。

(5)共享饮食

Eatwith公司成立于2010年,被一些媒体称为美食领域的Airbnb。Eatwith最初是为游客寻找旅游地本地特色美食、家庭美食的软件。在Eatwith应用上,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主人,设计菜单、布置餐桌,开一个饭局,接受吃货们的订单。开饭局的人可以是米其林三星厨师,也可以是一个精于烹饪的家庭主妇。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当一个食客,自由选择参与遍布世界各地的一场私人饭局。

(6)共享医疗/健康

在共享经济的世界里,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绝大多数人需要的,而如何将医生和患者更紧密对接起来,也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洛杉矶有家叫Pager的公司正在试图这样做。Pager的应用面向非急救病人,是一家为纽约市内患者提供早8点到晚10点“按需医生服务”的远程医疗公司,患者可以把医生叫到家里或办公室进行诊治。

(7)共享物品

物品共享的领域,其实是最早就出现的共享形态。在国外一些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中,甚至将eBay和Craigslist等网站视为早期的共享经济形态。eBay网站提供了一个第三方平台,允许两个C端的用户进行物品的交易,Craigslist则是最早的分类广告网站。这种是属于PC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早期模式。而到了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物品的商业模式又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状态。

如Listia,美国一个二手物品交换平台,当用户加入网站的时候,你可以获得500个积分,你可以使用这些积分赢取其他人的东西。当然每一次你将物品在Listia网站发布的时候,你也可以获得积分,其他的用户将对你的产品竞标。接着,你可以使用自己累积的积分来购买其他人的物品。出价最高的竞标者将会获得该产品。如需获得更高积分,这也是很简单的事情,整个过程有趣而且成本为零。如果你手头上有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却舍不得丢弃的话,你可以发布在Listia上,接着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你所获得的积分将会直接显示在你的账户中,推荐积分将在推荐对象注册Listia并完成第一笔物品发布之后赠送与推荐人。Listia乐意为用户提供奖励,如果你是社区的活跃成员,那么你将获得意外的惊喜。你可以通过发布商品、竞标、评论,提供建议或者简单地访问网站等方式来获得积分。当你从Facebook账户连接Listia的时候,你可以获得50个积分。这是一种向朋友展示自己不需要的物品的有效丰盛。当然你还可以从Twitter账户连接Listia获得积分。

(8)共享公共资源

有一家公司将目标定位于建立一个大家可以共享Wi-Fi的网络。2012年,一个树状的公司标识在纽约科技创新博览会上出现,而其背后的Open Garden公司则爆炸性地被评为“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公司”。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这样的设备安装了Open Garden的应用后,每一台设备就变成了一个Wi-Fi热点,同时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Wi-Fi网络。神奇的是,只要一台设备连上了网络,那其他安装了这个应用的设备也能够自动连接到网络。

(9)共享技能、服务

“共享经济+”的领域,就是关于帮助别人完成任务或提供各种服务。从提供的服务来看,可能都是一件件“小事”。比如帮你送个东西、跑个腿、修理个物品等。人们可以在网站上发布工作内容,然后别人可以领取任务,完成任务后获得相应的报酬。Taskrabbit公司模式已经在全球逐渐铺开,目前在欧洲已经有两三家该模式的公司。而在美国,同类型的服务包括Zaarly等公司。Zaarly公司是一个基于位置邻近性的个人需求平台,能让用户发布外包任务和跑腿差事。

2.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特点及分析

(1)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近几十年,伴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兴起,大规模消费也应运而生。人们在大规模消费的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物品,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物品是闲置的。在私人手中存在大量的“消费盈余”。面对大规模的私人消费盈余,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过剩资源的配置效率。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共享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分享即拥有”,所谓“消费主义”是个坑,诱导消费者购买了太多的“无用”物品,共享经济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刷新了我们对“所有权”的认识。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相比起所有权,人们更重视物品的使用权,通过与他人共享一项商品或服务,节省资源、金钱、空间和时间,甚至获取额外的收益。普华永道2014年的报告指出,57%的新生代消费者认同“分享即拥有”的理念,认为“体验”比“拥有”更有价值。(www.daowen.com)

(2)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具体特点

①挖掘充裕而稀缺的资源

共享经济使用的是闲置或盈余的资源,因此要成功,第一步便要挖掘出怎样的资源可以被利用。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充裕性。只有总体充裕的资源,其被闲置或能盈余的概率才会高,才能够进行分享;

其次,稀缺性。该资源绝对充裕,但相对稀缺,即存在流动性稀缺与信息不对称稀缺的情况;

最后,标准化。能找到充裕而又相对稀缺的资源作为切入点,可以启动一个项目。但如果要将项目做大,对资源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标准化程度足够高,或者能将标准化程度做高。因为我们知道,能快速扩张的一个前提是在不考虑进入新的市场前提下,流程可以标准化,这样才能迅速复制业务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②激发网络效应的平台

互联网模式下的平台创新从eBay网站开始,通过eBay网站让买卖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连接了以往缺乏完善渠道的两个用户群体。而到了共享经济时代,平台模式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将连接供应与需求的商机无穷放大,一边是海量闲置或盈余的资源,另一边是海量需要使用这些资源的人们,供和需在平台上无尽循环,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首先,成功的共享经济平台,应该能激发正向的同边网络效应,就像在Facebook上,当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上面分享人生的日常百态与快乐点滴时,自己也会被吸引加入;同时也能激发正向的异边网络效应,就像在脸书上加入的个人用户越多,也就能吸引越多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另一边用户)入驻。

其次,在构建平台模式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那就是先吸引供应边的用户群体。先吸引需求边的用户群体,或是同时吸引两边用户一起入驻,这也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平台模式的历史上,尤其在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如补贴策略、用户顺序策略、双边同步与转换策略等进行操作。

③突破引爆点的用户

当平台建立之后,便需要持续地吸引用户,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只有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能达到引爆点。这时候,大大降低了平台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用户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而同时,参与用户开始超越新用户想加入的最低意愿阈值。那么,究竟该如何获取用户,从而达到引爆点的规模呢?用户群被引爆后,又该如何绑定用户,防止他们的流失呢?

在供应侧,首先可以采取传统的地推方式,积累第一批种子用户,并逐步扩大;其次是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就像Airbnb在发展初期使用的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策略,充分利用Craigslist等既有平台的资源。

在需求侧,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碑营销,消费者互相推荐之外,还可以利用免费、激发好奇、沉浸体验、场景加速器等策略。

当用户规模发展起来后,主要的挑战就转变为如何绑定用户。因此需要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尽量封闭用户流失出口,构建良好的品牌和用户体验从而建立用户的归属感

④建设共情的社群

用户归属感的建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围绕平台建立社群,在用户间产生互相依存的力量,让用户感觉到自己能在这个群体中发挥影响力。

建设社群,首先,就要基于共同的志趣价值观,构成核心用户群体,这些人具有极强的归属感,是社群的中坚力量;他们构建了一种亚文化,价值观非常明确,态度非常一致,社群规则能被友好地贯彻,他们不容易流失,还能帮助企业去获取更多的新用户。共享用车企业Lyft的经验就很值得大家一读。

其次,不仅在线上要做好,而且也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社群也需要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增进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接触与交流。手工艺者共享商业平台Etsy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最后,社群也需要良好的管理与运营,使社群的发展更好地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相一致。缺乏管理的只能称为“群众(Crowd)”,而有管理与运营的才能称为“社群(Community)”。

⑤维护基于信任的秩序

根据咨询公司普华永道2015年的调查,尽管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共享经济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但也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任可能是一个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共享经济世界中的信任感,是其成功商业化需要解决的可行性基础问题。在国外,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是确保安全的基础。除此之外,个人在社交平台的信息和数据,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另外,共享经济企业通过在运营流程上的环节来把控,包括事前进行把关,事中引入处理问题与争议的机制,全程、全范围的监控与分析,事后需要双方进行评价并有处理机制等。此外,还要在支付、保险等关键环节建立配套措施。

⑥满足供需高效的匹配

共享经济的资源所有权在底层,资源使用权在表层,在商品上私有,但在服务上变为公有。这样的话,就造成了供应和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共享经济可以极大程度上扩展供应的网络,理论上可以盘活几乎所有闲置的资源,以供需求者选择,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稠密市场”(Thick Market)。但同时,稠密市场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市场拥塞。此外,在交通出行、物流递送等领域,供应者或需求者还都处于一个移动的状态,甚至在某些小范围内需严重大于供。如何去定位需求,如何确保能最快地提供供应,这也给供需关系的配对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更高效地进行供需匹配,需要建立筛选与过滤机制,削减流程中的降速环节,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提供推荐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